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办公室的进门处,有一个小箱子,像是一个捐款箱,从上方可以往里面投钱。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箱子,今天被小莫那家伙写到了他的故事里,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迟到者的功德箱”。

说起这个小纸箱,它有一个有趣的来历。

我认为,每个人自我管理的基础,是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但对于公司来说,如果把管控员工的时间作为一种严密的管理手段,那只能代表管理者的无能。我常常举例说,你愿意让员工兢兢业业工作,半夜三点钟做梦还在想工作呢,还是愿意员工到点来到点走,上班=上上网聊聊天,下班=彻底跟工作无关呢?

所以我坚决反对用所谓的“考勤”作为管理手段。我的反对,甚至有一个背景故事。多年以前,我在某公司有点位置并分管HR时,我就坚信考勤是很低级的手段。但有一次老板趁我出差,在前台位置上安装了打卡机,这使我十分震怒,并因此埋下老板认为我另立山头的隐患。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有被管制的需要。本来,我不仅不主张打卡,我甚至觉得公司可以没有办公室。然而不行,同事们需要一个沟通讨论和商量事情的地方,并且很多人相信在家工作是低效率和缺乏管控的。那好吧,我们找一个办公室。

等有了办公室,又发现新的问题。做IT的人,往往是下班不积极、因此上班也不积极,于是上下班时间越来越晚。慢慢有人开始抱怨:谁谁谁来太晚,想谈事找不到人;谁谁谁来得晚,走得却不晚,工作时间没保障;谁谁谁来那么晚还吃早饭,搞得办公室怪味连篇……

终于有人提出来:请公司还是管管上下班时间吧。

但我仍然坚决反对采用考勤的方法。我提议大家自我管理,谁迟到谁自己在座位上作标志,让大家都看到,以为警示。没想到大家都不赞成,觉得起不到实际作用。

有人提议说,心不痛、没记性,建议对迟到者罚款。我认为这是比考勤更严厉的措施,不行。我想“心痛”一下可以,那不如自我惩罚好了。设一个投币箱,谁迟到,自己主动当众投币。

延伸问题是:这自我惩罚,罚多少钱呢?有人提议按迟到时间长短来计算。咦,那不是变得比考勤还复杂?不仅要记录时间,还要计算对应的投币数。这管理成本增加得非常不值,而且让人感受很差。

最后的设计变成:谁迟到、谁投币;投多少?随心意。我的逻辑是,对于不同的人,产生“心痛”效果的钱数不同,有人一块钱就捶胸顿足,有人一百块也九牛一毛。

于是就有了“迟到者的功德箱”。还真别说!自设立以来,“功德”无量呢,哈哈。


功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