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3 | 产业直观
如你所知,美国总统川普以前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靠房地产起家。受限于启动资金,他最早的项目都在“城乡结合部”,但他始终向往着纽约的黄金地带,而他成功的地产代表作便是川普大厦。 为了达到川普大厦的建筑目标,必须拿下一栋相邻的大楼。这栋大楼,属于老牌地产商商康德尔,其人精明至极、很难对付。 老话说,房地产业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地段,地段,地段。康德尔对于好地段上的房产,看得非常重,他愿意囤积,而不是出售。所以,川普遇到一个强大的对手,去找康德尔买房产,做梦都不要想。...
2018/06/19 | 创业心法
1 利用用户的阈下意识 研究表明,人看到喜欢的东西之后,形成的购买冲动只能持续76秒。所以,如果你不能在76秒钟让用户完成有效的购买,他的冲动就会消失。 这并不残酷:76秒已经很久了。其实,你精心设计的页面,用户根本不去阅读,只是扫一眼;你若是性能差了一点点,用户就会转身而去——你不得不相信“1秒定律”。 不过老话说了,买的没有卖的精,你还是有办法“对付”用户。比如,你可以利用用户的阈下意识。...
2018/06/18 | 创业心法
在历任美国总统中,杜鲁门似乎是不太出色的一位,经常被人们忽视。德鲁克评价说:杜鲁门上去没什么独特的地方,他的性格,平淡得像一条死鱼。 1945年,杜鲁门接任美国总统。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国际国内局势纷乱复杂,他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应该在在什么时间、用用什么方式结束二战? 最后,杜鲁门选择在长崎和广岛扔下两颗原子弹。为此,日本死亡几十万平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如果不让日本付出沉重代价,美国就可能死掉几十万军人。...
2018/06/14 | 创业心法
1 为什么需求注定要变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用户需求注定是要变化的。 用户为什么那么讨厌,他的需求为什么变来变去?究竟为什么? 首先,用户是普通人,他不会有什么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所以他的表达注定是混沌的、没条理的。当你去调研用户需求时,用户可能会讲观察、讲感受、讲评判、讲需要,或者讲自己的请求和愿望,甚至直接讲他的故事,他就是讲不出自己的需求。 亨利·福特说,当你去问用户的需求,他会告诉你他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他没有可能讲出来他需要汽车。...
2018/06/13 | 创业心法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在普通人感到恐惧时,英雄却会勃然大怒。 那么,什么是英雄?怎样成为一枚英雄? 让我借助最近的阅读,泡制一些我的理解。我觉得,成就一枚英雄,需要五个元素:勇气,直觉,意志,时势,运气。 1 超乎寻常的勇气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英雄,都是“事后诸葛亮”,在当时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英雄盖世之时,别人看到的却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不走寻常路,开始搞事情。 这些搞事的家伙,绝大部分都失败了,成为后人嘲笑的妄人。仅有极少数人成功,这些成功的家伙,就成了人们眼中的英雄。...
2018/06/12 | 创业心法
1 人总有需求 人生在世,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佛法以其一以贯之的高度概括,认为人生的需求无非贪、嗔、痴,而真正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法则是戒、定、慧。 在世人看来,佛法有点过份,它的态度是很多需求都是过度的欲望,应该去戒除而不是满足它。《圣经》采用了类似的态度,它把人最本质的需求称为“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 我很讨厌人生而有罪的说法,人若是没有欲望,人也就生而无趣了。还是马斯洛分析得好,他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当精准地概括了人的需求。 但马斯洛的方法太不具实操性。当代学者史蒂芬·瑞斯(St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