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2.0】时间都去哪儿了?

​曾经有一首煽情的歌曲很流行,歌中唱道: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虽然它是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视角感慨光阴似箭,却也相当动情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 类似感慨,自古甚多。民国年间的散文大师朱自清,他有一篇短文《匆匆》也很有名气: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读圣经】圣经故事的模式设计:为何一再重复?

虽然圣经故事种类繁多,但一些叙事结构、情节和主题的模式常常被重复使用,使人可以在不同的故事中识别出相似的框架,或称“设计模式”。这种结构化的叙事模式,体现在故事的重复性、主题的共通性及叙事方式的一致性等方面,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也让圣经中的教训得以反复强调。 圣经故事之所以使用模式,而不害怕重复,目的是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使之彼此呼应,从而强调关键的主题。 以圣经的经典主题“人类复杂且悲惨的境况”为例。...

【读圣经】圣经故事的场景设计:上帝的“镜头感”

除了前文提到的情节,圣经故事的场景设计也非常精妙,许多地点、时间和处境不仅是地理或历史背景,也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强化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神学意义,讲述信仰、救赎和神的主权,强调神的旨意是无处不在、贯穿始终的。 圣经故事中不仅人物繁多,地点也是不可胜数。它们并不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本身就带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特定的神学寓意。 埃及就是这样的例子。...

【读圣经】圣经故事的情节设计运用了高超的文学手法

圣经在讲故事时,并不追求把故事讲得十分清晰,而是采用“少即是多”的方法,通过简短、直接的语言,向读者传递复杂的情感、历史背景、神的旨意和人的回应。 所以,在塑造人物时,圣经很少描述细节,而是通过人物的选择、反应和对话来展现性格和动机。比如,亚伯拉罕在神要求他献上以撒时的回应、摩西与法老的对抗,人物的行动和言辞就显现了他们的信仰、恐惧、顺服或反抗,使得故事充满张力和情感。...

【读圣经】圣经故事中的大反派

圣经中人物繁多,大部分都好坏掺杂,很多人坏得流脓,但他们并不算是圣经中的反派角色。 圣经故事中真正的大反派,像很多故事中一样,从头到尾都无恶不作,却始终若陷若现,让人看不清楚。 起初,在创世纪第一章里,神在黑暗和混乱之中创造出美丽有序的世界,生命从此得以繁衍。他七次称赞自己的创造“好”、“甚好”。神委派人类作为他的代表,来治理大地、管理万物。 但是没多久,在创世纪第三章里,敌对神的受造物就登场了!圣经在这里没有说明他为什么要造反。但很明显,他的目的就是要破坏神所创造的美好世界。...

【读圣经】神的众子和天使:神的“员工团队”

所有的文明都相信:除了我们的人类世界以外,还有某种与我们并存的灵界空间。这灵界空间与我们的世界属性不同,但又有所重叠。 圣经把神的空间称为“天空”或“天堂”。因为天空和大地差别巨大,天空在高处、超越大地。 在创世记第一章,神说“天上要有光体”,他就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它们“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神让他们“作记号”,管理白昼和黑夜。这就是说,他们的权力和地位象征了神的权柄和地位。 他们被称为“神的众子”或“天上的万象”,或者执政者和掌权者,有时甚至是“天庭议会(Divine Council)”。...

【读圣经】圣经故事中唯一的真正主角

在圣经的第一句话,整本圣经的故事主角就就出场了:“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记 1:1) 他在浩瀚的大水中创造了秩序,把天与地分开来。 在希伯来圣经中,神的原文是elohim。有趣的是,elohim在语法上是复数形式,但常常又用作单数。“神创造天地”中的神,就是elohim。 也就是说,elohim其实可以指代各式各样的不同对象,有时是天使,有时是gods(众神),有时又是God(真神)。因为,elohim是一个类别的统称,它其实不是一个名字。...

【AI真好】这是AI的时代,人人都不可错过

通常认为,人类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对技术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通过蒸汽机、煤矿开采、纺织业的机械化等技术革新,改变了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这一时期的标志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集中在电力、内燃机、化学、钢铁和铁路的快速发展,电力和大规模生产加深了社会的工业化程度,也促进了产业全球化的进程。...

【读圣经】圣经故事中人物众多,而真正的主角是…

如前文所说,圣经总体上是一部故事书。 如果你阅读现代故事,你会发现大量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些细节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站在你面前。 但圣经故事迥然不同。圣经来自于一个特定地区、写成于一个特定时期,圣经故事的一大关键特色就是:缺少足够的细节。 缺少细节有可能使故事含糊不清,使人阅读时不禁将自己的文化背景强加在圣经上。然而圣经毕竟不是只为讲故事,它通常忽略细节,用最少的细节达成最大的沟通效果。 圣经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如此。...

【读圣经】圣经是一部故事书

圣经由66卷书组成,每卷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像你走进图书馆,书架上陈列着各种文学作品,有小说、诗歌或散文等等,你从中取下一本书,你会看到不同体裁的作品传递着相同、类似或不同的信息。 在圣经的各种体裁中,故事占据高达43%的篇幅。可见,圣经总体上是一部故事书。 这并不是偶然的。创造万物的上帝非常了解我们,他深深知道:故事是人的大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你从小就喜欢听故事,你也很容易记住故事。 所以,上帝通过历史上发生的各种故事,训练你弄明白那些看似随机的事件,通过思考、排列和连接,理解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