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这是“和而悦读会”的第5次分享。

“和而悦读会”由“和而不同”群友共同出品。

本文作者:陈书悦

我从不讳言,我是从小爱读书的人。我在“得到”上分享过一个爱读书的小故事,至今还经常收获学友的点赞:

还记得当年考入清华时,我行李很多,主要是9箱书。研究生科的老师说:“你这是搬家还是读书啊?”我说:“正是读书。”

我后来逐渐认识到,对于我这样一个“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家伙,书太多不是好事,容易成为负担,面临“孔子搬家尽是书”的窘境。

于是我学会了“扔书”。对于看过之后觉得没有收藏价值、或者买来之后很久都没怎么看的书,悉数弃之。一开始是直接丢弃,后来通过二手书平台卖掉。

所以你能够想见,经过多少年的跨地域“折腾”,仍然还能跟随我的书,一定是我非常珍爱的,也是我非常乐于分享和推荐的。

这其中,就包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在现代作家中,林语堂是相当另类的存在。他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大学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并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林语堂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任教,亦曾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大学,亲任校长。林语堂还曾担任外交部秘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作为作家,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是“论语派”的开创者。他信奉“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移居海外之后著作皆以英文写就,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曾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晚年还曾“改弦易辙”,试图以创业养家。他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人。

《苏东坡传》出版于1947年,是林语堂最钟爱的作品。他去美国时,行李中包括7箱有关苏东坡的著作,倾尽心血写作三年才终于完成。

像林语堂一样,大作家莫言、贾平凹都是苏东坡的粉丝;我恭居其后。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人,我经常在谈话、在文章中提到到他。

曾经写道

苏东坡才华横溢。因为散文,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因为诗歌,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因为词作,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因为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他还是中国文人画的开创者。诗、词、文、书法、绘画,样样大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仅能写,他还会吃能玩。他开创了猪作为肉食之首的先例,“东坡肉”、“东坡肘子”流传至今,他还创有“东坡鱼”、“东坡羹”等等。他是酿酒师,酿过米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各种酒品。他爱烹茶,留下了许多茶道圣经。他还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歌舞团。

苏东坡并不只是文化人,他是功勋卓著的。在杭州,他修建了苏堤,不仅是水利工程,“苏堤春晓”后来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在惠州,他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在黄州,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孤儿院。

而所有这些,都是他流放期间完成的,真可谓“苏轼流放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其实,喜欢苏东坡,真正理由是因为他活得明白。身处平民社会的大宋,他是极开放的,“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所以他随遇而安,把跌宕起伏的命运,活成乐趣横生的人生,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使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他也乐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总想知道,老天是不是格外偏爱苏东坡,每天额外赋予他24小时。不然,你就难以理解,以他“永远都在流放路上”的奔波人生,如何完成那浩如星海的作品、做到那许许多多的事情。然而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态度,最后,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后,仍然潮头屹立的,只有我挚爱的苏东坡。

说了半天,其实我的文笔是苍白的。林语堂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以我的笨拙之笔,怎么写得出苏东坡的非凡风范。

所以你需要《苏东坡传》。

本书所记载的是一个诗人、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但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以文才学术论,他远超过其他文人学士之上,他自然无须心怀忌妒,自己既然伟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对人温和友善,对自己亦无损害,他是纯然一副淳朴自然相,故无需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羁绊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处此乱世,他犹如政坛风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敌,是保民抗暴的勇士。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苏东坡传》共分4卷28章。第1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2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3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4卷写他被迫害后的流放生涯。 

作为传记作品,《苏东坡传》从苏东坡的出生写到离世、从家庭生活写到社会活动,展现苏东坡的生活历程,涵盖了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写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036~1101)。但是,林语堂没有采用编年式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把苏东坡的生平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又着墨描写苏东坡极富特色的活动和事迹。

讲述苏东坡的生平,不可能不提到王安石,《苏东坡传》用较大篇幅描述了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反变法的斗争。但本书最出彩、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还是描写苏东坡遭贬谪后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这位伟大人物生活境遇下沉而精神境界升华的奇妙状态。

《苏东坡传》忠于历史事实,但在林语堂的笔下,苏东坡却像是神采飞扬的小说人物,字里行间洋溢着苏东坡的热爱之情。比如,在第十六章《赤壁赋》中,林语堂描绘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场景:

东坡的朋友善吹箫,开始吹起来,东坡哼着歌唱,箫声奇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细若游丝,最后消失于空气之中。另一个船上的寡妇竟闻之而泣,水中的鱼也为之感动。

苏东坡也为箫声所动,问朋友何以箫声如此之悲。朋友告诉他:“你还记得在赤壁发生的往事吧?”一千年以前,一场水战在此爆发,决定了三国蜀魏吴的命运。难道苏东坡不能想象曹操的战船,真是帆樯如林,自江陵顺流而下吗?曹操也是个诗人。难道东坡不记得曹操夜间作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吗?

朋友又向东坡说:“这些英雄,而今安在?今天晚上,你我无拘束,驾一叶之扁舟,一杯在手,享此一时之乐。我们不啻宇宙中的一蚊蝇,沧海中的一沙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即化为虚幻,还不如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我真愿挟飞仙而遨游于太虚之中,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我知道这些只是梦想,从无实现之望,所以不觉箫声吹来,便如此之悲了。”

苏东坡安慰朋友说:“你看水和月!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是你若从宇宙中不变化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无私,一切供人享受,分文不费,分文不取。”

听了这一番话,朋友也欣然欢笑。二人洗净杯盘,继续吃喝。后来,不待收拾桌子,便躺下睡去,不知东方已经露出了曙光。

《苏东坡传》不仅是林语堂的代表作品之一,历来也被推崇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作品文字优雅、激情澎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苏东坡传》用英文写成,书名原为“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angpo”,直译为《心旷神怡才智卓越的人物——苏东坡的生活和时代》。此书之所以广受好评,跟张振玉精妙绝伦的翻译关系很大,其文采斐然,就好像原本就是用中文写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