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epreneur”是一个法语词汇,被英文直接借用,指称那些通过创办或经营企业来追求商业机会的人,即“创业者”。

也就是说,Entrepreneur一般是指创办自己公司的人,或者在现有公司中推动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人,总之是从零开始创立公司或业务的人,是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承担风险、并且积极推动新业务或项目的人。

所以,Entrepreneur在汉语中应译为“创业者”,而不是“企业家”。企业家含义更广泛,指的是管理和领导企业的人,一般并不限于创办新公司的人,它更关注的作为公司或企业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

事实上,在英文中并不存在“企业家”这样的词汇,根本没有一个单词能对应汉语“企业家”这个概念。英文通常使用businessman来指称管理和领导企业的人,直译成中文就是“生意人”或“商人”。这个词很中性,包含了管理、运营和发展企业的意义。

中文倾向于使用大词和宏大叙事,似乎可以显得更加庄重、权威或有感染力,比如:在形容人取得成就时,喜欢使用“伟大”、“卓越”;在谈论国家、社会时,常常祭出“复兴”、“强国”等词汇。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是语言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反映出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历史使命感。相比之下,英文的表达方式更直接、更具体,强调个体的行动和现实情况。

“企业家”的“家”字,就明显反映了汉语的“大词”习惯。“家”这个字,是指某一领域中有深厚造诣或有卓越成就的人,比如“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等等。在任何领域自称为或被称为“家”,那就成了厉害的“高人”,具有了不起的权威性或影响力。在英文中表示职业的普通词汇,翻译成中文都变成“XX家”,例如:

如果你是自我认知正常的人,你可不敢说自己是科学家、艺术家等等,你自觉不配呀!可谁才是科学家、艺术家呢?必须得成为某个领域的“阀”或“霸”,才算得上“成家”吧。

中文喜欢宏大叙事,古来如是。从《尚书》、《史记》到历朝历代的编年史,人们不仅记录事件,更要传达治国理政的教训与道德教化。因此,国家、民族、家族等宏大主题,就形成了集体性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觉。同时,历代帝王都喜用宏大叙事来展示天命与国家兴衰,从而构建帝国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于是他们编修正史、颂扬伟大工程,塑造宏大叙事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朝,在宣传和教育中尤其需要讲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历史辉煌等宏大主题,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认同感。

中国传统社会以家庭、家族、宗族为基本单位,个人身份与个人权利退居其次,个人必须与家庭、家族的荣辱紧密相连,集体利益、国家荣誉必须置于个人之上。这种集体主义的社会结构自然而然地推动了宏大叙事的形成,使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集体和宏大的视角来理解世界和自我。

其中,儒家思想在宏大叙事的深层背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提倡“大一统”,强调社会和谐、家国一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框架,将个人修养与家族和国家直接连接起来,强调君臣关系、家国情怀和个人在社会中的道德责任。这种理念深植于中国文化中,促使人们关注更大的集体和整体利益,形成了宏大叙事的思想基础。

在朝代更迭的背景下,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文人常常心怀悲剧意识,认为自己生逢在乱世或危邦,又自命社会良心,理应承担弘扬正义的责任,这使他们的创作不仅抒发个人情怀,更通过颂扬英雄人物、描绘山河壮丽等手段,来传达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就形成了宏大的叙事结构和表达传统。

清代学者赵翼写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家动荡不安往往会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更加感人肺腑的作品。文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在困境或危难时就通过诗歌、散文予以表达。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文人将个人遭遇融入国家命运的倾向,其宏大叙事不仅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也试图在文字中寻求精神上的超越和救赎。

中华文化的这种宏大叙事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人人都关注宏大主题、国家大事或全球新闻,却忽视了手头的具体工作和眼前的实际问题,远大志向与与现实能力的差距让人眼高手低,造就了无数的“差不多先生”。关注理论上的“大事”、务虚多于务实的态度,就导致对细节的不重视、对手头工作的敷衍了事,认为“琐事”不值得投入精力和心思。

实际上,越是本事不大、能力不强的人,越喜欢关心国家大事或全球新闻。这是他们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他们逃避责任、疏忽工作的借口,他们企图从中获得参与感和自我价值感,其实他们无法直接参与、更不可能有影响力。

所以很有意思:出租司机聊起天来,就好像是国家元首;出国定居的华人,却喜欢当“中南海听床师”。人们在网上兴致勃勃地参与官媒的国家大事和宏大叙事,又在社交平台上争得面红耳赤,直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通过这些方式,市井小民也可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现实的种种不如意似乎烟消云散,而海外定居的华人也享受到“越洋爱国”的便利与优惠。其实这不过是,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需求和权利得不到满足、个体的声音无从发出,人们才用“闲得无聊嚼舌头”的方式,在宏大议题中刷得一星半点的存在感。正因为如此,人们乐于认同和支持“举国体制”,这让他们倍儿有面子,不仅能在大事中感觉有分,寻得心理上的安慰,也在面对复杂的国际与社会问题时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不幸的是,汉语喜欢大词、华人喜欢宏大叙事,也让中文成为不够精确的语言。中华文化强调大局观和整体性,儒家不重细节和精确性,偏爱理想化的抽象表达,文言文大量使用简约概括的修辞手法,成语和惯用语具有强烈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些都使中文的语言表达无法精确,很难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其结果就是,汉语的语法结构极不严谨,句子结构灵活多变,动词没有时态,名词没有性、数、格,使得汉语在表达时间、态度和细节时不够精确。同时,汉语表达常常依赖于语境,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词汇又有很强的概念性和灵活性,“大”、“小”、“多”、“少”等词汇可以用于多种情境、包含多种意思,但具体的意思依赖于上下文,这种语境依赖和概念化表达造成语言的模糊性,使精确性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英文表示颜色的词汇很多,很多细微的颜色在汉语中无法对应。英语环境对对颜色的细微差异非常关注,颜色词汇的细分反映了对色彩的细致观察,而现代的颜色标准化和命名系统(如Pantone色卡)促使语言发展出更加精确的颜色。而在汉语中,古代“赤”、“青”、“白”、“黑”等基本色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现代的颜色词汇仍使用基本的颜色词来描述多种颜色,细微的颜色差异用“深蓝色”、“浅绿色”等方式很难描述,直到借用“紫罗兰色”这样的英语颜色词汇才有所缓解。

动物词汇也是类似,英语中的动物分类十分详细,比如鹿就有很多种,每种鹿都采用专门词汇,而汉语只能在“鹿”字前加修饰词,如“梅花鹿”、“白尾鹿”,以粗略区分不同种类的鹿。

说回Entrepreneur。“Entrepreneur”和“enterprise”在词源上有相关性,都源于拉丁语,但通过不同的演变路径从法语进入英语。法语“entrepreneur”的意思是“承包人”或“创办者”,法语“entreprise”的意思是“企业”或“事业”,所以“entrepreneur”在英语中指那些创建企业或业务的人,而“enterprise”则指的是企业、事业或冒险。

因此,将“entrepreneur”翻译为“企业家”,可能不算简单的翻译错误,而是根据语言和文化背景而作出的翻译选择。既然writer不是写作者而是作家,为什么entrepreneur不可以不是创业者,而是企业家呢!虽然“企业家”并不完全对应“entrepreneur”的原始含义,但在中文语境下,它有效地传达了这个词在商业语境中的含义。

毕竟,中文就是喜欢“大词”嘛,英文的很多“小词”在汉语中都变成了严肃正经的“大词”。比如:

1. Theory vs. 理论

在英文中,“theory”可以指一种假设、猜测或解释,并不一定代表经过严密验证的科学理论。比如,“I have a theory about why she’s late.” 这里的“theory”更像是个人的推测。

在汉语中,“理论”通常指经过系统研究和证明的知识体系,如“物理理论”、“经济理论”等。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带有强烈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2. Plan vs. 计划

在日常生活中,“plan”可以指一个简单的安排或打算,比如“Let’s plan a trip next weekend.” 这里的“plan”更多的是一种轻松的讨论或初步构思。

在汉语中,“计划”通常带有很强的执行性和正式感,特别是在工作、学习等场合,表示需要认真准备和落实的方案。

3.  Concept vs. 概念

在日常对话中,“concept”可以指一个简单的想法或构思,例如,“This is a great concept for a new app.” 这里的“concept”仅指一个创意或构思。

翻译为“概念”后,词义显得更加学术和正式,用来表示经过系统思考的理论框架或哲学范畴,如“哲学概念”、“科学概念”。

4. Goal vs. 目标

日常生活中的“goal”可以表示个人或团队的一个简单目标,如“fitness goals”或“sales goals”。这些目标可以是短期的、个人的,并不一定非常宏大。

翻译为“目标”后,通常隐含着更加正式和重要的意味,尤其在工作或学习场合中,如“人生目标”、“战略目标”。

5. Scheme vs. 方案

在英文中,“scheme”可以指一个简单的计划或策略,有时还带有一点投机或灵活性的含义,如“marketing scheme”。

翻译为“方案”后,显得更加正式和严谨,通常指经过详细讨论和规划的解决方法,如“设计方案”、“施工方案”。

6. Project vs. 项目

在工作或学术环境中,“project”可以指一个小规模的任务或实验,如“science project”或“weekend project”。

翻译为“项目”后,往往指更正式、更大型的工作或计划,如“工程项目”、“研究项目”,通常带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更长的时间周期。

7.  Policy vs. 政策

在企业或组织中,“policy”可以指一项简单的内部规定或指导方针,例如“company policy”。这不一定是特别正式或影响深远的决策。

翻译为“政策”时,这个词汇通常指国家或政府层面的重大决策,带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如“国家政策”、“教育政策”。

这些示例反映了中英文在表达正式性和权威性上的差异。英文中的“小词”常常被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轻松、灵活的概念,而在翻译成中文时,由于中文在正式性上的偏好,这些词汇往往被赋予更严肃和权威的色彩。

可见,汉语具有正式性和严肃性方面的特点,反映出汉语文化中的深层习惯和表达方式,也影响了汉语在某些语境中的使用。

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言中,汉语总是使用更为正式的严肃词汇,以体现对权威、礼仪和等级秩序的重视。“文以载道”嘛,汉语不需要幽默感。这也让汉语不善于讨论“小事”,讨论往往集中在宏大的议题上,而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或许正因为如此,汉语正在演化成两种语言:

一种是假大空的官方汉语。它以以宏大叙事、繁冗空洞为特点,语言风格严肃、正式且缺乏具体细节,常见于政府文件、新闻报道、政策宣传等场合。这种语言体系注重权威性和统一性,主要在体制内使用,尤其是在政府机关、官方媒体和国有企业等领域。官方汉语反映了官僚体制的特征,强调秩序、控制和稳定,因此在内容和表达上甚为严格和规范。

另一种是生动活泼的民间汉语。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和敏感话题的存在,民间汉语的表达往往需要更加谨慎。人们通过隐晦、变通和创新的方式,找到一种释放情绪和表达观点的途径。这种谨慎的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环境对语言的约束,也显示了民间的适应环境的智慧,尽管需要小心翼翼,却能保持生动活泼的特点。通过段子、网络用语、缩写、拼音字等形式,民间汉语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它更贴近生活,表达直接,充满了个性和活力,反映了普通人的日常经验和文化心态。

看来,随着汉语的进一步分化,可能会出现以汉字为基础、但在表达方式和语境上截然不同的“多种语言”,而方言和地域语言也正在重新获得活力。这种趋势也许加剧汉语的多元化,但也可能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走向新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