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条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我绝对不会听从任何“养生”的说法,因为我相信“养生”无异于找死。
我为什么这么说,甚至将“养生”打个引号?
事实上,养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来保持和增进健康,目标是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1. 饮食调理
强调“食疗”,即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来调理身体。注重食材的选择、季节性饮食、营养均衡,并控制饮食量,提倡“七分饱”。中医理论中的“五味调和”、“寒热温凉”等食性概念常被用来指导饮食,认为不同体质和季节应选择适合的食物。
2. 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被视为保持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传统养生方法中包括太极、气功、五禽戏等,注重舒缓的运动和呼吸调节,以增强体力和活化气血。现代养生也融入了跑步、健身、游泳等更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提倡适量运动。
3. 作息与休息
注重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认为人体的阴阳要顺应昼夜节律。很多养生指导中强调“早睡早起”、不过度熬夜等。也强调定期的休息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重视“睡养”,即通过优质的睡眠来达到恢复和保养的效果。
4. 情绪管理
在传统养生理念中,情绪对健康有极大的影响。中医理论中常提到“怒伤肝”、“思伤脾”等,倡导调和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养生强调减少压力,放松心情,通过静坐、冥想、书画等方式保持愉悦的心态。
5. 环境与生活方式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重视顺应季节和气候变化,通过调整衣物、饮食和起居等适应外部环境。还包括避免有害物质,如减少饮酒、戒烟,避免接触污染物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6. 药物与保健品
传统养生中常有“药食同源”的理念,许多草药或食材具有养生作用,适当食用以保健,比如枸杞、人参等。现代养生也增加了一些科学研究支持的保健品使用,但倡导不过度依赖,重视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西方,也有与养生类似的健康管理概念,本质上都是关注健康的维护和提升。
1. Wellness(整体健康)
整体健康的概念类似于养生,但更强调全面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它包括合理的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等。这一概念已经扩展到关注人类整体幸福状态。
2. Healthy Lifestyle(健康生活方式)
西方理念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多样化饮食、定期锻炼、充足睡眠和压力管理等方面,与养生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健康生活方式更注重科学性,通常基于现代医学的建议,而非中医或传统哲学中的养生观。
3. Preventive Medicine(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西方的一个重要养生概念,重点在于通过定期体检、疫苗接种、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管理来预防疾病,维护长期健康。这一概念不仅是个体行为,也是医学上倡导的国家层面的健康策略,意在减少慢性病的发生率。
4. Mindfulness(正念)
正念本是一种东方的冥想练习,被现代西方引入用于减少压力和情绪管理。通过练习正念,人们可以放松内心,减少焦虑,并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5. Self-care(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是健康的一部分,鼓励人们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调整。包括睡眠、饮食、运动和情绪管理,以及日常的休息和个人时间。
这样一对照你就明白了,与整体健康等科学概念相比,养生太忽悠人了,它不仅偏离了健康的本意,甚至产生有害的效果,如果你缺乏理性判断,搞不好就被它“害死”。
实际上,目前环境中讲的“养生”,与整体健康之类的科学概念并不对应。它们更类似于道家的炼丹修仙,完全是迷信和伪科学。它们往往借用中医、哲学、佛学和道家的一些概念,把一些看似合理的说法包装成“神奇”的理论,吸引人们花钱买课程、买“神药”,目的都不过是骗钱。如果说中医的问题在于骗子太多,养生圈则遍地都是骗子。
- 伪科学包装
很多养生产品和方法,采用中医、道家等术语进行包装,使之看起来“古老而有效”。这些术语其实并不等同于科学定义,却让人误以为有权威支持,形成一种“科学伪装”。 - 误导性和迷信
在商业推广中,许多所谓的“养生产品”往往带有较多的非科学性成分,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健康效用。人们很容易被错误的观念和迷信影响,反而忽视了真正有益的健康习惯。 - 迎合心理需求
养生观念往往迎合了人们对长寿、抗衰老的需求,特别是当代社会中对健康的关注加剧时,人们更加容易接受所谓的“神奇”方法。商家也因此可以利用人们对健康的担忧,推出各种课程、保健品甚至“修炼法”,让人觉得付出了就能得到健康。 - 利用中医误解
中医具有很深厚的理论和实际疗效,但因缺乏统一的标准,一些养生理论便利用中医“似是而非”的知识包装,故意营造出深奥的学问感。而中医的实践、疗效和科学验证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少消费者并不具备鉴别力,从而更容易受到误导。 - 通过养生牟利
养生概念的广泛传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商业化操作。养生行业的低门槛、高利润也催生了大量没有医疗或科学背景的“专家”。他们通过自学、快速出书、宣传造势,迅速树立形象,获得受众信任,把健康简化为产品消费,甚至对一些本身就有科学基础的知识加以篡改,骗取人们在追求健康时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却并不真正获益,他们却赚得盆满钵满。 - 过度关注增加压力
因着“养生”概念的流行,很多人开始过分关注健康,甚至导致心理上的压力。过度焦虑和关注反而带来新的问题,对疾病的关注反而加重疾病本身。 - 追求长寿却失去生活质量
不少“养生”观念的重点在于延年益寿,使人害怕衰老,认为生活要处处谨慎。然而这种长期的“节制”和“不可做”的禁忌,反而可能限制生活的丰富性,剥夺了真正的生活享受。
最搞笑、也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养生专家”往往短寿,他们活不过60岁、一些人甚至在40多、30多岁就壮年死亡,他们的健康状况与他们所推广的“养生”理念完全相反。何也?
- 极端化
养生专家往往对特定的饮食、锻炼或生活方式理论推崇备至,忽视了整体平衡的重要性。过分强调某种食物、某种运动方式或过度节制,都会对健康不利,反而使身体失衡。 - 养生反例
作为养生的倡导者,养生专家理应作出表率,以严格的生活方式来“示范”其理论的有效性,但这样一来,他们却背负着高压力的形象管理,这种状态本身就导致焦虑和心理压力,从而严重损害健康。 - 方法扯淡
许多养生观念并未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甚至完全是伪科学。养生专家并不理解医学常识,他们不仅用所谓“方法论”忽悠别人,其实也误导自己。他们遵循自己倡导的生活方式,不仅未能获得健康,反而不过是“找死”。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基因和生活环境不同。就算专家所推崇的养生方式对一些人有效,也不一定适合自己,他们忽视适合个体需求的健康方法,只能害死自己。
一些“养生”方法利用传统中医、武术和哲学的部分术语,直接嫁接出伪科学的解释,夸大和歪曲传统观念,将“养生”重新定义成一种营销手段,脱离了原本中医和传统哲学所强调的“平衡”“顺应自然”等理念,而变成迎合市场需求、以牟利为目的的行业。它们借助传统概念,制造出“超凡脱俗”的神秘感,让人们产生“必须依赖专家”的心理,实际上让“健康”成为一种消费。比如:
- 拍打功与经络
本来中医讲经络和穴位,是一套极复杂的体系,有其理论背景和实证功效,但“养生”却将其简化为不科学的“拍打”或“敲打”身体某部位,夸大其效果。这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引发身体损伤。 - 气息与养气
太极拳强调气息的调和和全身的放松,“养生”却夸大“养气”的概念,将其与各种无科学依据的“能量疗法”结合,迷惑大众,却没有任何实质帮助。 - 季节养生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整体观念,强调身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但“养生”将其简化为“季节饮食”或“穿着指南”,并利用夸大和绝对化的说法使人们产生恐慌心理。 - 冬病夏治
中医的“冬病夏治”或“反季节疗法”在调理慢性病方面有一定道理,但这种理念需要放在中医整体观和长期疗法的基础上来看。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会影响人的身体状态,所以在特定季节进行特定调理或治疗可能会更有效。然而在“冬病夏治”中流行的“三伏贴”,常常引发皮肤不适、长痱子,甚至出现红肿、发痒和皮肤灼伤等不良反应。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类治疗并非必要,完全是无效和不适的;即使对部分人有效,也往往被过度推广和广泛误导,渲染了“贴膏药能治本”的概念,其商业化的本质完全偏离了中医的原意。
最有毒的“养生”方法,莫过于“断食排毒”之类的说法,其危害极其沉重。
本来,间歇性禁食、定期禁食对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在控制体重、改善代谢、增强细胞修复等方面。因为它能够:促进脂肪燃烧、改善身体代谢,便于进行体重管理;激活身体的自噬过程,启动身体的修复机制,帮助身体恢复和再生;有助于减少体内的炎症水平,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提高血管健康,改善心脏功能;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有助于大脑的神经修复和新生,对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有一定作用;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有助于增强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但是,禁食必须在正确的方式、适当的时间框架内进行,并且并不适合所有人,只适合健康个体。
身体本身有完善的排毒机制,主要由肝脏、肾脏、肺部和皮肤等器官协同工作,来处理和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正常情况下,“毒素”并不像一些排毒产品或断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堆积在身体内,而是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排出体外。只要健康的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正常工作,身体就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排毒”方法。
然而“断食排毒”之类的说法,却“借用”和故意混淆了禁食和排毒的概念,将“排毒”篡改为通过断食或特定饮食方法来清除体内积累的毒素,一时之间竟然在健康和养生圈变得非常流行。
“断食排毒”的观念导致人们过度依赖所谓的“奇迹疗法”,而忽视长期的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对于很多人来说,突然断食或者过度“排毒”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正常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长时间不摄入食物或大幅减少食物摄入,危害十分严重:
- 影响新陈代谢
长时间断食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身体进入“饥荒模式”,消耗能量的速度变慢。恢复正常饮食后,容易反弹,导致体重增加。 - 营养不足
断食期间如果没有正确的营养补充,导致身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影响免疫力和器官功能,并造成贫血、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 肌肉流失
长期断食不仅会消耗脂肪,还会导致肌肉流失,因为身体会开始分解肌肉蛋白以获得能量。 - 血糖波动
断食会使得血糖水平波动,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管理不良的人,会引发低血糖或高血糖危机。 - 肠道菌群失衡
不适当的断食和不均衡的饮食会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有益菌的数量、增加有害菌的繁殖,最终导致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问题,并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 心理不健康
长期断食或过度限制饮食会让人变得过度关注食物,进而引发暴食症、厌食症等饮食障碍,并让人产生对食物的过度焦虑,甚至导致情绪低落、易怒等问题。
人体并没有“毒”,身体的工作机制会解决一切。但“养生”却特别喜欢“排毒”概念,因为它真是“好用”啊。
1. 迎合人们的健康焦虑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等因素让许多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内积累了“毒素”,于是“排毒”成为了一个吸引人的解决方案。人们常常因为压力大、过度劳累、饮食不健康等感到身体不适,尤其是在感到疲劳、消化不良或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寻找“排毒”之类的解决办法。“排毒”概念简洁而直接地表明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解除体内的负担,这种做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信心感。
2. 市场化操作
许多“排毒”项目或产品,如排毒茶、排毒汤、排毒器材、排毒课程等,都在广告中强调它们能帮助“清理体内垃圾”,促进健康。消费者对健康产品存在需求,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这些“简单有效”的方案吸引。这种商机催生了大量排毒相关的市场,很多商家通过宣传“排毒”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各种“健康”产品、食品或体验服务。
3. 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中,“排毒”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中医讲究“气血流通”和“排湿”,认为身体不适是由湿气、寒气、痰湿、血瘀等引起的。因此,借用中医理论的“养生”方法经常提到“排毒”,并通过草药、针灸、拔罐、按摩等方式来调理身体。
然而在中医体系中,“排毒”并不是明确的医学术语,只是“调理体内环境”以及“祛湿、祛寒”与所谓的“排毒”概念有点相像,这就使得“排毒”在养生中显得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理念基础。
4. 科普化的误解
一些健康书籍、媒体报道和网络博客等常常将“排毒”与改善健康直接联系起来,甚至将其神化,声称如果不定期“排毒”,就会导致体内的毒素积累,影响健康。因为这些内容大多面向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大众,且语言简洁、容易理解,容易在大众中广泛传播。
5. 偏重短期效果
“排毒”类产品和疗法通常承诺快速见效,比如减肥、清理肠道、改善皮肤等,这些效果直观可见,容易让人产生即时满足感。相比起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种“短平快”的方法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此外,“排毒”方法不需要长期的坚持,只需短期的禁食、清肠或使用一些特定的“补品”,便能看到身体上的某些变化,这种“快速改善”的结果常常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概念的普及。
6. 文化中的“清理”和“净化”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许多传统的健康方法都提倡“清理”或“净化”身体,佛教和道教都提到“净化身心”,并强调通过修行、冥想、气功等方式达到身心健康的平衡。这样的文化背景与“排毒”有一定的契合,使得“排毒”概念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广泛传播。
养生圈流行的另一大概念,叫做“能量”。这可不是物理学中的能量,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力量,使得消费者容易接受并愿意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
1. 迎合人类对“神秘力量”的好奇
“能量”作为“养生”概念,通常都含都糊不清、抽象,且与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情绪等方面关联。它有一种“超自然”的意味,能够唤起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健康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在寻找身心健康的提升方式,而“能量”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看似科学又富有神秘感的解释。
许多养生产品,如“能量石”、“能量水”或“能量疗法”等,都宣称通过“调节身体能量”来达到改善健康、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等效果。由于“能量”的定义十分模糊,且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它们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有可能有效”,同时又容易接受“不可见的能量”流动和变化。
2. 借用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视为人体的生命能量,贯穿于经络、脏腑等系统,影响着身体的健康。虽然“气”本身无法用现代科学的工具测量,但它作为一种“能量”的概念在中医养生中被广泛应用。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能量”在养生圈具有天然的连接点,“气功”、“太极”等传统养生方法,都强调通过调节“气”的流动来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平衡。
于是,养生中的“能量”概念与“气”的概念互相借力,将古老的中医理论和现代的“能量”概念结合,创造出看似科学的健康理念。
3. 吸引心理上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能量”具有一定的正向暗示,很多人容易与“积极”、“活力”、“健康”等正面特征联想在一起。它不仅适用于身体健康,也容易被引申到心理、情绪等方面,把“能量低”与“精神萎靡”、“焦虑”、“疲劳”相联系,进而用“增加能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养生课程或产品声称能够“提升能量”,让人精神焕发、心情愉快。
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使得消费者容易接受“能量”概念,而愿意投入金钱和时间去追求所谓的“能量提升”。这种方式比直接谈论生理上的“健康问题”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建立一种“卖点”来吸引目标群体。
4. 科学化包装和缺乏深入理解
虽然“能量”概念来源于多种传统学说,但在现代的养生“理论”中,“能量”往往被赋予一种“看似科学”的包装,许多养生产品和疗法会提到“能量场”、“能量波动”等术语,听起来十分专业,给消费者一种错觉,以为这些产品或方法是基于某种科学原理的,而实际上根本没有明确的实验或科学依据支持。
科学无法直接测量或定义“能量”在身体中的运作方式,因此这些养生理论和方法更容易通过模糊的语言、专业术语和看似科学的论调吸引消费者。
5. 商业利益和营销策略
“能量”概念不仅有文化背景的支持,还有商业化的推动。市场上大量的保健品、按摩设备、健康课程,都通过“能量”概念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宣称通过“能量疗法”调节身体平衡,或通过“能量石”增强健康等。由于“能量”没有明确的界限和标准,这使得许多商家可以自由地为产品添加各种“能量”附加值,推销给消费者。它利用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神秘力量”的信任,而不需要直接面对严格的科学检验。
6. 心理与生理的交互
“能量”概念的流行,也与心理学的影响密切相关。人们常常认为“能量低”会导致疲劳、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很多所谓的“能量疗法”通过冥想、瑜伽、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改善身体的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和疗法能帮助人们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充电”和恢复,从而提升心理上的能量感受。虽然这些方法的生理机制不容易直接解释,但心理上的积极效果常常让人产生一种“有能量了”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养生“能量”概念的吸引力。
如果你读到这里,仍对养生将信将疑,不敢全然否定养生,那么:如果你有值得依赖的养生方法和养生专家,请推荐给我!
事实是,可靠的养生方法和养生专家不只是非常少见,而是根本没有。流行的“养生方法”都缺乏科学依据,容易混淆视听,而市场上打着“专家”旗号的家伙也都缺乏真正的医学或科学背景。
可靠的健康管理方式,需要依赖的是科学和长期的生活习惯,而不是短期的神奇“养生疗法”。
- 均衡饮食
科学饮食包括合理的营养搭配和适量的食物摄入,符合营养学基本原则。饮食方面的权威建议,来自于医学和营养学专家组织,如美国心脏协会、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等。 - 定期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持适量运动对身体各项功能有益,并且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了运动对长期健康的帮助。 - 优质睡眠
保持健康的睡眠习惯,对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极为关键。医生通常建议保持每晚7-9小时的优质睡眠,这是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维护的重要时间。 - 压力管理
管理压力有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可以通过冥想、适量运动、社交活动等方式来帮助缓解压力,从而保持情绪和身体的平衡。 - 定期体检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对个人健康历史的定制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家庭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的体检是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
真正值得信赖的,是那些拥有医学或营养学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医生,而非自称的“养生大师”或“国学专家”,例如:
- 哈佛医学院和梅奥诊所的专家:这些机构的健康建议基于医学研究,科学可靠。
- 美国心脏协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卫生健康机构发布的健康指南,适合参考和遵循。
- 专注于营养科学、运动科学的专家,如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Walter Willett等,这类专家通常基于实证数据,提供的建议更具科学依据。
但凡夸大其词、保证疗效,声称能够快速治愈或显著改善各种疾病的,过度宣传玄学或神秘概念,例如“能量场”、“神奇疗愈力”等模糊而不可验证的说法的,出售高价产品或疗程,如“神奇”的保健品、补品或特定疗法的,都不是专家,而是纯粹的骗子。
总之,“养生”是空洞宽泛、夸大误导的骗局,偏离了健康管理的真正意义,千万不可相信甚至迷信商家鼓吹的任何“养生疗法”。在缺乏可靠依据的情况下,“养生”概念必须予以完全否定,保持批判性思考才能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