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觉得,微软是一家极其勇猛的公司,它不仅能够把竞争对手轻易“拍”死,而且极其擅长后发制人,敢于以全公司资源迅速创新,力挽江山于既倒。(注意:鉴于作者的感情因素,本文可能不够客观。)
说到互联网焦虑症,微软可谓“久病成良医”。在 1995 年之前,微软对互联网嗤之以鼻,犯下严重的战略性错误:它试图用捆绑于 Windows 上的 MSN (并不是后来的即时通讯工具MSN) 取代互联网,结果遭到惨败。直到 1998 年,大梦初醒的微软,总算一定程度挽回颓势。在此期间,微软实施了多角度的自救战术,诸如:
1. 眼见 Java 从编程语言进化为体系结构,微软先是从 Java 的开发者 Sun 公司引入许可,并打造为微软版 Java,站稳脚跟后,更进一步推出自主研发的全新“Java”——C#。
2. 当竞争对手提出网络计算机 NC 的概念,微软抓紧炮制了 NetPC 与之同归于尽,从而继续巩固 PC 市场的领导地位。
3. 面对站在“台风口”的新锐“小猪”Netscape,微软迅速采取“互联网思维”,一反常态推出免费浏览器 IE,并且不惜在全球应对垄断官司,坚决把 IE 捆绑到操作系统中,最终迫使飞得太高太快的 Netscape 猝死在轻狂的少年时。
随着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微软于 2001 年推出了新一代操作系统 Windows XP,宣告 DOS 时代到此结束。微软彻底放弃了曾经屡创佳绩的 DOS 技术,通过 Windows XP 和 Office XP 首创体验 (Experience) 文化,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然而“摩尔定律”像一道魔咒,让微软的“病体”不能健康太久。就在回归的乔布斯将苹果起死回生、迫使微软将苹果视为头号竞争对手之际,微软放跑了“酣睡”身边的另一劲敌 Google。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 IT 大势中如日中天的云计算,微软没有捞到好处。在娱乐与游戏、企业市场、终端应用、云计算等诸多领域摇摇摆摆的微软,就像一头行动迟缓的大象,各种错误判断和失策举措频频成为业界笑柄。不仅Windows Mobile 糟糕到血本无归,导致微软迅速退出移动操作系统第一阵营,就连发家和看家的 PC 操作系统领域,微软也酿造了 Vista 这种业界罕见的大败,虽然后来通过 Windows 7 挽回败局,但 PC 城池早已不再固若金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已然沦为可有可无的被忽略角色,曾经团聚在微软身边的开发者社区,成为苹果和安卓平台的粉丝。
微软敢于壮士断腕!一方面,微软决定对败迹连连的 Windows Mobile 实施安乐死,全发开发Windows Phone,并实现 PC、平板及 Xbox 与手机操作系统的统一;另一方面,微软抛弃三星和 HTC 这些见异思迁的家伙,决定“收养”“落难公子”诺基亚。[后来,微软又与三星摈弃前嫌,换取后者在 Galaxy S6 中预装微软的应用和服务。]
如果说,鲍尔默时代“微诺联姻”下的微软未能实现革命性突破,它曾经傲视群雄的产业生态亦未能重焕生机,那么,新任 CEO 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提出的“Mobile First, Cloud First”战略则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多少对微软充满感情、呼唤鲍尔默下台的“亲人”们,在对“阿三”担任 CEO 略显失望和失落之后,纷纷大跌眼镜:微软这头凶猛的怪兽,它终于回来了!
凶在哪里、猛在何处?一句话:微软敢于动摇根基,向死而生!迄今为止,微软的 Windows 和 Office 仍能产生巨额营收,也依然是微软的生存保障。然而微软将向用户免费提供 Windows 10,并在云端开放 Office365 的同时,面向苹果和安卓平台推出堪称同类最佳的邮件应用 Acompli 和日历应用 Sunrise——微软的 Outlook 和 Windows Calendar,焉知不是苹果和安卓平台新来的“狼”?
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 (Bing),还会被嘲笑为“有病”么?Bing 这位千年老二,似乎终于要赶超无可争议的领跑者 Google 了。2014 年底,Bing 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 19.7%,虽然距离 Google 的 65.4% 仍然遥远,但考虑到它之前的份额不足 8%,而 Google 正在持续缓步下滑,这已经是 Bing 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Bing Ads 出色的新功能,正在将 Bing 变成付费搜索广告的重量级选手,而这是 Google 的命根子。
不再固执于 Windows 的微软,最近有趣的新玩意儿不断。即将推出的跨平台浏览器 Project Spartan,将勇敢地抛弃 IE 的基础,采用新技术从零开发。微软的健身追踪器 Band,同样支持所有平台。就连微软的手写输入法 Analog Keyboard,也成了安卓平台的最佳应用。
同时,微软多年来斥巨资的前瞻研发,也正在结出令人兴奋的硕果。它提出的增强现实的计算平台Windows Holographic,将在所有版本的 Windows 10 上引入,并可通过 API 使任何 Windows 应用程序均可实现。

微软自己的头戴式设备 HoloLens 则更加让人期待。通过全息图像技术 (Holo = 全息),HoloLens 将数字信息投射到真实世界,让过去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场景真实再现在人们的眼前。

大约一周之前,福布斯发表了《微软是新的谷歌,谷歌是当年微软》,认为微软和 Google 互换了位置,微软已经变成一家进取、开放的网络服务公司。与此相反,Google 却正在进入“自杀式进化”,志得意满地认为以其科幻版的突破性技术美梦,就能控制技术趋势、主导市场地位。
不难理解,微软的“互联网焦虑症”正在缓解,而 Google 恐怕该吃药啦。
参考资料:
1. 微软在垂死挣扎?
2. “微诺联姻”挑战“烂苹果”
3. 微软是新的谷歌,谷歌是当年微软
4. 千年老二必应终于要赶超谷歌了?
5. 微软HoloLens亲测:就是要跟谷歌眼镜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