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我讨论了影响健康的“三多三少”,即:吃太多,欲望多,压力多;运动少,睡眠少,休息少。本篇来讨论“三多”中的第二多:欲望多。
人为什么有欲望,而且欲望多样而强烈?
事实上,欲望源于人类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因着这种本能,你才能满足生存和繁殖等基本需求,并延伸到对食物、财富、权力等资源的渴求。
你之所以有这些欲望,最初是为了应对环境的挑战。在原始社会中,资源匮乏、环境危险,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发展出了强烈的获取食物、庇护和伴侣的需求。同时,人类天生追求安全,因此会在不断获得资源中寻求安全感。这种积累的行为模式延续到现代,成了对财富、权力等“更多的渴望”。
除了生物需求,欲望也源于心理和情绪的需求,如成就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不断追求更多的欲望带来了成就和满足感,能帮助人们在群体中确立地位并获得认同。从负面来说,欲望能填补情感和精神上的空缺。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常用消费、娱乐等方式缓解压力,而这反过来又激发了更多的欲望。
另外,社会环境、文化和媒体也会强化和塑造我们的欲望。现代社会广泛鼓吹成功与财富挂钩,广告和社交媒体不断刺激人们对物质和地位的欲望。人类有比较的天性,社交媒体的盛行让人们更容易和他人对比,从而激发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成就的追求。
可见,欲望本质上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但随着社会发展,它逐渐脱离了“实际需求”的范畴,转变为一种不断被放大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让人成为它的奴隶。
要缓和过度欲望,首先要认识到欲望本身不是错,问题在于贪,尤其是对物质享受、权力、感官刺激等的过份执着和追求。“贪”意味着超越真正的需求,顺从外界的诱惑将欲望无限放大,到达无止境、无边界的程度,使之成为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也深深着影响你的健康状态。
- 对物质享受的贪欲
贪恋财富、金钱、食物等物质享受,希望通过不断的积累来满足内心的需求。这种贪往往源自对安全感的追求,但结果却带来不满足感和焦虑。 - 对权力和地位的贪恋
追求权力、地位和成就的,希望通过获得更多控制力来满足自我和他人的认同。 - 对情感和感官的依赖
渴望通过感官、情感的满足获得快乐,例如对感官享受的追求、对关系的依赖。
贪让人执着于短暂的快乐、让人难以知足,只能不断追求更多的享受,导致内心的不安稳和空虚。由于物质和情感的欲望无法永久满足,贪会引发一种无休止的追逐,使人陷入痛苦和烦恼的循环。
所以,人应该控制和减少过度的欲望,节制和知足不仅是值得追求的美德,也是击败人性中不良欲望的有效武器。
节制就是对欲望进行合理的控制,不让个人的欲望主宰自己的生活。在基督信仰中,节制被认为是一种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5:22-23)。节制就意味着控制物质欲望,不要贪恋钱财(提摩太前书6:10),因为贪财是许多问题的根源。节制也意味着约束情欲,遵守婚姻关系的界限,避免情欲的放纵(哥林多前书6:18)。
人们还要学会知足,不要总是追求更多。无论处在什么境况,缺乏也好、富足也罢,都能够心满意足(腓立比书4:11-13)。知足让人不去追求无休止的欲望,而是学会珍惜和感恩。
其实,世俗的物质欲望的没有意义的,人应该将重心放在属灵的追求上,因为人的最终满足都源自神,而非地上的物质。所以耶稣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与其在过度的欲望中不断挣扎,不如通过节制、知足、追求属灵事物以及依靠圣灵的力量来管理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内在平安和满足。
佛法的“四圣谛”指出:生命中充满痛苦(苦谛),其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执着(集谛)。要解除痛苦,就必须消除欲望,实现心灵的解脱(灭谛),并依循佛陀的八正道(道谛)来过一种平和、无欲的生活。八正道有助于减少欲望:正念使人对自己的念头和情绪保持清醒的觉察,避免对欲望的执着;正定通过冥想修炼内心的安宁,减少对外界诱惑的执着;正见认识到欲望的本质是无常且带来痛苦;正思维培养慈悲之心,减少执着和贪欲;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鼓励人在生活中避免因欲望而伤害他人或自己。
佛法相信,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欲望和追求也会随时间改变。通过体会“无常”的本质,人们可以减少对永恒幸福的期待,从而放下对物质和情感的执着。佛教的“无我”理念指出,个体和自我其实都是暂时的,许多欲望是因为人们对“自我”的执着产生的,认识到“无我”有助于放下欲望。
所以,佛法也提倡“知足”,即对现有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不追逐过多的物质享受。这种知足的心态帮助修行者找到内心的平和,从而不受欲望驱使。
佛教更提倡一种简朴、清净的生活方式,通过“内观”,学习不对欲望产生反应,观察欲望如“来去的云烟”,让它们自然消散,进而培养心灵的平静,避免追逐外在物质欲望。同时,佛法鼓励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避免与欲望相关的行为,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诱惑,逐渐放下欲望。
说得简单通俗些,佛法就是主张用“戒、定、慧”来对治“贪、嗔、痴”,以减少欲望和负面情绪:
- 戒对治贪
“戒”就是持守戒律,通过行为的规范减少对物质、权力、情感的贪欲。通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戒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律,以避免因贪欲而伤害他人或引发自我痛苦。 - 定对治嗔
“定”就是修习禅定,通过冥想和内心的平静来对治嗔怒。通过禅定修行,可以平息心中的愤怒和急躁情绪,不受外界刺激轻易影响内心,从而减少对他人的敌意和怨恨。 - 慧对治痴
“慧”就是通过智慧的修持来克服无明和愚昧,认识到世事的无常、无我,进而放下执着。慧的修持帮助人明白很多欲望、执念和情绪的根源在于错误的观念,通过智慧的觉悟逐渐减少贪嗔痴的困扰。
总之,“戒”通过行为约束控制贪欲,“定”通过心灵安定化解嗔怒,“慧”通过智慧看破无明,从根本上放下执着。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对治烦恼,使人达到清净、安宁的状态。或者说,“戒、定、慧”有助于减少贪欲,戒律帮助控制行为上的贪欲,禅定帮助培养内心的平和,智慧则让人看清欲望的无常,从根本上减少对贪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