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0 | 读经祷告
神是全能的,他创造天地、掌管历史,但他到底是怎么“动手”的呢? 其实,圣经说得很清楚:神是用话语做工的。 他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他说“地要生出活物”,动物就出现了。神不是靠魔法,也不是亲手捏东西,而是“说出”万有。 这不是“讲讲而已”。神的“话语”本身,就带着能力与执行力。在神那里,说出来,就等于做出来。 耶稣:神的话语“穿上”肉身 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 这个“道”,原文是“Logos”,意思不只是语言,也指理性、秩序和计划。...
2025/06/10 | 读经祷告
从走错路的脚印,到献上儿子的祭坛,信心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场挣扎中归回的长路。 起初,是一个声音。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七十五岁的亚伯兰带着妻子、侄儿、仆人、牲畜上路,没有地图,只凭一句应许。他信了一句话,就动身。信心的起点,往往只是一线光,却要照亮前方数十年。 然而,信心不是从一开始就牢不可破。走进迦南不久,饥荒来了。他下到埃及,怕人害命,把妻子说成妹妹。人的计谋带来羞辱,神却亲自出手干预,保住了她。 亚伯拉罕的信心,被埃及撕开了一角。他带着羞愧离开,但还是记得神的应许。...
2025/06/09 | 读经祷告
在阅读圣经旧约时,你肯定会被一个现象所吸引:圣经人物似乎常常可以与神直接对话,有时是神主动发声,有时是人开口质问、求问、甚至争辩,神也直接回应。 这种“直接对话”的频率与今日信徒的日常经验有显著差异,因而难免疑问:他们真的听见了神的声音吗?他们与神的互动模式,在今天是否可能发生?又或者,这些记载是否包含特别的文学或神学含义? 旧约中人与神对话是常态吗? 在旧约中,从亚当、亚伯拉罕、摩西,到撒母耳、大卫、以利亚、耶利米等先知,都有与神对话的叙述。这些记载大多以“神对他说”、“他对耶和华说”等方式出现,语气平实,像在描述一个事实。...
2025/06/08 | 读经祷告
一、顺服与顺从含义不同 圣经中的“顺服”和“顺从”两个词,在中文语境中常被混用,招致不少误解。其实,在希腊文原文中,“顺服”和“顺从”是含义不同的两个词。 “顺服”的希腊文原文为ὑποτάσσω (hypotassō),发音是[hoop-o-TAS-so],基本含义为:自愿地把自己置于秩序之下,是出于心志的服从,强调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带有敬畏或信念基础的顺从。顺服常用于信徒对神、妻子对丈夫、教会对基督的态度等,例如: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以弗所书 5:22)...
2025/06/06 | 读经祷告
在圣经中,有“耶和华的日子”与“主的日子”两个说法,它们基本是同一个概念,但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在旧约和新约之间的表达略有不同。 “耶和华的日子”原文是希伯来语יוֹם יְהוָה (Yom YHWH),频繁出现于旧约十二先知书中,强调耶和华作为以色列的神介入历史、施行审判或拯救的时刻。“耶和华的日子”可谓十二先知书的主旨,先知们再三发出警告,直接或间接提到耶和华的日子,例如: 约珥生动地再三描述了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如:“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约珥书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