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裴氏出自风姓。风姓是上古最早的大姓之一,据说是伏羲的姓,周朝的宿国、任国、须句国、颛臾国都是风姓。

但更准确地说,裴氏源于嬴姓,因为如上篇所说:伯益因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赐予封地,承继嬴姓的祭祀,是为秦嬴。

嬴姓现今为极为罕见,在上古却是八大姓之一。在周朝,嬴姓是秦国、赵国和很多诸侯国的国君之姓。秦朝灭亡后,嬴姓贵族改为赵姓,大部分嬴姓后人之姓则拓展演变为秦、徐、廉、费、谷、马、骆、裴、瞿、葛、锺、梁、黄、徐、江、沈、金、郯(谈)、蓼(缪/廖)、莒(吕)、英、舒、邝(旷)等等。至宋朝,嬴姓已是少见的姓氏,百家姓并无嬴姓的排名。

非子之后,其支孙获封𨛬乡侯,便以𨛬为氏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前姓和氏不是一回事,例如儒家创始人孔丘,姓子、孔氏。“姓”用于区分血缘,也防止血缘婚配;“氏”是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并逐渐成为“姓”的支系,用以表示功勋和地位,其获得方式包括国名、封邑、官名、职业名、住地名等。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贵族有氏、贫民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春秋战国时期,氏开始转变为姓、平民开始有姓;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𨛬乡即后来的河东郡闻喜𨛬城,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闻喜县。𨛬这个字也许不能正确显示,它写作[上非下邑],发音当然是péi。

非子的六代孙陵,被周僖王封为“解𨛬君”。于是他去掉𨛬字下面的“邑”,改为“衣”,成为“裴”字,亦可写为“裵”。“裴”字的本义是:长衣下垂的样子。

说文解字写道:

“𨛬,乡名。在闻喜。伯益之后封于𨛬乡,因以为氏。后徙封解𨛬,乃去邑从衣。按今字裴行而𨛬废矣。”

“裴氏,嬴姓,伯益之后,秦非子之孙,封𨛬鄕,因以为氏。六代孙陵,当周僖王之时,封为解𨛬君,乃去邑从衣。”

由此可以看出:裴氏,嬴姓,伯益之后,始于非子六代孙裴陵。


然而另有一种说法:裴氏源于秦穆公之玄孙、秦桓公之子后子鍼(qián),又名伯车。秦景公继位后,对同母弟弟弟后子鍼非常宠爱,后来有人诬陷他,他就赶紧出奔晋国,财物锱重达千乘之多。晋平公说:“你这么富裕,何必逃亡呢?”后子鍼说:“秦国君主无道,我害怕被杀,要等到他后代即位,我才能回到秦国。”于是晋平公将同川之裴中封给后子鍼,赐他100顷甲地,并因邑命氏,号裴君、尊裴公。秦景公死后,后子鍼回到秦国,其后裔则留在裴邑,以裴为氏,并尊裴鍼为始祖。

这一说法有诸多裴氏后人的墓志为证,如裴撝墓志:“其先帝颛顼之苗裔,周封为秦,秦景公母弟曰鍼者。始居于晋,平公邑之同川之裴中,因而得姓。”李公故夫人河东裴氏墓志:“昔秦鍼出奔,晋封受氏,厥后繁衍,贤良间生。”裴宥墓志:“其先秦景公之母弟,自秦归晋,封于同川,因而得姓。”墓志资料大致可以说明,唐代河东裴氏的传人公认秦公子鍼就是他们的直接祖先。


欧阳修支持裴陵在周僖王时封为解𨛬君、乃去“邑”从“衣”为裴之说,对裴鍼之说表示存疑。对此,清人杨深秀说:同川其地与裴城毗连,都在闻喜县境内,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相悖。总之,裴氏起源于河东闻喜(即今之山西闻喜)是没有疑问的。

从那时起,裴氏家族从周秦到明清,传承两千年历久不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世家、也许没有之一。尤其是⾃东汉到唐朝的800年中,裴氏家族更是将相辈出、仕宦如林、独领风骚。

裴氏家族人物之盛、德业之隆,在中外历史上都十分罕见。据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爵89人,侯爵33人,伯爵11人,子爵18人,男爵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除了政治地位显赫,裴氏家族在学术、⽂化领域也⼴有建树,有地图学家、哲学家、史学家、⽂学家、诗⼈、书法家、画家等等,真是名流迭出、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