2025/02/13 | 与神同工
圣经约用一半篇幅给你讲故事,又有1/3篇幅唱诗、1/4篇幅说理,所为者何? 因为神想通过圣经给你智慧。 在圣经中,智慧的含义更广、更深,不仅指知识的积累,也包括正确的判断、行为和对神的敬畏。所以,运用智慧,就必须对神的旨意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这种理解。 圣经中这样定义智慧: 智慧的源头是神圣经明确指出,智慧源自神。箴言2:6说:“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这表明,智慧并非人类独立获取的,而是通过与神的关系、依靠神的启示来获得。...
2025/02/13 | 与神同工
前文说过,圣经包括43%的故事,以及33%的诗歌。那么,剩下24%是什么呢? 剩下的24%是是散文及论述文,包括演讲、书信和随笔等。 可以粗略地说:圣经约有1/2篇幅是故事,约有1/3篇幅是诗歌,约1/4篇幅是散文和论述文。 或者更形象地说:圣经是一部讲故事的音乐剧,一边讲故事一边歌唱,同时也会停下来讲讲道理,免得你看了故事、听了诗歌还是不明白。 也就是说,圣经的散文及论述文部分主要用于说理,重点关注把一想法或观点变成清晰的线性思考,并要求读者做出合逻辑的响应。...
2025/02/13 | 与神同工
圣经诗歌没有韵律和节奏、也不押韵,但这不代表希伯来人不懂诗歌和歌唱。事实上,圣经诗歌有自己独特的旋律。 圣经诗歌有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叫做“字母诗”,或称为“离合诗”、“字母顺序诗”,通常用来表达“完美”、“完整”等含义。就像中文的藏头诗一样,字母诗以字母表作为架构来写诗或谱歌,按照希伯来字母表的顺序,用字母依次作为每一节的起始字母。希伯来文一共22个字母,所以字母诗通常都有22节,且每节首字都顺着字母次序排列下去。它可以有各样变种,例如每几节换一个首字母,使一首诗变成22的倍数节(如66节)。...
2025/02/12 | 与神同工
诗歌通常言简意赅,用最少的信息表达最大的内涵。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诗歌喜欢用具象的东西来描述抽象概念,让读者通过想像力感受诗人的用意、体验诗歌描绘的情境。 形象地表达抽象概念,最常用的就是手法就是比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来描述另一种:如果你间接说明,说A像B,这就是明喻;如果你直接比较,说A是B,那就是暗喻。 圣经诗歌也不例外。 圣经诗歌大量地使用明喻。例如: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诗篇 1:3-4)...
2025/02/12 | 时间管理
时间,既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力量,又是最残酷的审判者。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草根百姓,它都以冷酷无情的不变步伐,推动着、改写着你的命运。它有自己无形的规则,公正而又无情,永远都不偏离。 每天24小时,不多不少 每一天,都如此平凡又异常宝贵:每人24小时,所有人都一样。无论你是身居高位、光环璀璨的领袖,还是普普通通、日夜劳累的“牛马”,你都拥有24小时,权力不能让它变多、财富也不能额外买得。每天24小时,不多不少,任何人都无法突破时间给予的24小时限额。...
2025/02/11 | 与神同工
在整本圣经中,以故事为主的叙事体占据43%的篇幅,其次是诗歌,约占33%,平均每三章圣经就有一章诗歌。 圣经诗歌通过华丽的语言,充满情感和想象力地将故事串连起来,帮助你换个角度看世界。圣经中的故事教你逻辑和理性,诗歌则以感性的表达带你离开熟悉的路径,进入神的感受与感性的世界。 所以圣经就像一部音乐剧,当人物会在情感激动或需要表达时就会突然唱歌跳舞,用以推动故事的发展或加深情感表达。 例如,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过红海之后,他唱道: 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
2025/02/11 | 时间管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充满了这样的日子: 因为某种需要——比如考试、晋级,或者老板要求,再不就是衙门命令——你现在必须把一本书读完。这本书当然不会是言情小说,你不可能一目十行;它需要你认真阅读、仔细理解,甚至可能要求你根据它的原理或规则,举一反三、推而广之,这样才算你有点收获、可以及格。 磨磨蹭蹭好一阵,你终于决定:“正式开始!”你坐到舒服的沙发上,翻开某一页开始看。...
2025/02/08 | 时间管理
曾经有一首煽情的歌曲很流行,歌中唱道: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虽然它是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视角感慨光阴似箭,却也相当动情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 类似感慨,自古甚多。民国年间的散文大师朱自清,他有一篇短文《匆匆》也很有名气: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025/02/08 | 与神同工
虽然圣经故事种类繁多,但一些叙事结构、情节和主题的模式常常被重复使用,使人可以在不同的故事中识别出相似的框架,或称“设计模式”。这种结构化的叙事模式,体现在故事的重复性、主题的共通性及叙事方式的一致性等方面,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也让圣经中的教训得以反复强调。 圣经故事之所以使用模式,而不害怕重复,目的是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使之彼此呼应,从而强调关键的主题。 以圣经的经典主题“人类复杂且悲惨的境况”为例。...
2025/02/08 | 与神同工
除了前文提到的情节,圣经故事的场景设计也非常精妙,许多地点、时间和处境不仅是地理或历史背景,也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强化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神学意义,讲述信仰、救赎和神的主权,强调神的旨意是无处不在、贯穿始终的。 圣经故事中不仅人物繁多,地点也是不可胜数。它们并不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本身就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特定的神学寓意。 埃及就是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