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2008 | 信手涂鸦
绽放你的笑脸吧,孩子 天堂里永远不再有地震 重新你的歌唱吧,孩子 豆腐渣学校不再会害人 在这个不一样的儿童节 再听不到你稚嫩的声音 你就快乐开心地上路吧 妈妈已经学会不再伤心...
05.31.2008 | 信手涂鸦
这个人,叫陈坚。他好坚强啊,这位“从死神的手中逃回来”的“很幸运的人”,“三天三夜没有吃一颗粮食”,背负沉甸甸的三块预制板坚定不移地向世界宣布:“我要坚强,我一定要坚强,我必须要坚强,为每一个深爱我的人。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我希望你们一样,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 我心想,坚强就是好啊,压在废墟下面三天三夜,还是那么乐观,精神头那么好。做人就是要那样,我要向他学习,我也要坚强。我时常背负精神的“预制板”,靠着坚强才勉强活到今天。看到陈坚,我觉得很欣慰,坚强的人有好报的。...
05.18.2008 | 信手涂鸦
昨夜,余震 6.0 级,风雨兼飞沙走石,很多成都人都奔向室外大雨之中。(我却睡得跟死猪似的一无所知,可见一个人有多么可怕,砸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 今天,中国地震局将汶川大地震由7.8级升级为8.0级(美国地震局早已定为7.9级)。 成都的两家重要客户,都在这场地震中损失惨重。一家是以发电企业为主的集团,其电站多所损失,在媒体公开消息中损伤不大的某电站更是损失至少10亿,间接损失更是无法统计。一家是移动通信为主营业务的省公司,其覆盖全川的设备、房产遭到很大损失,仅我收到的通报短信便达8期。两家公司的人员伤亡尚不了解。...
05.18.2008 | 信手涂鸦
昨天,和两个朋友,以及朋友的一些亲友,给灾区送去1吨大米、40箱水、30箱干粮以及日用品等物资。 送达的灾区是什邡市广济镇。该镇有2万多人口,震中死亡150多人、重伤4000多人。全镇房屋几乎全部损毁,灾民无家可归。迄未通水通电。但据镇委书记说,由于整体上灾情不算太重,目前政府民政、红十字会等尚未真正顾及,物资全靠民间捐助。 广济镇还算幸运,目前公路运输尚能抵达。更靠山区的金花镇,由于山体塌方造成公路中断,全靠人工背运。本来我们想送达接近金花镇的村里,但眼见塌方危险在即,只好掉头把物资缷在广济镇。...
05.18.2008 | 信手涂鸦
5月12日,星期一。重庆。 和客户及同事乘车前往客户下属分行调研,行车某处坡路,突然发现人声鼎沸、车辆拥塞,以为车祸、打架等,司机最先反映过来是地震,他说刚才他就觉得车不听使唤,然后迅速把车调头开至开阔处,稍待便继续驱车赶往预定地点。一路见人群恐慌谈论,一些高楼有砖物掉下,至客户门口亦见落物,被命快速通过。手机迅速全部失效(有信号但拨打任何电话均嘟嘟嘟),仅联通手机的同事尚能接收短信(但奇怪的是后来她的手机恢复更慢)。...
03.15.2008 | 文艺窄门
我的名字叫水生。您猜得没错儿,我就是水里生的。真的出生在水里的哦,不是生在水边,或者家乡在水乡什么的。 您说为了减轻产妇生产时的痛苦,国外有的地方尝试进行水中分娩?我哪有那福份啊,我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孩子呀。我也不是母亲在沐浴或上厕所的时候出生的。我是生在洪水里的。 呵呵,您说得对,也许我应该叫做洪生、浪生、难生甚至灾生什么的。但是我的母亲并不责怪洪水。她说人活着就离不开水,水是不会有罪的;她还说那年的洪水怪不得老天爷,是人造孽太多了。她把我叫做水生,是希望我平淡如水、纯净如水,莫要为非作歹,祸害苍生。...
03.15.2008 | 信手涂鸦
人人都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谁也不知道人生究竟是什么。倘若有人真能说得清楚,那必是万世的先知先觉,那样的灵魂必定不属于人类。 于是人们展开各种猜想,臆造无数比喻:人生如梦。人生如歌。人生如茶。人生如干邑。人生如落棋。人生如牌局。人生如风筝。人生如回音。人生如树。人生如蚌。人生如狗。人生如鼠。人生就像春风化雨。人生仿佛夏天的花。人生就是一场戏。——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免不了管豹、井蛙之嫌,像盲人摸象般认真而可爱。 要我说,人生是一场游戏。而且,决不是复杂的那种,而是乳臭小子们也会玩的简单的迷宫游戏。...
03.15.2008 | 信手涂鸦
中国人具有悠久的学习传统。老祖宗开口便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俨然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孝子贤孙们即使不曾找到学习之乐,又焉敢不学? 历朝历代,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习能使人找到书中的黄金地位和如玉容颜,使人一夜之间鸡犬升天,彻底改变穷书生的命运。不仅如此,中国人更明智地相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作为大学问、大文章。...
02.20.2008 | 读书喜悦
余秋雨氏,无疑是当今中国最有名的文人之一了。出于某种成见,——倒不是中毒于无中生有的偏见,只是觉得喧闹处难寻安静与深刻,我是同意“朝市显学必为俗学”的——我竟从未读过余秋雨。近来通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感受其人其行,经由《文化苦旅》等一系列作品感受其文其心,大快朵颐之余,心有戚戚焉。 秋雨潇潇 余秋雨真是潇洒!足迹踏处,他以生花妙笔挥洒无限感伤,引得无数读者竞折腰。余秋雨以学者之身却尽弃书斋文腐气,用恢弘的气度研究文化大问题,亦俗亦雅、亦庄亦谐,用文化征人的笔俘获了世人的心。...
02.18.2008 | 文艺窄门
你说你不会写,你却写出了一首诗。一首绝妙好诗,一首人间最美的诗。 通常人们用笔写,大师也不过用心写,你的诗,却是用生命写就的。 这是一首新诗,自由、散淡,却不朦胧。你不愿接受任何约束,随意挥洒生命的真爱,诗情画意洋溢其间,不由分说地表达着清新的气息。 这首诗看起来很一般,似乎十分直白,像儿歌一样简洁,很可以不动声色地去读。然而越是读得烂熟,越是感觉出无穷的的韵味,正像儿歌,可以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