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在同一个基本欲望的强弱倾向不同时,他们就会相互看不上,交流中出现各种问题,“鸡同鸭讲”三要素集中爆发,他们误解对方、以自我为中心或表现出日常独裁。

9 社交

善于交际的人和喜欢独处的人,他们的社交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往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善于交际的人觉得自己友好、活泼、幽默风趣,内向的人会觉得他们太肤浅、总是吵闹不休。喜欢独处的人觉得自己比较严肃认真、有点腼腆羞涩,善于交际的人则觉得他们自命 不凡、严肃死板、一点也不合群。

自我中心的表现往往出现在善于交际的人身上,他们建议那些孤单的人放任自己的情绪,何妨狂欢一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嘛。这种自我中心,宣扬社交优于个人独处的价值观。相反,喜欢独处的人并不喜欢去歌厅,他们无法享受社交的愉悦,而只会觉得非常不舒服。

如果两类人为了社交争辩,就会出现日常独裁。老公可能想去参加宴会找点乐子,老婆则喜欢在家享受夜晚的宁静。

10 家庭

有人将家庭作为人生的核心,有人则不是,他们的家庭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家居型的人喜欢养育孩子,而非家居型的人觉得为人父母更像是负担,而不是享受。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往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家居型的人认为自己善理家务、养育子女,觉得非家居型的人自私、不负责任。非家居型的人觉得自己独立自主,自由自在,搞不懂别人为什么选择充满琐 碎、负担和责任的生活方式。

如果两类人成为夫妇生活在一起,他们就会为了是否要小孩子争吵不休,这就是日常独裁。他们很难相互欣赏,都希望对方作出改变,让整个家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居家型的人受不了那些把小孩送去托儿所的妈妈,觉得她们不是真正的母亲。但她们有可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希望同时拥有孩子和事业、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总之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权利。如果男性放弃工作当上“家庭主夫”,不惜用事业换取家庭幸福,就算妻子非常支持,他的朋友也会嘲笑他,他们明白他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他们就是不理解堂堂七尺男儿为何要做“家庭主夫”。

11 地位

有人喜欢高人一等,有人觉得平等最重要,他们的地位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往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有优越感的人往往从地位中获得骄傲感,非常看重那些有威望和名声的东西,他们喜欢把自己视为重要人物,但追求平等的人认为这太过势利。追求平等的人将应对他人的方式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核心,他们喜欢自己没有偏见、不分亲疏、公平公正,但有优越感的人会回避他们,觉得他们毫无价值,属于低级阶层。

有优越感的人认为自己高于规则,比所有其他人都重要。追求平等的人会随意地拍拍他人的后背,觉得彼此并无分别。这都是自我中心的表现。

父母的日常独裁十分普遍。例如:父母要求孩子重视邻居的看法,穿着整齐,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名声。如果孩子喜欢独立自主,愿意勤工俭学来养活自己,而妈妈出于“我都是为你好”的想法,替她添置更好的衣服,那么女儿就会坚决拒绝,跟妈妈大吵一架。

地位欲望的强弱差异是婚姻的冲突之源。“攀上高枝”的丈夫,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地位的追求,往往会千方百计“往上爬”,努力用成就证明自己。“下嫁”的妻子,如果对地位有较高渴求,就会怨恨自己的丈夫,抱怨婚姻使她失去了自己的地位,产生“你就是为了我的财产和我结婚”的念头。

12 反击

有人喜欢相互竞争,有人喜欢彼此合作,他们的反击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在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竞争型的人将自己视为人生赢家,合作型的人觉得他们攻击性太强。

这两类人自我中心的表现是很明显的。合作型的人会建议竞争型的人别那么逞强好胜,而竞争型的人催促合作型的人站出来争夺自己的权益,因为“这是个残酷无情的世界”。

当合作型的人鼓吹团队协作价值观时,就发生了日常独裁。他们声称,“严格准确”的科研证明,教育学生团队协作比鼓励学生相互竞争更有价值。但事实上他们忽视了个体差异,认为他的价值观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13 浪漫

享乐主义者和禁欲主义者的浪漫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在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享乐主义者觉得禁欲主义会导致精神失衡,对性生活顾虑太多;而禁欲主义者认为享乐主义者只知道追求肤浅的欢愉,不值得与他们交往。

自我中心和日常独裁在这两类人的道德论战中有明显的表现,他们都会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批判对方。

柏拉图认为,性使得学生不能专注于哲学研究。他写道:“那些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宴会娱乐中的人们,自我放纵,寻欢作乐,终其一生只不过是摇晃着向深渊滑落……他们永远没有机会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充实,他们所感受到的一切欢愉都是短暂和肤浅的……他们变得肥胖,交配繁殖,在贪婪的争斗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将这些称为人生的欢愉?不,这些不过是镜花水月,幻觉一场!”

花花公子创始人休·赫夫纳则是享乐主义者的绝佳例证。他发展了“花花公子哲学”,以此说明性是一件好事。

享乐主义和禁欲主义已经相互斗争了N几个世纪,大概永远也解决不了。因为它承载着浪漫欲望的根本差别。

14 食欲

有人喜欢吃东西,有人不喜欢,他们的饮食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往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胃口好的人觉得自己很快乐、懂得享受,批评吃得少的人生活在自我否定之中。吃得少的人觉得自己意志坚强、苗条、身体健康,批评胃口好的人是暴饮暴食、缺乏意志力。

这些差别反映了社会文化中对胖瘦的评价态度。当今社会对胖人的否定态度,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和日常独裁意识。比如:人们常常对垃圾食品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觉得喜欢垃圾食品的人缺乏意志力。

15 运动

有人喜欢运动,有人不喜欢,他们的运动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往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运动型的人乐于锻炼身体,认为自己健壮有力、身体健康,不喜欢的人则觉得他们就是些 “体育迷”。不爱运动的人不想在健身上耗费太多精力,觉得自己有自己的步调,但在运动型的人看来这只是因为懒惰。

运动型的人可能会在学校或社会形成自己的亚文化群体,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幸福快乐的,这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运动型的人向非运动型的人宣扬规律锻炼的重要性,以及缺乏运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就是日常独裁的表现。运动型的人总是觉得,无论是谁,只要尝试一下就会爱上体育运动,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竟然有人喜欢“躺着不动”。

16 安宁

有人做事小心翼翼、羞怯细致,有人勇往直前、毫不畏惧,他们的安宁欲望强弱不同,就会产生鸡同鸭讲。

这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往往与其自我认知相差甚远,造成各种误解。谨慎的人觉得自己处处留意、时时小心,在胆大的人看来这是懦弱的表现。胆大的人觉得自己充满勇气、无所畏惧,但在谨慎的人看来,他们只是些不顾后果的傻瓜,放任自己陷人根本不必要的危险之中。

在股市中很容易找到这两类人的自我表现。谨慎的人认为时刻关注风险是一种智慧的象征、谨慎是一种美德,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市场动荡的影响,过早卖掉手中的股票。他们反对冒险,喜欢稳妥的投资方式。冒险型投资者则坚信“机会与风险并存”、“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他们始终寻求刺激,“去追求你想要的”才是智慧的象征。所以他们可以掌控惊险刺激的情势,要么赚大钱、要么输光光。

冒险型的人嘲笑谨慎型的人没胆量,这就是日常独裁的表现。据说有一次,巴顿将军在医院遇见一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士兵,他非常愤怒,扇了士兵一耳光,大骂他是胆小鬼,强迫他离开医院重新参战。

从“鸡同鸭讲16种”可以看出,鸡同鸭讲确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 分,虽然有时看上去挺有趣,但很多时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鸡同鸭讲常常让人们相互讨厌、相互仇恨,极致时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当人们的动机、幸福感及价值观等欲望特征出现明显差异时,鸡同鸭讲往往会首先出现。通过学习“鸡同鸭讲16种”,你能够更好地理解你与他人(伴侣、老板、父母或子女),以及你们的的相互认知是怎样形成的。

好消息是,当人们的能力、想法、人格或生话习惯存在明显差异时,人们并不会鸡同鸭讲,反而能够相互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