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还在清华读书,每天寝室-实验室两点一线。那时候,从清华进城,还被一些老人叫做“去北京”,所以北京到底什么样儿、北京到底有多大,基本没有概念。那时候,三环还是北京的城边儿,我不记得四环是否已建成。我想,北京有多大,绕三环走一圈,大概就明白了。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洗完被子和衣服,骑上我那破旧不堪的自行车(清华学生必须人手一辆,不然无法生活),从清华出发,按照北、西、南、东、北的顺序,绕三环骑了一圈。

在东三环由南向北骑行时,我撞见了一座熠熠发光的弧形高楼。傍晚的阳光照耀在它的玻璃外墙上,它优美的身姿就像天上的海市蜃楼。我很惊讶,我不知道这是哪里;但我清楚的知道,它璀璨的光芒,把我的心坎照得通通透透。

在那一刻,我心想,北京纵然是庙堂之高,我一个农村出身的苦孩子,也一定能够找到存身之地。我要留在这里。

后来我当然知道,这楼叫做京广中心;在今天的北京,京广中心早就算不上多么出彩。但是当时那一刻的震惊和决心,永远都不能从我心中磨灭。

事实上,留在北京对我来说并不是难事。我在学校当教师,我在公司当工程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像每一个为生存而奔波的北漂一样,勤奋而盲目。

不多久,我放弃了教职,在公司任 CTO。用今天的词汇来说,那也是一间创业企业,面向金融业提供服务的 2B 公司。就在那个阶段,我明晰了自己的方向:以技术、金融、管理为金三角,打造我的核心能力。

后来,命运把我遣送到成都,又让我违背初衷加入外企。这期间,职责所在,除了金融业,我服务更多的行业客户,电信、制造、能源、政府……作为一枚咨询顾问,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创业之后,咨询是我们的“传统业务”,以大数据为核心,我们从咨询到实施,继续服务多个行业的企业,同时从构想到实践,我们尝试开发自己的产品。我们心比天高,我们真是努力到无能为力,但现实很骨感,我们的资源十分有限。回望来路,我不免想起我自己说过的:

我最大的体会是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专注才能专业。有些诱惑伪装成机会;有些敌人化妆为朋友。

于是我突然想起当年的骑行,想起多少年不曾改变的初心。

这是一个忽冷忽暖的早春,我在名城雅安。美名“雨城”的雅安,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的战略地位,曾是西康省省会,更写就过“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在这里,川蜀古树掩映着雅雨、雅女、雅鱼的秀丽美景,我徜徉在景色宜人的河畔,为一家发展中银行勾画着美好未来。

客户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激情。所以深夜两点,不舍得碎觉的我,心中荡漾着无限的向往,禁不住豪情澎湃。

——因为我想起了那璀璨的高楼。

——因为我想起了那金融的梦想。

——也因为,川普的金光照耀了美国,也惊醒了我心中的睡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