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考圣经时,一个重要的基础认知是:圣经决不是一堆毫不相干事件的大杂烩,⽽是由圣灵感动圣经作者连接词语、语句和段落成为⼀体的完整⽂本。 圣经在表达时不会随便选择⼀些内容串在⼀起,而是基于先前的信息、并引导之后的语句⼦构成⼀篇连贯的书卷,所有书卷再结合成⼀个整体,又通过整体赋予各书卷适当的意义。

在连接书郑各部分、连接书卷为圣经整体时,不同书卷、不同体裁采用不同的连接⽅式,例如保罗书信或福⾳书的连接⽅式就和箴⾔不一样。因此,识别经文周边语境时,需要考察作者的思路如何贯穿、如何融为整体,语句如何连接成段落、段落如何建筑为书卷。只有当⼀段经⽂的解释符合其周边语境时,才是对经文最好的解读;如果与周边语境相悖,那就解错了。

查考一个圣经书卷时,可按四个步骤来理解作者的思路:① 阅读整个书卷,尝试划分段落;② 写下每个段落的简短摘要;③ 将摘要整理成⼤纲;④ 看看经⽂如何融汇为整体。以下以腓利门书为例,说明这四个步骤。

1. 阅读整个书卷,尝试划分段落

圣经书卷的基本单位不是词语或单句,⽽是段落。要将⼀个书卷划分为⼏个段落,必须根据语境的转换或变化。划分段落时,可寻找的以下转变标记。

  • 连词,例如“所以”、“然后”、“但是”等。
  • ⽂体发生改变,例如从问候转变为祷告。
  • 主题或话题发生改变。
  • 时间、地点或环境发生改变。
  • 语法发生改变,例如主语、宾语、代词、动词时态、⼈称或数字。
  • 关键字、⽚语或概念的重复。

如果书卷太长、或者你觉得寻找转变标记困难,可以找一本解经书来参考,看看人家是如何划分段落的。必须记得,无论是圣经的章节、还是解经书的段落,都不是经由神的启⽰⽽来,有时可能造成误导。你划分段落之前,需要先对整卷书建立整体印象。

以腓利门书为例,不依赖经节和解经书的分段的话,你应该是先看到一个整体(数字为行号):

1 为基督耶稣被囚的保罗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我们所亲爱的
2 同⼯腓利门,和妹⼦亚腓亚,并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以及在你家的
3 教会。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我祷告的
4 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
5 因听说你的爱⼼并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的信⼼。愿你与⼈所同有的
6 信⼼显出功效,使⼈知道你们各样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兄弟啊,我为你
7 的爱⼼⼤有快乐,⼤得安慰,因众圣徒的⼼从你得了畅快。(所以)我虽然靠着
8 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然⽽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
9 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求你,就是为我在捆锁中
10 所⽣的⼉⼦阿尼西母(此名就是“有益处”的意思)求你。他从前与你没有
11 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我现在打发他亲⾃回你那⾥去,
12 他是我⼼上的⼈。我本来有意将他留下,
13 在我为福⾳所受的捆锁中替你伺候我。但不知道你的意
14 思,我就不愿意这样⾏,叫你的善⾏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他
15 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不再是
16 奴仆,乃是⾼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
17 这也不拘是按⾁体说,是按主说。(所以)你若以我为同伴,就收纳他,如同
18 收纳我⼀样。他若亏负你,或⽋你什么,都归在我的账上,我必偿还。
19 这是我保罗亲笔写的。我并不⽤对你说,连你⾃⼰也是亏⽋于我。
20 兄弟啊,望你使我在主⾥因你得快乐(或作“益处”),并望你使我的
21 ⼼在基督⾥得畅快。我写信给你,深信你必顺服,知道你所要⾏的必过于
22 我所说的。此外,你还要给我预备住处,因为我盼望藉着你们的
23 祷告,必蒙恩到你们那⾥去。为基督耶稣与我同坐监的以巴弗问你安。
24 与我同⼯的马可、亚⾥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愿我们
25 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的⼼⾥。阿们!

通篇多看几遍,你能发现哪些转变标记?

  • 第4⾏从问候转换成祷告,显⽰⼀个新段落的开始。
  • 第7⾏末的“所以”(和合本没有译出)是另⼀处转折,保罗开始书信主体。
  • 一些⼩的转折:第12⾏时间改变“我本来有意……”、第17⾏的连接词“所以”(和合本没有译出)、第21⾏主题由请求改变为“必过于……”、第22⾏“此外,你还要”。
  • 另⼀处⼤转折:第23⾏保罗替以巴弗和其他同⼯向腓利门问安,跟着第24⾏末的祝祷。

根据这些线索,便可将这卷书信划分为以下段落(回到经节号码):

  • 1-3
  • 4-7
  • 8-12
  • 13-16
  • 17-20
  • 21
  • 22
  • 23-24
  • 25

2. 写下每个段落的简短摘要

⽤少量字词总结每个段落,注意提炼整个整个段落,而不是只关注重点。然后重读这个段落,看看总结是否周全。撰写摘要时,请注意本段落的主题或主旨,以及作者如何说明此主题或主旨,以免迷失在细节中。

基于刚才的段落划分,腓利门书的各段可摘要如下:

1-3保罗指明书信的发信⼈和收信⼈并问候
4-7保罗为腓利门的信⼼及爱⼼感谢神并为他祷告
8-12保罗为差派到他们中间的“⼉⼦”阿尼西母向腓利门请求
13-14保罗不愿做腓利门不同意的事
15-16保罗让腓利门看到神在此事上的预备和带领
17-20保罗恳请腓利门像接待⾃⼰⼀般接待阿尼西母
21保罗有信⼼腓利门的作为会⽐保罗要求的更好
22保罗分享他想亲⾃造访腓利门的期望
23-24保罗分享其同⼯的问候并祝祷
25保罗以恩惠的祝祷结束本信

撰写段落摘要时,可以重新审视你的段落划分,如果觉得划分不太妥当,可以稍作调整。

3. 将摘要整理成⼤纲

此时,你需要思考如何将你划分的段落结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整体信息。你需要找出串连段落的共同主题,并找出⼀组段落间的转折点。

1-3保罗指明书信的发信⼈和收信⼈并问候
4-7保罗为腓利门的信⼼及爱⼼感谢神并为他祷告
8-12
13-14
15-16
17-20
21
22
保罗为差派到他们中间的“⼉⼦”阿尼西母向腓利门请求
保罗不愿做腓利门不同意的事
保罗让腓利门看到神在此事上的预备和带领
保罗恳请腓利门像接待⾃⼰⼀般接待阿尼西母
保罗有信⼼腓利门的作为会⽐保罗要求的更好
保罗分享他想亲⾃造访腓利门的期望
23-24保罗分享其同⼯的问候并祝祷
25保罗以恩惠的祝祷结束本信

这样,你就将8-22节合并为一个大的段落,因为保罗替阿尼西母向腓利门请求是主旨,可以连接中间的段落,并构成整卷书的核⼼。

于是你可以将腓利门书的提纲简化为:

1-3书信开头
4-7感谢及祷告
8-22保罗代阿尼西母向腓利门请求
23-24来⾃保罗同⼯的问候
25祝祷

4. 看看经⽂如何融汇为整体

回到经⽂,思考某段经⽂的周边语境。首先抓住贯穿整卷书的思路,找出本段经⽂的前后相关性。

例如,假设你正在研读第4-7节:

4 我祷告的时候提到你,常为你感谢我的神,5 因听说你的爱⼼并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的信⼼(或作“因听说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有爱 ⼼、有信⼼”)。6 愿你与⼈所同有的信⼼显出功效,使⼈知道你们各样 善事都是为基督作的。7 兄弟啊,我为你的爱⼼⼤有快乐,⼤得安慰,因众圣徒的⼼从你得了畅快。

你可以从上下⽂语境中看到,感谢段落(4-7节)夹在开场(1-3节)与书信主体(8-22节)之间。保罗在感谢段落所说的,⼏乎全在预备读者的⼼,以便倾听书信的主体。所以,感谢是接下来请求的基础。

保罗在第4-7节陈述腓利门的特质,使腓利门能够正⾯回应保罗接下来的请求。保罗感谢神使腓利门信靠神并且爱⼈,并且“我为你的爱⼼⼤有快乐,⼤得安慰”。保罗同时表扬腓利门,因众圣徒的⼼从他得了畅快。保罗要特别为圣徒阿尼西母提出请求。

因此,当你留意第8-22节的语境来读第4-7节时,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