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心情有点差。昆明事件让我产生近距离的恐惧感,生命是那么脆弱、而安全是如此稀缺。多希望《机械战警》不是幻想而是真实啊。
昨天和朋友看了电影《机械战警》。2014版的《机械战警》,改编自1987年保罗·范霍文执导的同名经典,讲述了底特律警察亚历山大·墨菲在身受重伤之后,被跨国资本改造成半人半机械的“机械战警”,并与黑暗势力顽强对抗的故事。传说新版包含诸多向老版致敬,但由于我并没有看过1987版本,所以对我来说完全是一部新片。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大数据应用的示范片。它在很多情节中演示了,如何整合各种系统中生成和存储的数据,并通过快速关联分析,鉴别分析出证据和嫌疑人的地理位置。机械战警墨菲调集的数据,不仅包括各种本地摄像资料,甚至还能穿越时间,还原以往的犯罪现场。电影也展示出,当数据不完整、不正确时,系统将无能为力。
对很多普通观众来说,大数据场景带来的并不完全是震撼。它也告诉人们,如果说大数据有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那么它更有无限深远的破坏力。在人文意义上,这些创新元素事实上是在控诉时代的荒谬。(正如我前天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事实上,我认为《机械战警》的精神实质,是在讲述机器主义的罪与罚。一方面,如果人变成机器的“乘客”,那机器还是人吗?这样的机器人如果拥有人类的情感,它究竟是人还是机器?另一方面,即使系统无比万能,机器人的智能水准再高,人类的世界真的能离得开人类的智慧吗?
我始终深信,无论如何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因此机器主义是万恶的错误。人们可以通过数据治理,将数据转化为集成的可信信息,并通过知识管理打造学习型组织和个人,但人类的智慧永远是机器所无法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