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悖逆神,扫罗已被神厌弃,神的灵离开了他,恶魔的灵却常常搅扰他。他嫉妒大卫“功高盖主”,屡次想要杀他。大卫逃到拉玛,去找撒母耳避难。扫罗却一点也不忌惮撒母耳,继续派人去捉拿大卫,但他的使者接二连三地到了那里之后,都被神的灵感动,说起预言来,不能完成任务。最后,扫罗自己亲自去,结果他也被神的灵大大感动,不仅说预言,还脱了衣服,露体躺在地上一昼一夜。

他就脱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说话,一昼一夜露体躺卧。因此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撒母耳记上 19: 24)

这里的描述很戏剧性,但是有点令人困惑:扫罗“一昼一夜露体躺卧”,到底是啥意思?

  1. 神的主权高于人的权势
    扫罗是以色列的王,有兵有权,但在神的灵面前连行动都无法自主。他原本去是要捉拿大卫,却反被神的灵控制,说起预言来,就像先知一样。这表明神能使敌人软弱、使强者羞辱、使恶意变为神的作为
  2. 神的灵不是人的工具
    扫罗不是先知,也不顺服神,但神可以一时使他“受感说话”,是出于神的目的,不是扫罗属灵。这种“说预言”更像是一种“被神压制”的状态,而不是恩赐的祝福。这表明神的灵不是一种可以操纵的力量,而是主权的彰显。
  3. 羞辱与警示
    扫罗“脱了衣服”、“露体躺卧”、并且“一日一夜”,这对一个王来说极为羞辱。这是公开的、象征性的羞辱,也是神对他自高自大的击打。在圣经中,露体常常代表羞耻和审判,正如创世记中亚当夏娃遮羞、或以赛亚预言中掳掠时的露体。

其中,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具有双重意味。这样的说法之前出现过一次(撒上10:11),当扫罗初次被神的灵感动说预言时,人们惊讶而说这俗语。那时是正面的,表明扫罗似乎被神拣选。这里第二次出现,却是带有讽刺意味:一方面说明人对神作为的惊奇:“连扫罗都变成这样?”另一方面也暗示,扫罗的地位已经跌落,他曾经被高举,现在却成为“被神灵控制说预言的工具”,如同戏剧角色,甚至被讥笑。

扫罗屡次想杀大卫

这段经文提醒我们:

  • 人若悖逆神,哪怕曾被高举,也会被神使其显出羞辱。
  • 神掌管人心与历史,没有人可以靠权力敌挡神的计划。
  • 说预言这样的属灵的经历,并不是属灵的标志,而是神主权的彰显。不能把恩赐等同于神的喜悦。

可见,扫罗一路追杀大卫到拉玛,结果自己成了“先知”般的人,却是羞辱的角色,这是神亲自出手拦住恶人,不是用刀剑、而是用他的灵。扫罗曾经高举自己,如今被神使其低下头来,以至脱去王袍,显出赤裸的羞耻。

因此,属灵的外貌并不等于属神的心。神能使恶人暂时说预言,却不能让他得神喜悦。人在神面前,没有任何权力可夸,也没有计划能胜过神的安排。神愿意阻止的事,人再急也推不动。如果你也曾拼命推进一件事,却不断被神拦住,那未必是失败,也许正是神的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