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认真阅读了本周的内容,会不会对人性产生失望?
人与人总体上是很难沟通的,要么无效交流,要么鸡同鸭讲。我给你介绍了鸡同鸭讲的误解他、自我中心、日常独裁三要素,以及鸡同鸭讲16种。
你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有效地与人沟通,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没错!尽管关于沟通的著作浩如烟海,你还是没学会与人沟通,对吧?别说当众演讲,就是跟同事、跟朋友、跟家人打交道,你也经常弄得灰头土脸、甚至心灰意冷,对吧?
关于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术,我会在以后作详细介绍。在今天这篇周末问答中,主要还是接续本周的话题:人与人沟通之难,只不过是因为大家的欲望存在差异。
比如:如果你是权力欲望强烈的人,你就会充满野心,带领小伙伴矢志成功,把拼搏和奋斗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然后你的亲友就会“心疼”你、“关心”你,“好心好意”提醒你说:亲爱的,别那么拼命了!去度个假休息休息,去树林里看看鸟语花香,你的生活就会快乐许多。
你就会心生烦恼,觉得跟他们无法沟通。你告诉他们,工作就是快乐,无所事事你反而很累,他们会还会继续“心疼”你、“关心”你,并且宣称“都是为你好”。——那几个引号,就是他们自是为是的“奖杯”。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只不过你父母和你的欲望不同而已。
父母永远说服不了你,你也甭想说服父母。无法沟通的结果就是不沟通,不沟通就变成了所谓青春期叛逆。
直到有一天,当父母已经年事已高,你被某些情愫触动,突然理解了父母,也就在心中与父母达成了和解。
但假若你试图将无法沟通的问题拿出来聊一聊,你就会难过地发现:你们仍然是无法沟通的。
我的一位朋友,同丈夫可谓“郎才女貌”,在外人看来般配得很,但是从某个时间开始,两个人失去了感觉和感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好像合租的室友。然而她始终无法离婚,因为父母打死不同意。当她想要讲讲道理时,母亲嚎啕大哭、父亲以死相逼,跪在地上央求她不要离婚——其实是坚决不准她离婚。
沟通就是这么难!
讲得绝对一点,人与人是无法沟通的。单一基本欲望的强弱程度不同,都会造成鸡同鸭讲;每个人的基本欲望都有16种,合并交叉之后就会产生无数种排列组合,找到欲望相同的灵魂伴侣,无异于发明不可能的永动机。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理解你”,请不要相信他。他是无法理解你的,正如你也不会真正理解他。
所以,有效沟通的原理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站在对方立场,用同理心去体会他的感受,然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而说服的原理,则是不去说服。正确的说服术是:引导对方说出你的观点,让他觉得那是他自己的观点。
而原理的原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别人。因为,每个人的基本欲望都不相同。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最终都要追求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的人,都会“成为自己”,而不会“责之于人”,这时候就会“天下太平”,就不会出现沟通困难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忍不住再给你介绍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初分为五个需求层次,这也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模型;后来马斯洛进一步完善,提出了需求七层次论。
七层需求分为两大类:较低的前四层称为基本需求,马斯洛认为它们是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某些欠缺而产生,所以也称为匮乏性需求;较高的后三层称为成长需求。
-
生理需求: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求;
-
安全需求:希求受到保护与免于遭受威胁而获得安全的需求;
-
归属与爱需求: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需求;
-
自尊需求: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
认知需求: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 有所理解的需求;
-
审美需求: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 、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
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現的需求。
自我实现者,就是那些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他们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拥有自主人格。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具备14个明显的人格特征:
-
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
不自欺,不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或欲望去认识世界,而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 -
宽容但又嫉恶如仇既深切理解人性的脆弱,具备高度的宽容,又对人性中的恶有高度敏感和抵触。
-
对自己的体验全然敞开对自己的内心体验欣然接受,自然地表达情绪和思想,坦率、自然,又不落入俗套,按照本心去行动。
-
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
为工作而工作,做事非常投入、忘我,为事业自身所吸引,而不是把事业的副产品当作主要目标。 -
超然独立的性格
具有独处与独立的强烈需要,自己做判断,不依赖别人。 -
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对权威和文化没有压力,不随大流,不受制于文化环境、权威而被动选择。 -
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没有审美疲劳,能以敬畏、惊奇和愉悦的心情体验并鉴赏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并频频产生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创造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求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
真切的社会情感
具有一种普遍的慈悲心,理解所有人的处境,对所有人都有强烈而深刻的认同感和慈爱心,能坦然地看待亲人的优点和缺点。 -
深厚的人际关系
倾向于寻找其他自我实现者做朋友,关系中很少有控制和征服,也不会强加。 -
民主风范
能看到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能与任何性格相投的人平等相处,仿佛没有觉察出种族、年龄、教育、宗教等差异,年轻时不刻意蔑视权威,年长时也可以和小孩做朋友。 -
高度的道德感
强烈而自主的道德感和伦理观,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在各种情境下都坚持自己的道德。 -
批判精神
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批判精神,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批判,但当周围的现象与认知相悖时就会自然引发批判精神。 -
接受模糊状态
很少条条框框,从不急着将一件新事物纳入到一个僵硬的认识模式中,可以安静地等待答案的到来。 -
高创造力
几乎时时、处处都具备创造力,因为时时处处都是自主的。
总之,自我实现者能看到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本来面貌,事实是什么样子,他就看到什么样子。
对外,自我实现者既不随大流,也缺少对文化的顺应态度。他不害怕别人会说什么、要求什么、笑话什么。因为不依赖别人,所以较少被他人所左右。不敌视他人,也容易理解他人。
对内,自我实现者不害怕自己的内部世界。他的自我更和谐,敢于直面内在自我,行为更有自发性,而较少控制、压抑、规划与设计。
马斯洛曾经这样描绘自我实现者的特质:
自我实现者并不忽视未知的东西,不否认它或躲避它,也不力求制造假象好像它是已知的,他也不过早地组织它、分割它或对它分类。他们并不依赖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探索,也不强求确定、保险、明确和有条理……
当整个客观情境有这种要求时,自我实现者可能安于无秩序的、粗线条的、混乱的、混沌的、模糊的、有疑问的、不确定的、不明确的、近似的、不严格的、不准确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