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汉语词汇都缘源甚深。前两天我分享《劝忍百箴》,有人在里面找到“达人”这个时尚词汇。

“创业”也是如此。据说,“创业”最早出现于《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是:“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辞海》将“创业”解释为“开创基业”,《汉语成语词典》将“创业”解释为“创办事业”,杰夫李·提蒙斯在《创业创造》中将“创业”定义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不论创业如何定义,创业不是闹着玩,“创业”,弄不好就是“创伤”。

创业,你真的想好了吗?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迎接、去接受失败吗?

如遇朋友创业,我一般都是劝阻。我问:如果三年不挣钱、可能还要赔很多钱,你会饿死吗?

送你五个书悦原创的创业“警句”。

1. 创业是注定要失败的。         

我经常宣扬“创业必败”的“谬论”。我说,创业就像“拦路抢劫”,需要在原有的市场格局打开一片天地。然而,创业者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因为没钱,你招不到人;因为招不到人,你的事情达不成想要的效果。

事实证明,90% 的企业,寿命不超过三年。智者告诉你: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什么是创业?创业就是创造奇迹。因为不可能、因为注定要失败,你若是做用极其有限的资源、你用普通人组成的团队,做成了别人做不到的事,那你就创造奇迹。用普通人创造奇迹,那是真正的奇迹啊。

所以,创业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你要做的事,是打破注定的宿命,创造不一样的道路。这样的人生,波澜壮阔。

创业 idea 一钱不值。

2. 创业 idea 一钱不值。

哲人说,太阳底下并无新事。但凡你想到的 idea,太阳下面有无数人想到,甚至在你的前面,已经有无数人尝试过你的 idea。

Idea 本身毫无价值。当你突然冒出“奇思妙想”,可能 10000 个人也想到了,但只有 1000 个人想要去做、只有 100 个人真的去做,其中或许有 10 个人真的做出来了,然而最后把它转化为商业模型的,或许仅有一、二人。

如果你创业初期,你没有找到竞争对手,那么要么你的 idea 是完全错误的,要么只不过是你对你的想法还了解很浅。任何一个一句半句的 idea,要转化为产品和盈利模式,中间一定包含巨多的细节,它们无一不是你的荆棘,趟过它们,你可能鲜血淋漓、可能半途而废、可能死在黎明之前。

最坚韧不拔的创业者,等他迎来企业站稳、成长的成功曙光,他实践的,早已不是当初的设想。所以,idea 一钱不值,你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你是谁,为什么这件事你来做更容易成功?

3. 梦想对于创业并无帮助。

无论是忽悠投资人,还是说服自己和团队,创业者总喜欢谈情怀、讲梦想,仿佛不这样,就不够高大上似的。

但是很遗憾,大部分人讲梦想,其实是说的是逃避。“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之类的。北京空气不好,我的梦想是开个农家乐。中国教育太糟糕,我要去美国上学(或送孩子去美国上学)。其共同特点是:

1 不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我想开家创业孵化器…”

2 只有idea,没有行动。“要是怎样怎样我就…”

3 患得患失,不愿承担风险,只想享有成果。“未来几年我想怎样怎样,但如果什么什么就算了。”

真正的梦想家,是梵高那样的。在别人看来,他当不了画家,应该先混个饭碗,他不管,他没有饭吃也要画画;他去色彩浓烈的阿尔,早出晚归勤奋创作,把眼睛都晒坏;他不在意世人如何评价,他连颜料都买不起,全世界支持他的人只有他弟弟,但是他决不等待条件成熟、决不担心没有资源,他甚至不在意身体有病,他一旦决定,就一往无前,并且永不反悔。

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是梵高。真正驱动梵高成功的,不是梦想,而是日复一日知行合一的持续努力。梵高最初真的水平蛮差的,但固执的、持续的行动,不知不觉把他提升到“业界”最优秀,虽然他没有时间和能力作秀,但其超凡脱俗是时间也掩盖不了的。

4. 专注才能专业,不专注一定会死。

许多创业者爱讲大故事,但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得越复杂,需要整合的资源越多,也就越难做成。好的项目,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好的产品,从一个痛点出发就能迅速做大。

小就是大、少就是多。创业者的资金和时间极其有限,必须专注于单点突破。事实上,把几乎所有资源 all in 到最核心的功能,做到极致、快速迭代,用最小的成本试错,才能快速发展。

相反地,总想做大、总想做平台,相信“羊毛出在猪身上”,那正是错误的起点。聚焦才能以少胜多,专注才能专业。

5. 坚持是创业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曾经说过,“学习不靠刻苦,创业不靠死磕。”我写道:

千万不要去喝“只要努力,梦想就能实现”的鸡汤。勤奋,充其量只是态度;努力工作,充其量只是基础。不努力,固然不会成功;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你无论多么努力,也还是不会成功。

但这并不是说,创业可以不坚持。事实上,创业不仅必须得坚持,甚至必须得忍受煎熬。你就得“熬”,熬到“起风”的那一刻。靠什么熬?靠现金流。业务收入也好,风险投资也好,有现金流才能活下去。

想和做,总是隔着巨大的鸿沟。看似自洽的逻辑,常常基于许多假设,它们是需要市场检验的。即使你趟过了“让用户知道我们”、“让用户认同我们”、“让用户看到许多人在用”等重重沟壑,你仍有可能死在黎明之前。你坚持,还是放弃?你若放弃,必死无疑;你若坚持,却或许是找死。

你只有选择坚持,坚持到无法坚持的那一刻,坚持到——或许是向死而生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