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心理学教授斯蒂芬·格林斯潘(Stephen Greenspan)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受骗编年史:我们为何受骗及如何避免受骗》,英文名是“Annals of Gullibility: Why We Get Duped and How to Avoid It”。

在书中,格林斯潘教授科学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允许他人占便宜,并深入讨论了金融、法律及学术等领域中人们受骗的各种情况。

作为学者,格林斯潘教授认真地告诫人们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给出了很多中肯有用的建议。

然而格林斯潘教授不太走运,他很快就被打脸了。

就在同一年,史上规模最大的庞氏骗局被曝光。一个叫做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的大骗子,忽悠了各种投资人高达600亿美刀。

你可能知道,庞氏骗局是一种并不复杂的欺诈:借新钱,还老债。通过各种欺骗方式,它不断让新投资人投入投资,来偿还之前的老投资者。由于它并不真的投资,当骗子忽悠不来更多的资金时,骗局就会轰然崩塌。

麦道夫真是一个有本事的骗子!他不仅能让骗局发展到600亿之巨,而且还能让格林斯潘这种又有头脑、又受人尊敬的大教授上当受骗。

 你说这搞笑不搞笑:格林斯潘教授以受骗为题材写了本专著,专门教人不要上当受骗,他自己却被一个大骗子所欺骗,损失了30%的积蓄——他原本打算用来退休养老的。

公平地说,格林斯潘教授并不认识骗子麦道夫。事实上,不是他愚蠢,而是骗子太狡猾。教授投资了一个基金,而这个基金把他带入了麦道夫的庞氏骗局。

 格林斯潘教授很坦诚,他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为什么会被骗?那支基因吸引他的原因,无非是:投资回报实在太过诱人。

是的,受骗无非一个字:贪。

但你以为你就会睿智、就会聪明,不会像格林斯潘教授一样贪婪?不要过于自信哟。

再看几个故事吧。

故事1

1998年,美国一支对冲基金遭到40亿美金的巨亏,不得不由很行财团提供紧急拨助。

这支基金很愚蠢吗?不,它的资深专业人员一直非常成功,甚至包括两位诺尔经济学奖得主。

事实上,这支基金的专业性不亚于全球任何其他机构,其专业投资人不仅拥有出众的聪明才智,他们自己也是基金的股东。

他们失败的原因极其简单:他们的金融模型中,未曾考虑到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故事2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突然解体,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据调查,哥伦比亚号解体的原因竟然是:一块泡沫隔热材料在发射过程中折断,损害了航天飞机重返地球时的抗热性能。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可以说是全球最优秀、最聪明的。泡沫材料破碎的问题并不陌生,为何未能预防?因为过去从未发生事故,工程师忽略了这个问题。

一块泡沫,不仅让7名宇航员丧命,也几乎断送了美国的航天事业。

故事3

2008年秋,冰岛最大的三家银行在短短几周内相继破产。期间,冰岛货币贬值超过70%,股市价格跌幅则超过80%,国家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迭。

在此之前,冰岛的银行业2003年实现私有化以后,大型银行将其资产从GDP的1倍左右急速增至10倍,堪称“史上最快的银行扩张”。

冰岛是发达国家,国民普遍受过良好教育,行事谨慎、举止得体,却陷入了债务驱动的消费热潮,造成了资产价格的显著提高。每个人的决策都是合理的,总体上却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