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我讨论了影响健康的“三多三少”,即:吃太多,欲望多,压力多;运动少,睡眠少,休息少。本篇来讨论“三多”中的第三多:压力多。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觉得压力山大,每天都觉得呼吸困难、抬不起头来。

这些漫无边际的压力,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觉得,压力山大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

外因:

1. 生活环境和社会压力

  • 工作压力: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要求、长时间的工作安排以及日益增加的职业竞争压力。工作中的任务、绩效评估、升职压力等,常常让人感到无法应对。
  • 经济压力:收入的不足或生活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都会加剧经济上的负担,导致长期的焦虑和压力。
  • 社会期望:社会对个人的期望也可能增加压力。比如在文化上要求个人拥有家庭、事业、财富等,可能让人感到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来平衡各个方面的需求。

2. 人际关系压力

  • 家庭冲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可能成为巨大的压力源。与家人产生的冲突和误解,往往会影响心理健康。
  • 社交关系:与朋友、同事、亲戚等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压力的重要来源。与他人的互动如果不顺利,可能会感到孤独、隔阂、甚至孤立无援,进一步加剧压力。

3. 现代科技与信息过载

  • 信息过载: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流、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不断接收和处理信息会让人感到疲惫,并可能导致决策疲劳和焦虑。
  • 社交媒体的压力:社交媒体让人容易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功”进行比较,尤其是看到他人在职业、家庭、生活上都表现得很出色时,容易产生自卑感或焦虑,认为自己不够好。

4. 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

  • 高压力文化:某些文化背景下,成功和成就的标准往往很高,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压力也较大。比如,某些地区的教育和职场文化强调高成就,往往让人感到自己必须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得到认同。
  • 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如果社会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机会不公等问题,个体往往感到自己处于不利位置,这种社会不公平感也会加剧个人的压力。

内因

5. 个人心理因素

  • 完美主义:一些人有过高的自我要求,追求完美的标准,这种态度常常让自己承受过多的压力,无法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 自我否定:对自己的不满和自我怀疑也可能加重压力。觉得自己不够好,无法达到社会或他人的期望时,可能会增加内心的焦虑。
  • 过度担忧:有些人倾向于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常常担心自己不能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或失败,这种过度担忧会让人感到无力应对生活。

6. 个人生理因素

  • 生理疲劳:长期的身体疲劳、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生理上的压力增加。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往往会让人无法集中精力,感到焦虑和压力。
  • 荷尔蒙变化:例如,青春期、怀孕、更年期等生理阶段的荷尔蒙变化,也可能影响情绪和压力感知,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负担加重。

7. 未能有效管理压力

  • 缺乏应对机制:一些人可能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比如放松技巧、时间管理方法或者寻求支持的能力,导致面对压力时无法有效缓解,长期积累形成更大的压力。
  • 逃避与压抑:如果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感受,或避免面对压力源,反而会导致情绪更加紧张,无法释放,形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8. 生活变故

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如突如其来的变故、失业、疾病、亲友的离世等,都可能导致个体感受到巨大压力。人类天生有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无常和不稳定性往往是造成焦虑和压力的根源之一。

压力重重是常态

然而我觉得,压力不管如何多、如何大,说到底,压力都是自己给的。

为什么这么说?

外部事件或刺激本身并不是压力本身,压力来源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认知和反应。例如,同样的工作任务或家庭问题,不同的人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一些人觉得是挑战和机遇,另一些人觉得是难以承受的压力。所以,个人的认知方式、应对策略和心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好比老板半夜三更突然给你布置一个紧急任务,你感到压力很大、十分焦虑,你同事却把它视为一次展示能力的机会,你俩的心态和压力感知决定了“压强”。

这并不是否定外部环境和事件是压力的关键来源。生活中的许多压力,都是由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引起的,例如经济困境、工作失业、天灾人祸、突发健康问题等。这些外部事件对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这些压力往往不完全由个人选择或控制,都会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只能说,个体如何应对这些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加剧其影响。

所以,你无法选择外部环境,却能选择对压力的反应,这都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也就是说,你如何感知、解读和应对外部的压力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的大小和影响程度。面对压力,你的选择和态度可以成为关键因素,如果你找到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就能减少压力的负面影响,而不致被压力打垮。比如,生活中遇到突发困境,你需要保持冷静、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而不是像别人一样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陷入焦虑和无力感。

“压力都是自己给的”,其实也是说,你的责任感和自我期望会给你带来的压力。比如在工作中,别人感到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但你具备更高的责任感,期望自己承担起更多任务,你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会觉得痛苦。

对外部压力说不

或者说得直白点:环境给你压力,如果你拒不接受,谁也拿你没办法。如果你不认同社会或环境对你的期望和要求,你就不会感受到这些外部压力。你有权选择对压力的“接受度”或“同意度”。

社会和环境往往会对个人施加压力,比如:年龄到了该结婚、该有孩子、该升职、该赚多少钱等等。这些期望是外部的,但是否感到压力,取决于你是否接受这些期望,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标准。例如,在中国环境中,55岁、60岁的人必定面临“应当退休”、“该享受生活了”的期望,但如果你对这种期望不感兴趣、甚至持反对态度,你就不会感受到压力,就能够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接受”与否是关键。压力并不在于外部条件本身,而在于你是否“同意”这些外部的期待或规范。换句话说,如果你选择不认同外部对自己的要求,或者不按这些标准来评判自己,外部的压力就不会被感知为真正的压力。例如,在职场上,如果你坚信工作不必完全迎合公司的预期,或者选择独立创业、自由职业,而不让外部的社会评价和期望影响自己,那么你就能避免受到传统职业轨迹带来的压力。

这其实也反映了“自我认同”的重要性。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不把外界的期待作为自己生活的标准,你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外部压力的侵扰。没错,人是社会化的个体,但是如果你能够学会过滤或调整外界的声音,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目标,就能减少环境对个人的压力。

当然,环境压力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比如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带来的压力,或者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然而,外部压力是因为你接受了某种观念或期待才会产生的,如果能够调整自己对这些压力源的认知和态度,放下对社会期望的执着,许多压力就能减轻甚至消失。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主动选择认知重构的思维方式。当你能够拒绝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社会期望时,你就能够减轻外部压力,达到更轻松、更自在的生活状态。

所以我才说,压力都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怪不得别人。

化解而不是消除压力

当然,压力常常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所以你不要企图消除压力,而是要化解压力。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压力应对哲学,是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和应对压力的核心问题,也是面对困难的接纳与顺应策略。要知道,压力不一定是敌人,而是可以成为应对生活、不断成长和变得强大的催化剂。

1. 尊重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老去、疾病、死亡等。与其反抗这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不如选择接受它们,顺应自然。接受并尊重这些自然规律并不消极,而是明智地认识这些规律,选择以更平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和应对。

例如,人老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逐渐下降,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对这种变化感到焦虑和沮丧,只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不如接受身体逐渐衰老的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珍惜每一段时光,压力自然也会减轻。

2. 承认现实与面对不公

社会不公常常是巨大压力的源泉,很多人常常因为不公而愤怒、低落或感到无助,这种情绪上的消耗会加剧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其实,“承认现实” 是一种成熟的心态,不盲目乐观,也不完全消极。接受现实中的不公平并不意味着放弃改变,而是先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持续愤怒,这样更有助于做出理智的回应。

例如,面对不公,如果能够理智地分清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例如抗议、表达、行动),而对那些无法改变的部分选择“接受”,这样反而能够减少焦虑、愤怒带来的压力。

3. 化解而非消除压力

压力不一定要完全消除,而是要主动化解。真正有效的压力管理,不是回避或消除压力源,而是改变自己对压力的反应。化解压力意味着:我们可以接纳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战、痛苦和不公,但我们选择不让这些成为我们负担的源泉,而是学会从中找到成长的机会或智慧的启示。

例如,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如果我们能看作是个人成长的机会,或者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休息和运动来调整自己,我们就能把压力转化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感到压迫。

4. 情绪管理与心态调整

在面对挑战或困境时,情绪波动会影响我们对压力的感知。愤懑、低落、沮丧等情绪常常是对不可控局面的反应。学会调整情绪,及时放松自己,避免让负面情绪积压,可以有效减轻这些情绪对压力的加剧作用。

例如,某些无法控制的外部事件,比如他人的言论或不公的待遇,面对时若能保持冷静、理性,并且避免让愤怒长期存在,就能减少情绪上的负担,不再让压力被情绪带动而放大。

5. 压力与积极应对

面对压力,健康的应对方式是:行动与放下。当面对压力源时,你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现状(如抗议、提出要求等),而对于无法改变的部分,选择放下,不再对它过度纠结。这种“行动与放下”的方式,帮助我们在承认现实的同时,避免让压力侵蚀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