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一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是骗人的鸡汤,其中重点解析了什么是“苦中苦”和“人上人”,没想到遗漏了一个问题,让有的读友抓住了:没有解剖什么是“苦”。
的确,我们常常说“吃苦”、“受苦”,好像我们很懂什么是“苦”。
可惜的是,越是常用的概念,越是缺乏清晰的公认定义。我们常常假设谁都明白,可是就像“少年谈性”,人人都以为自己明白、人人都觉得别人也明白,其实人人都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一、苦缺乏定义
在我们的文化中,“苦”常常被视为人生的一部分,强调通过忍耐和努力来克服困难,就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强调通过承受和克服苦难来实现成功。
在心理学中,“苦”通常被视为一种情绪体验,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心理学家研究痛苦的原因、影响及其缓解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冥想等。
在西方哲学中,“苦”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负面情绪或状态,包括痛苦、悲伤、焦虑等。斯多葛学派认为痛苦来源于对外界事物的错误判断,主张通过理性和自制来克服痛苦;存在主义强调个人在面对生命的无意义和荒诞时的痛苦,主张通过自由选择和个人责任来应对这种痛苦。
儒家承认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困境和痛苦,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教育和自我完善,来应对和克服这些痛苦。
道教将“苦”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认为是一种需要调和的状态,通过修炼和心境的调整,可以减少生活中的痛苦,实现身心的和谐。
……看到没?它们都在讨论“苦”,却都没有定义什么是苦。
在常见的“俗学”中,只有佛教将“苦”作为核心概念。所谓“众生皆苦”,佛教将“苦”定义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和不满,并有三苦、八苦和十一苦等不同的分类。
三苦是指:
- 苦苦:身体和心理上的直接痛苦,例如疾病、分娩、饥饿等。
- 坏苦:愉快的事物终将消失所带来的痛苦,例如幸福的时光结束、亲人离世等。
- 行苦:存在本身所带来的不安和不满,例如无法掌控生命的变化、失去自我认同等。
八苦的说法更加普遍,它们是:
- 生苦:出生的痛苦。
- 老苦:衰老的痛苦。
- 病苦:疾病的痛苦。
- 死苦:死亡的痛苦。
- 爱别离苦:与所爱之人分离的痛苦。
- 怨憎会苦:与憎恨之人相处的痛苦。
- 求不得苦: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
- 五蕴炽盛苦:身心活动本身带来的痛苦。
比如“生苦”,既是生理上的痛苦,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从温暖、安全的母体到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带来极大的不适,也指心理上的痛苦,胎儿在分娩时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不确定的世界,可能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还指母亲在分娩过程中经历的剧烈疼痛和不适。出生时的哭泣是婴儿对世间痛苦的第一反应,象征着人生苦难的开始,他离开母体进入未知的世界,哭泣反映了这种巨大的环境变化和适应过程。
同样地,“死苦”是死亡过程中的痛苦,既指身体上的痛苦,人在临终时身体的衰退和疾病带来的疼痛,也指心理上的痛苦,包括人对死亡的恐惧、不安和对生前所爱之人的不舍。在佛教的观念中,人死后并不会立即进入某种无知的状态,死后的灵魂会经历中阴阶段,然后转世或进入其他存在形式,因此死后的状态是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这种无常也是一种“苦”。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对死亡过程中的痛苦的认知其实与佛教类似,认为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即病痛、衰老或伤害所带来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痛苦,即恐惧、焦虑、对未完成事情的遗憾、对亲人的不舍等。
但基督教的观点与佛教有着显著不同。基督教认为,在死亡过程中,人可能会经历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挣扎,但死后灵魂不灭,或进入天堂享受永恒的安宁,或坠入地狱煎熬永恒的痛苦。因此对于信仰的基督徒来说,死亡后的状态是有着明确结局的。
然而,这些讨论仍然过于书面化,并没有给“苦”作出清晰而简洁的定义。
二、苦是境况变化时的不良感受
为通俗起见,我们不妨将“苦”定义为:境况从好到坏发生变化时,人所经历的不良感受。
这一定义突出了“苦”的动态性质和主观体验,重点包括:
- 境况变化:从较好的状态转变到较差的状态,苦的产生源于这种变化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本身。
- 主观体验:苦包含了人在这种变化过程及结果中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和痛楚,可以是心理上的(如悲伤、失望、焦虑)或身体上的(如疼痛、疲劳)。
- 动态性质:突出苦的动态性质,即变化本身带来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状态,同时强调人在面对这种境况变化时的感受和反应。
例如:
- 失业:一个人在拥有稳定工作后突然失业,经历从经济稳定到经济困窘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焦虑和压力就是“苦”。
- 疾病:一个健康的人突然被诊断出重病,从健康状态到病痛状态的变化,带来的身体痛苦和心理折磨也是“苦”。
- 关系破裂:一段亲密关系的结束,从亲密和支持到孤独和失落,这种情感上的转变也是“苦”。
在这一定义中,境况改变和个体体验缺一不可,也是理解“苦”的关键所在。比如,慈禧落难后处境艰苦,但她当时的境况如果放到普通人身上却不啻为天堂。
1. 境况改变
- 从高位到低谷:慈禧太后经历了从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生活到失势后的困境和艰难。这种剧烈的境况变化是她感受到“苦”的重要原因。
- 相对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慈禧失势后的生活可能仍然比他们的生活要好很多,但对于慈禧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显著的下降和损失。
2. 个体体验
- 主观感受:尽管她的境况可能比普通人好,但对于慈禧来说,她经历的是从极度优越到相对艰难的变化。这种相对的下降让她感受到极大的苦楚。
- 心理影响:她的心理和情感体验也受到剧烈变化的影响,从高处跌落带来的失落、无助和痛苦是主要的体验。
于是,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境况改变和个体体验相结合,能产生不同的“苦”体验:
1. 富人破产
- 境况改变:一个富有的企业家突然破产,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和收入来源。
- 个体体验:从极度富裕到一无所有,他可能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羞耻和失望。
2. 健康人患病
- 境况改变:一个一直健康的人突然被诊断出癌症。
- 个体体验:从身体健康到严重疾病,他可能会感受到恐惧、绝望和身体上的痛苦。
3. 政客失势
- 境况改变:一个高官因政治斗争失去了职位和权力。
- 个体体验:从掌控权力到被边缘化,他可能会感受到强烈的失落、愤怒和对前途的迷茫。
4. 婚姻破裂
- 境况改变:一个人经历了婚姻破裂,家庭解体。
- 个体体验:从有稳定的家庭到独自生活,他可能会感受到痛苦、孤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5. 战区平民
- 境况改变: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突然陷入战乱。
- 个体体验:从安全稳定到充满危险,他可能会感受到恐惧、无助和对生活的绝望。
在境况改变中,“求之不得”和“得到又失去”是两种貌似方向相反的改变。
求之不得是长期的渴望得不到满足,让人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挫败。例如:
- 一个人多年努力希望得到某个职位,但始终无法如愿,感受到持续的职业挫败感。
- 一个单身人士长期追求爱情,却一直无法遇到合适的伴侣,感受到孤独和失落。
求之不得的痛苦在于不确定性,不断地希望和失望的循环会让人陷入心理上的疲劳和焦虑,也在于想象中的美好,把未得到的东西理想化,认为它比实际的情况更美好,因而痛苦更加剧烈。
得到又失去就是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让人感到强烈的失落和悲伤,因为曾经拥有过并享受过。例如:
- 一个人通过多年努力终于买到了一套房子,但由于经济问题不得不卖掉,感受到失去家庭安定的痛苦。
- 一段美好的爱情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分手,感受到失去爱的痛苦。
得到又失去的痛苦在于对比,有过幸福和满足的经历,再次失去时会让人更加痛苦,也在于遗憾和悔恨,人可能会不断地反思和后悔,觉得如果自己做得更好就不会失去。
这两种境况变化带来的“苦”都是不容易承受的:
- 情感强度:求之不得可能强度较低,但是持续痛苦,可能伴随着希望的起伏和不确定性;得到又失去通常是强烈的、急性的痛苦,因为失去的东西曾经带来过幸福和满足。
- 心理影响:求之不得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失望和自我怀疑,影响人的信心和积极性;得到又失去可能会带来深刻的悲痛和遗憾,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创伤和抑郁。
- 对未来的影响:求之不得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努力的动力,陷入一种“努力无望”的状态;得到又失去可能会让人们对未来的信任感下降,害怕再次付出和投资情感。
三、痛苦和苦难
在日常生活中,“痛”和“苦”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变成“痛苦”。其实它们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痛(Pain)可以是生理上的,指身体上的不适或损伤引起的感觉,可以是由身体受伤、疾病或其它生理问题引起的,如头痛、腹痛、关节痛等,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指生理感觉影响到心理状态,如慢性疼痛可能引发焦虑或抑郁情绪。
苦(Suffering)则主要在心理层面,指心理上的痛苦或困扰,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还包括情感上的困扰、挫折、痛苦,如失去亲人后的悲伤、失败后的沮丧等。苦还可以上升到哲学和宗教层面,在佛教等宗教中,苦是一种人生的基本体验,是对存在的深刻感受。
所以,痛可以是身体的痛,如创伤、疾病等直接的身体不适,也可以是心理的痛,如情感创伤、心理创伤等,但主要指的是因身体痛苦而引发的心理痛;苦则主要是生活中的苦,如经济困境、家庭问题、情感问题等,而在哲学和宗教体系中,苦也是指生活的根本困境和不满。
痛苦经常连在一起,不仅是语言习惯,也是因为痛和苦常常是相互关联的,身体上的痛(如疾病、伤害)会引发心理上的苦(如焦虑、抑郁),心理上的苦(如挫折、悲伤)也会影响到身体感受。事实上,人们在面对痛苦时,常常会综合体验到身体上的痛和心理上的苦,例如慢性病患者不仅有身体上的痛,还有长期的心理苦楚。而在文化表达中,痛和苦常常被连在一起,用来描述全面的困境和不幸。很多文学作品、宗教经典中会同时涉及身体和心理的苦痛,反映人生的复杂性。
另外,“苦”又经常与“难”在一起,变成“痛苦”和“苦难”。二者虽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互换,但在细微差别上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痛苦通常指个人在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痛楚、悲伤等负面情绪体验,身体上的痛苦如受伤后的疼痛、慢性病带来的不适,心理上的痛苦如失去亲人的悲伤、失恋后的痛苦。痛苦的特征是:
- 个体体验:痛苦通常是个体化的,每个人对痛苦的感受和反应可能不同。
- 多维度:包括身体上的痛楚(如伤痛、疾病)和心理上的痛楚(如悲伤、焦虑、恐惧)。
- 短期或长期:痛苦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取决于具体情境和个体境况况。
苦难通常指较为广泛和持久的困境、灾难或悲惨境遇,常常涉及个人、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严重困扰和不幸,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带来的长期苦难,战争、贫困、饥荒等社会问题导致的广泛苦难,长期的家庭暴力、严重的心理疾病等个人困境。苦难的特征是:
- 广泛性:苦难通常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可能涉及整个家庭、社区或社会。
- 长期性:苦难通常是长期的,可能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代人。
- 综合性:苦难常常涉及多种形式的痛苦,包括经济困境、社会压迫、自然灾害等。
总之,痛苦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身体或心理的不适和痛楚,是一种较为个人化和短期的体验;苦难指较为广泛、长期且综合的困境和不幸,影响范围更大,常常涉及多个方面的痛苦。例如,痛苦是一位失去亲人的母亲感受到深深的悲痛和哀伤,苦难是整个社区在地震后面临长期的流离失所、食物短缺和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