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因伊斯兰人口激增而焦虑、在教会因信徒流失而低沉的今天,却有一群东方人默默活着,活成了永恒见证。他们没有国家,没有军队,没有媒体话语权,却用1700年的血泪,回答了那个人人都在追问的问题:

“基督教还能撑多久?”

他们是亚述人,来自古老尼尼微的后裔,曾是圣经中最邪恶的城市,如今却成为最忠贞的基督徒群体之一。

从强暴者,到悔改者

圣经中的尼尼微,是罪恶滔天的象征。先知约拿不愿去那里传道,因为他清楚,这座大城代表着悖逆、逼迫与骄傲。但神却施怜悯,尼尼微人一度悔改,整座城披麻蒙灰。谁也未曾想到,这悔改之心,竟然留下了后代。

就在使徒多马远赴东方之后,亚述地区成为最早接受基督教的地区之一。他们讲着耶稣所用的亚兰语,成立了“东方教会”,将福音带到波斯、印度,甚至中国大唐。唐代“景教流行中国碑”,便刻着他们的脚踪。

但荣耀的宣教脚踪,接下来的千年却满是血迹。

一千七百年的逼迫史

自波斯帝国起,他们便被视为罗马间谍、异端分子;伊斯兰崛起后,他们成为“被容忍的二等人”;14 世纪,帖木儿的铁骑几乎将他们赶尽杀绝;而 20 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大屠杀,让这个民族的四分之三惨死荒野。

今天,他们的家园摩苏尔、尼尼微平原,在 ISIS 占领时被彻底焚毁;十字架被折断,教堂被夷平,古老的亚兰语祷告,变成了在废墟中轻声哭泣。

而他们仍活着。

仍唱诗,仍敬拜,仍在讲耶稣的名字。

一个被遗忘却没灭绝的民族

亚述人如今散居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土耳其、美国、瑞典、澳洲。他们的总人口估计从 30 万到 300 多万不等,取决于你是否愿意算上那些“虽然忘了语言、却仍记得祖先信仰”的人。

他们的教会从未成为主流,却始终坚守:

  • 用耶稣的语言祷告;
  • 不随时代潮流妥协;
  • 不在刀剑威胁下叛主。

他们活成了一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教会真正的力量?

不是人数,不是政治地位,不是文化话语权,而是:忠心。

给现代世界的提醒

当今的西方社会,对伊斯兰的扩张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焦虑。清真寺林立,教堂关门;穆斯林子女充满课堂,基督徒子女稀稀拉拉;穆斯林高举斋戒、穿戴整齐,基督徒却连主日也懒得聚会。

于是,很多人担心:“我们会不会被伊斯兰征服?”

但亚述人早已生活在那样的世界——一个真正被伊斯兰包围、没有文化优势、没有社会保障的世界。他们没有焦虑,也没有反抗,只是忠心。

忠心,让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见证人”。

不是人数,而是信仰的纯度

我们不该问:“基督徒能否赢过穆斯林?”
我们该问:“我们是否还在跟随基督?”

穆斯林不强,是我们太软;
穆斯林不扩张,是我们太沉睡。

亚述人提醒我们:

  • 教会不是靠制度,而是靠十字架;
  • 福音不是靠人数,而是靠舍命的爱;
  • 复兴不是靠辩论,而是靠祷告与火。

结语:世界的尽头,有人还站着

亚述人的家园已经碎裂,语言濒临失传,孩子在移民国家失去了文化根基——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信仰。

他们是世界的遗民,却是天国的精兵。
他们来自被神审判的城,却成为最忠于神的民。

或许未来,教会将再度被驱逐、被围困、被边缘;
但你要记得:亚述人还在。

他们在告诉你:

“基督的身体可以受伤,但不会死亡;
十字架可以被折断,但复活的主无人能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