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中,“健康”和“康健”都可以用于表达人的状态,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语境和表达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很多现代情境下,它们其实可以相互通用。

  • 语义范围
    健康通常指身体、心理上的良好状态,涵盖身体无疾病、精神状态良好等。它主要强调身体和心灵的状态,是健康学科和医学的常用词。康健更多用于描述身心的活力与精力,尤其在传统用语中,它更贴近于“身心充沛”和“体魄健壮”的意思。康健一词也常用于祝愿语,如祝寿时的“祝您康健”。
  • 使用场景
    健康更为普遍,是现代医学、卫生、生活方式等相关领域的标准用语,像“健康饮食”“心理健康”等。康健常用于礼貌的表达,或在描述年长者的身体状态时。例如,“老当益壮,身体康健”用于祝福时显得更尊重与正式。
  • 文化与习惯
    传统中式表达中,康健常带有对长寿、生命力的祝福意味,词义上更偏重于祝愿、长辈关怀;健康则更注重个体的全面状态,表达日常的身体状态。

有鉴于此,在之后的行文中,我只使用“健康”一词,你也可以根据需要替换为“康健”。

人的健康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身体健康仅是整体健康的一部分,无法涵盖“健康”在广泛意义上的全部内涵。人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健康、社会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态。身体健康是基础,但如果其他方面不健康,身体健康也缺乏保障,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 身体健康
    机体各器官、系统运作正常,没有疾病或生理障碍。身体健康通常包含合理的营养、适当的锻炼、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免疫力等。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应该有良好的体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 心理健康
    个体情绪、思维和行为的健康状态。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稳定、自我接纳、适应力强、能够处理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对于幸福感、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影响很大。
  • 情绪健康
    与心理健康相近,但更注重情绪的管理与表达。情绪健康指一个人能够合理地表达、理解和处理情绪,不被负面情绪困扰而影响日常生活。
  • 精神健康
    涉及价值观、人生观、宗教或信仰等方面,主要指一个人对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有清晰的认知和追求。精神健康的人往往有较强的生命意义感和内在的动力。
  • 社交健康
    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以及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状态。社交健康包含良好的沟通能力、情感连接、社会支持网络等。一个拥有社交健康的人往往有积极的关系和良好的支持系统。
  • 环境健康
    与周围的环境(家庭、工作、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环境健康意味着人生活在清洁、安全、无害的环境中,同时包括人对环境的影响与责任感。

这些健康领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人的整体健康状态、共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完整的健康状态不仅是身体健康的概念,而是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平衡的状态。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状态

6维度健康观,此外还有8维度、10维度等,强化智力、职业、财务等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常有人将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混为一谈,二者确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关注的核心内容和层次不同:

  • 关注层面
    心理健康主要关注个体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层面,具体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接纳、社交能力、认知功能等。心理健康问题更多的是个人在情绪或行为上表现出的障碍或困扰,如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健康则更关注个人的内在价值观、人生意义、信仰和生活目的。精神健康更多的是关于人对生活的理解、生命意义的追寻以及存在感,是一种更深层的“心理满足感”。
  • 体验深度
    心理健康通常集中在情绪体验和行为上的困扰或满足。例如,一个心理健康良好的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稳定情绪、积极应对。精神健康涉及个体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更多地涉及一种超越日常体验的安定感和信念感。例如,精神健康良好的人会有一种平和的内在状态,即使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支柱。
  • 问题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主要体现在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上,是对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精神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存在的空虚感、失去人生意义、价值观混乱等。精神健康问题往往涉及一种存在性的困惑或深层次的内在痛苦,例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等。
  • 干预方式
    心理健康干预多通过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情绪管理等技术帮助个体调节和改善情绪状态和行为习惯。精神健康干预则更关注价值观的引导、生命意义的探索,涉及哲学、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信仰,帮助个体寻找人生方向和内在安定。

可见,心理健康处理的是日常情绪和行为上的平衡,而精神健康则涉及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在健康的个体中,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支持一个人达到全面的幸福感和生命满足感。

人人都有病

由多维整体健康观可见,人的健康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无法对人、对己使用固定的“健康”或“有病”的二元标签。无论是谁,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会遇到健康上的起伏,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人都有病”的说法,或者“人人都有健康的不足之处”、“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康挑战”,并不是歧视或偏见,而是对健康的多维度理解。因为在广义的健康观中,健康不仅指“没有生理疾病”,还涵盖了心理、情绪、精神、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良好状态,而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在某些健康维度上都会遇到压力、挑战或不完美之处。

所以,应该对“人人都有病”之类的说法去污名化,这样的表述并不是歧视,而是帮助人们理解健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反映了一种包容的健康观,承认人们可以在不同健康维度上寻求帮助,促进更多人正视自己的健康状态,既不为自己的有病感到焦虑,也不对他人的有病予以歧视。

毕竟,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很多人都可能身体健康,但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或者有人际关系良好,却面临情绪上的波动。人人都面临着某些方面的健康问题或不完美之处,比如压力、焦虑、抑郁、社交疏离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正视这些挑战是健康观发展的自然结果。每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经历某种程度的心理、情绪、社交健康的波动,健康欠佳是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健康也不是“未病”状态,而是一个不断调整、寻求平衡的过程,“人人都有病”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更包容、更现实的健康观和健康状态。

客观地说,中国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普遍不容乐观,甚至称为“东亚病夫”也并不一定是偏见,而是对健康问题严峻性的考量与重视。

虽然中国人的整体健康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健康状况仍有待改善,许多健康风险依然存在。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癌症、空气污染等都是显著的健康问题,生活方式的变化、快节奏生活和环境问题都对中国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另外,城乡差距、经济条件的差异和健康教育的不足,使得中国的整体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十分堪忧。

因此,客观地描述整体健康状况,正视问题才能促使改善,才能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鼓励个人和社会采取积极的健康管理措施,推动公共卫生政策的完善。

当然,“东亚病夫”不适合作为客观描述,该词源于贬低中国的历史,带有特定的文化和政治污名,因此今天使用这一词汇难免带有负面联想,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文化伤害和情感反应。讨论健康问题时,应该关注如何科学、客观地分析健康状况,并提出改善的方向,而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现代中国人的健康问题成因多样且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历史词汇去概括,从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疾病谱系等维度深入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社会中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