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是这样讲的:

雷军,高考状元,19岁毕业,程序员出身,连续打拼十几年,
被誉为“中关村劳模”,创造了金山帝国,又在不惑之年创立小米,
用“专注、极致、口碑、快”四字诀打造中国互联网奇迹。

而他最著名的一句鸡汤是:

“风口来了,猪也能飞起来。”

从此,这句话成了互联网创业信仰,
更成为中国年轻人“别问为什么,先干就对了”的加班口号

但我们要问一句:

风口是什么?谁造的风?飞起来的猪是你吗?还是他?


鸡汤毒一:“劳模逆袭”故事,有但不全

雷军确实拼,他在金山那几年日夜加班、无休无止,
但这不是他“草根逆袭”的全部。

他大学时被教授点名器重,进入金山早期即为核心团队;
后来还被WPS之父求伯君提拔为总经理,
并在IDG与雷军交往过程中学会资本运作,成为合伙人级别的人物。

他的“劳模”不是起点,是中段;
他的“创业”不是从零,而是带着资本、人脉、认知出场。

你从头加班能做到他的位置?
对不起,你甚至连“加班的楼层”都进不去。


鸡汤毒二:“风口上的猪”哲学,是自嘲还是真相?

雷军讲那句“风口来了猪都能飞”,常被解读为谦虚、真诚、清醒。

但冷静想想:

你真是一只猪吗?
你真的等得到风口吗?
风是谁吹的?是国家政策?资本布局?技术拐点?你能预测这些吗?

小米真正起飞的“风口”是什么?

  • 智能手机刚开始爆发;
  • 中国移动互联网迅猛增长;
  • 富士康代工系统已成熟;
  • MIUI团队早已形成;
  • 雷军本人早已有资本资源与媒体话语权。

这个时候你说自己是猪,是不是有点“炫耀式低调”,太“凡尔赛”了?

普通人信了,真以为在泥地里打滚等风,结果连灰都没沾到。


鸡汤毒三:用“平民英雄”人设掩盖精英局

雷军喜欢塑造自己“亲民、接地气、朴素理工男”的形象:

  • 小米发布会穿便宜T恤牛仔裤;
  • 不炫富、不张扬、讲国货之光;
  • 自称“永远站在用户角度”。

但实际上:

  • 小米是高效率资本控制下的供应链整合机器;
  • 雷军是极少数懂技术、懂产品、懂融资、懂公关的复合型精英;
  • 他能让“性价比”成为战略,是因为他能用规模压榨产业链、用资本消耗同行

你学得了他穿T恤,但你学不了他背后的整个供应链控制力。

他是战略家,可不是理想主义者。


鸡汤毒四:你拼命模仿他的勤奋,却成了他所需的廉价劳动力

雷军讲“专注、极致、口碑、快”,成了无数互联网公司的文化标语;
他讲“加班是热爱”的温情牌,让成千上万码农自愿996。

可你有没有想过:

他讲的是战略节奏,你干的是搬砖节奏;
他做的是创始人决策,你做的是PPT调色师。

你拼得比谁都狠,但永远不是那个“在风口上飞起来的猪”。
你只是帮他起飞的跑道刷漆工。


雷军值得敬佩,他是极聪明、极审时度势、极善操盘的人。
他没有马云的口才、没有任正非的铁腕,但他懂:

站在趋势上顺势而为、用文化感召团队、用产品赢得用户、用资本碾压敌人。

但这不是靠“努力就够”的游戏。
这是一场有准备者的战争。

你可以学雷军,但别照抄他讲给你听的部分;
你该思考的,是他没说的那部分:

谁给他造了风,谁在替他落地,谁为他铺平了飞行轨道?


这锅鸡汤,送给每一个在办公室等风的年轻人。

你值得飞,但别以为别人都靠一阵风。
有人骑风,有人造风,你却只是被吹倒的草。别再信那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