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行各种版本的“我们是谁”。其中一个版本是:
- 我们是谁?甲方!
- 我们要什么?不知道!
- 什么时候要?现在要!
在我看来,这并不好笑,而是真实状况的总结。甲方总是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项目周期却又总是 mission impossible。
你不高兴时,一定会骂道:SB 甲方!
如果你真的这样骂,那其实你也是在骂自己。因为你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正如亨利·福特的经典金句:
如果你去问客户需要什么,他的回答一定是:更快的马车。
乔布斯是同他一样不相信市场调研的。乔布斯之所以能“重新发明手机”,不是因为用户提出了当代手机的需求,而是:乔布斯研究了用户的痛点,找到了解决这些痛点的方法。
我常常比喻道:企业就像一头大象,每个站在局部的人,不管他是董事长还是普通员工,他都只能局部地感受自己的痛点,而无法描述自己的需求,更遑论总结提炼企业的全局性需求。
打个比方:有一只小怪兽疯狂咬住了大象的后腿,后腿神经会感觉到“哇,好痛!”,但是后腿没有办法拿掉小怪兽。大脑会感觉到后腿很痛,大脑可以指挥尾巴甩动,试图去驱赶小怪兽,然而小怪兽并不害怕尾巴。这时候,只有站在大象旁边才能观察明白,要拿掉小怪兽,只有请大象忍住一时,用大刀砍死小怪兽,或另一头大象用牙刺死小怪兽。
任何一家企业,即使规模不大,它也比一头大象复杂得多。运营企业的难度,在于企业家很难完全掌握五种智慧能力:
描述现状的能力 -> 分析缘由的能力 -> 预测未来的能力 -> 掌握当下的能力 -> 控制未知的能力
所以,关于甲方的需求,我很多次斩钉截铁地断言:需求是注定要变化的。
- 甲方某 A 描述完他的“需求”,回到家睡一觉,第二天想想,昨天的描述不太准确,得重新说一说;
- 甲方某 B 和某 A 位置不同,对于同一项“需求”,他的理解和某 A 不同,因此他的描述一定是有差异的;
- 还没等某 A 和某 B 达成一致,你去调研他们的领导,领导可能会说,他们屁股决定脑袋,真正的“需求”不是那样的;
- 就算领导和某 A、某 B 等干系人全都同意了,并且“书面画押”了,甲方的业务或仅仅是人员发生变化,“需求”注定又要调整;
- 于是人们说,需求基线很重要,变更管理很重要。没错,很重要,一直重要到,需求失控,最后交付的,与当初描述的“需求”,已经天壤之别。
我在上面的需求上面加上引号,是想表达:
- 客户描述的“需求”,并不是真正的需求;
- 客户能够描述的,是具体位置上的明确痛点,而甲方企业的痛点是能够沿着决策链传递的;
- 所谓需求分析,首先是梳理客户的疼痛链,然后是找到解决客户疼痛链的解决方案。
我曾经在一个项目总结中,形象地描述过:所有的客户都说他的需求是一把刀,经过需求分析和系统开发之后,交付的产品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纪念版瑞士军刀。
这就是企业应用的典型状况:
- 业务说:我好痛!科技说,我给你开发止痛片!
- 业务说:我又痛!科技说,我给你开发狗皮膏!
- 业务说:我头不痛了,我脚痛!科技说,我给你开发 fresh air 跑鞋!
- 业务说:我脚松快了,现在我心痛!科技说,哎呀妈呀,我心脏病也犯了!
有一个业务需求,上一个业务系统;有一个管理职能,买一个管理系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信息系统越建越多,稍有规模的企业,没有几千、上千个系统,几百、上百个系统总是有的。然而业务还是越来越不满意,业务与科技的矛盾越来越深。
何以至此?当所有的需求都是“需求”,当需求分析变成“需求”叠加,没有任何人、任何系统能够满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飘渺需求。
怎样真实有效地把控企业的需求?很简单:把企业还原成“大象”。要看清楚一头大象,你不能仅靠大象自己,也不能离大象太近。你得离远一点观察,离远一点才能看清大象。
因此,把控企业“大象”的需求,你无法依靠内部人员——他们的主要责任是承担日常工作,并描述自己的痛点;你需要信任离企业较远、但又不太远的外部人员——只有他们才拥有全局视角和切换视角的能力,只有他们才能通过企业传递的痛苦链中分析企业的真正需求。
同样地,要描述企业“大象”,你不能只采用内源数据——它们很重要,是细节和局部的度量;你更需要外源数据——没有外源数据,你连客户是谁、客户长什么样儿都难以说清,更没法还原企业为一头凶猛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