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我讨论了影响健康的“三多三少”,即:吃太多,欲望多,压力多;运动少,睡眠少,休息少。本篇来讨论“三多”中的第二少:睡眠少。
睡眠于我从来没有困难,每天晚上我都睡得像死去,每天早上我都醒来像重生。我的问题是睡眠时间不够,因为我不舍得睡太多。然而这正是多数人的问题:睡眠太少。
睡眠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恢复对于长期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身体在白天的活动后修复和重建的过程,也是心理和情绪的修复阶段。
1. 身体恢复
- 细胞修复:在睡眠中,身体会进行细胞修复和更新。深度睡眠阶段,身体会释放生长激素,帮助肌肉、骨骼、免疫系统等恢复。睡眠质量好的人,有能力更好地应对日常的身体压力和损伤。
- 免疫功能增强:睡眠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
- 内分泌调节: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尤其是调节压力相关的激素(如皮质醇),从而对抗长期的压力或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
- 能量恢复:身体在睡眠中会恢复能量储备。白天消耗的能量和营养成分都会在睡眠中得到重新储备,以支持第二天的活动。
2. 心理与情绪恢复
- 精神恢复:睡眠有助于大脑整理记忆和情绪调节。在睡眠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大脑会处理情绪压力和心理疲劳,帮助恢复心理健康。
- 减轻焦虑和压力: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焦虑和压力水平升高,而充足的休息能够有效地恢复心理平衡,降低焦虑感,帮助情绪恢复。
- 情绪稳定: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情绪管理和情绪稳定,长期睡眠不足容易造成情绪波动、引发抑郁症状。
3. 运动恢复
- 促进运动后的恢复:运动过程中,肌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恢复和修复过程发生在休息和睡眠期间。运动后没有足够的休息,可能导致过度训练、慢性疲劳和肌肉酸痛。
- 减少运动损伤:适当的休息能够减少因过度训练造成的损伤,帮助身体恢复力量和耐力。运动和休息的平衡是保持长期健康和运动表现的关键。
不幸的是,许多人存在睡眠问题,虽然每晚睡眠时间看似充足,但是睡眠质量不佳,所以实际睡眠还是太少,身体和心理的恢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等于未能得到足够的有效休息。
睡眠质量差的常见表现包括:
- 入睡困难或易醒
入睡需要很长时间,或者很容易被吵醒,无法保持深度睡眠。 - 频繁做梦或做噩梦
梦境过于频繁,或内容令人焦虑,经常打断正常的休息过程。 - 早醒
虽然睡了挺长时间,但早晨太早醒来,且依然感觉非常疲惫,根本没有休息好。 - 睡眠不深
没有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如慢波睡眠或REM睡眠),身体和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恢复。 - 身体不适
睡眠中常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问题,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影响深度睡眠。
为什么那么多人睡眠欠佳?原因往往是综合性的。
1. 压力和焦虑
长期的工作压力、生活困扰或情感问题容易导致大脑在晚上无法放松。焦虑和忧虑的情绪会激活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导致难以入睡或频繁醒来。
情绪上的不稳定、抑郁症状或压力过大时,身体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会影响睡眠的深度和质量。
2.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
很多人经常熬夜或早起,长期作息不规律,这会打乱体内的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体温变化等睡眠节律,导致入睡困难或早醒。
有些人工作日睡眠不足,周末通过“补觉”来弥补,其实这种作息的极端波动会进一步扰乱生物钟,影响正常的睡眠质量。
3. 不良的睡前习惯
许多人在睡前使用手机、电脑或看电视,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促进睡眠的激素)的分泌,影响入睡。电子屏幕的刺激也会让大脑保持活跃,难以进入放松状态。
有些人喜欢在睡前工作、思考问题或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这会导致大脑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影响放松和入睡。
4. 环境因素
如果周围环境存在噪音、过强的光线或者温度不适宜,都可能影响睡眠。即便是轻微的噪音或不适的床上用品,也可能干扰深度睡眠。
不舒适的床垫、枕头或被褥,都可能导致睡眠不深或容易醒来,特别是一些患有关节炎、背部疼痛等疾病的人。
5. 饮食和饮料
吸烟及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都有提神作用,如果在临睡前几小时摄入这些物质,会影响身体入睡的速度和质量。
虽然酒精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感到困倦,但它影响睡眠质量、减少深度睡眠,并可能导致夜间醒来。
晚餐过重或过晚,吃得过多或食物过于油腻、辛辣,容易导致胃肠不适,从而影响入睡。另外,吃完饭后的短时间内立即入睡也容易影响消化,导致夜间频繁醒来。
6. 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睡眠。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早醒或睡眠质量差,多由心理或身体健康问题引起。
糖尿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如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慢性疾病,都会影响睡眠。
女性在月经周期、怀孕或更年期期间,由于荷尔蒙变化,可能会导致睡眠困难。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以及一些处方药,药物副作用可能干扰睡眠。
7. 生活方式和运动
缺乏日常的身体活动会影响睡眠。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如果运动过量、或在晚上进行剧烈运动,会让身体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影响入睡。
白天小睡时间过长或睡得太晚,容易打乱晚上的正常睡眠。
8.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生理功能下降,老年人常常面临睡眠深度变浅、频繁醒来的问题。生物钟的变化、荷尔蒙水平的下降,以及长期健康问题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9. 社交与文化影响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高效工作的压力,让人难以放松心情,在工作压力巨大的中国更是如此。很多人晚上往往难以摆脱日间的焦虑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老年人的睡眠往往更成问题。他们晚上该睡的时候睡不着、白天不该睡的时候常常打瞌睡,又由于日常运动量太小、身体感觉不累,到了睡觉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睡,进一步加剧了该睡的时候睡不着,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变成恶性睡眠状态。其本质是打乱了生物钟(昼夜节律)、身体的能量消耗和休息需求之间的关系。
1. 运动不足导致身体不感到疲倦
运动是帮助身体消耗能量、促进深度睡眠的重要因素。如果老年人白天活动量过低,身体不会经历足够的体力消耗,导致身体不感到疲倦,晚上也就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此时,即便到了入睡时间,身体仍然保持警觉,不容易放松,导致“该睡的时候睡不着”。
2. 白天打瞌睡影响夜间睡眠
白天打瞌睡或者午睡过长,会破坏正常的睡眠节奏。长时间的白天休息,会让身体在晚上不再感到有足够的睡意,从而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这种情况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晚上的睡眠时间推迟或质量下降,白天就更容易打瞌睡,反过来又影响晚上的入睡。
3. 生物钟失调
身体的生物钟(或称昼夜节律)是由大脑中的“松果体”调控的,主要通过白天的光照刺激和夜晚的黑暗来维持。如果白天缺乏足够的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就会导致昼夜节律失调,造成睡眠和觉醒的时间不规律。白天睡觉时,大脑无法识别该是活跃还是休息状态,进而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4. 形成恶性循环
一旦养成了“白天睡觉,晚上不睡”的习惯,就可能不断加重这种恶性循环。身体逐渐习惯这种模式后,会更加难以调整到正常的作息规律。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不仅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健康,也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虑,进一步加剧睡眠问题。
如果长期睡眠不好,改善睡眠就是一项必需的任务。好消息是,确实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来缓解和改善睡眠,但需要综合调整多个方面,并持之以恒。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保持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确保每天的生物钟得到稳定的调整。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整体内的生物钟(昼夜节律),让你自然感到困倦并进入深度睡眠。
如果有很大的作息差异,可以逐渐调整,而不是突然改变。例如,如果你现在每晚12点睡觉,试着每晚提前15-30分钟,直到达到理想的睡觉时间。
2.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确保你的卧室安静,没有噪音干扰。如果外部环境太吵,可以使用耳塞,或者播放白噪音、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睡。
确保适宜的温度。睡眠最适宜的室温通常是18-22°C,过热或过冷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确保床垫和枕头的舒适度。如果床垫过硬或过软,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枕头的高度也要适合你的睡眠姿势,保持颈部的自然曲线。
3. 避免睡前刺激性物质
咖啡、茶、巧克力、烟草及某些药物中含有咖啡因或尼古丁,它们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下午或晚上尽量避免摄入。
虽然酒精可能让人感到昏昏欲睡,但它会影响睡眠的深度和质量,尤其是在夜间。酒精容易打断你的睡眠周期,导致你在夜间频繁醒来。
晚餐尽量避免油腻、辛辣或过多的食物,因为它们会增加胃肠负担,影响入睡。
4. 保持适度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消耗身体的能量,促进晚上的深度睡眠。最好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
运动可以增加体温,激活神经系统,短期内让你感到精力充沛,因此最好不要在临近睡觉时进行剧烈运动。
5. 调整饮食习惯
避免临睡前吃东西。临睡前吃东西,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影响消化,导致身体处于活跃状态,影响睡眠。
有些食物有助于促进睡眠,如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坚果、香蕉、火鸡等)有助于促进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选择这些助眠食物可以帮助入睡。
6. 睡前放松
冥想、深呼吸或放松训练有助于放松大脑,降低压力和焦虑。这些技巧能帮助你在入睡前达到宁静的心态,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紧张和放松不同肌肉群来帮助身体放松,释放紧张感,平静思绪。
睡前泡个脚或洗个热水澡可以帮助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提升睡意。
7. 限制午睡时间
白天长时间睡觉,尤其是下午晚些时候,会干扰到夜间的正常睡眠。如果需要小睡,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之内,不要超过半小时。
8. 减少睡前的屏幕使用
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尽量在睡前1-2小时内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电脑等屏幕。
9. 保持心理健康
长期的焦虑、压力和紧张情绪会导致入睡困难。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管理压力,比如通过冥想、瑜伽、运动等方式释放压力。
避免在睡前过多地思考负面情绪或焦虑的事情,可以通过写日记、放松技巧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10.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已经尝试了上述方法,睡眠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长期的失眠或睡眠障碍可能与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或生理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过敏等)相关,专业的医生可以帮助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