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向你介绍了真理、知道、意见、因果、道德5个思考基石,以及妨碍思考的6个坏习惯。

那么,我们可以“启动”思考了。

思考之前,你需要记住一个基本原则:切勿轻信你读到、听到或看到的每一件事情

尤其是,很多人常常觉得:正式出版的图书和媒体内容一定是正确的。

你需要养成批判性评价的习惯。

批判性评价,就是对读到、听到或看到的信息进行积极、深入的质问。

要注意:评判标准不是评估别人的观点与你的观点之间有多高的匹配度,而是评估作者的观点是否准确、是否合理。

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就不容易被信息所欺骗、所操控。

不加反思地读东西,就像不加消化地吃东西。所以,阅读不仅仅是接受,更是 一个推理的过程。你不能把从书本上看到的内容自动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你需要对信息进行校对、批判、翻译、质问、理解和对比等各种加工。

批判性评价的基本要求是:要进行6项区分。

一、区分人物和观点

如果你读到“希特勒说过……”,你很可能不会往下读了,至少你会带着严重的怀疑去读、或做好准备来反对希特勒。但如果你读到“丘吉尔说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不足为奇。因为你早已知道希特勒和丘吉尔,很难摆脱这些信息的影响,无法做到置之不理。

然而,要想成为好的思考者,你必须将这些信息抛在脑后。很简单:希特勒说的都不正确、而丘吉尔就永远正确吗?

如果你依靠先验信息而接受或拒绝信息,你一定会扭曲信息的内容。你会根据演讲者的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出生年代、所在地域等背景,来判断是否接受他传递的信息。如果你知道一个人大腿细、眼睛小、喜欢炫耀、对发型很挑剔,你会觉得他是智者吗?但如果你知道他是亚里士多德,你一定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为了防止将人物及其观点混淆,你需要清醒意识到自己对人物的反应:对于不喜欢的人,你需要更仔细地倾听;对于喜欢的人,你需要用更批判的方式去倾听。

二、区分审美和判断

在审美上,你可以表达自己的个人喜好;在判断上,你则有义务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只有当证据的质和量足以摆脱所有怀疑时,证据才是够格的。证据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事实细节、统计数据、事例、引用材料、比较或描述等。

有人以为坚持观点的权力就是确保观点正确,于是玩命提供各种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无视证据是否有力。比如,很多人对同性恋、堕胎、死刑、教育、安乐死、持枪权等等都持有观点,并且坚持自己绝对正确,好像这是审美问题、而不是判断问题。

你要牢记:无论何时何人提出任何观点,你不仅有权力、而且有责任去判断观点是否有证据支持。

三、区分事实和解释

事实和解释的定义是清晰的:事实是确定知道的事情,是客观证实或已被验证的事情;解释是对意义或重要性的说明。

事实和解释常常相互交叉,让你很难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解释。

例如,有人试图论证:贫穷是否引发犯罪?

  1. 上世纪60年代,旧金山的唐人街收入最低、失业率最高,年收入低于4000美元的家庭比例最高,教育成就最低,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不合标准住房的比例最高。然而1965年,整个加州只有5名中国人犯罪入狱。” (这一段全是他人研究的事实)

  2. 曼彻斯特的罗克斯伯里街道是贫民区,黑人居多,紧邻着白人居多、贫穷的南波士顿。两个地区具有同样比例的单亲家庭、同样人口比例的公租房。然而,黑人地区的的暴力犯罪率是南波士顿的4倍。如果贫穷会引发犯罪,两个地方的数据应该近乎相等。” (前4句是事实,最后1句是解释)

  3. 可能因果是相反的:犯罪引发贫穷。犯罪率越高,就越不可能激发人们从商。商家必须高价兜售商品给消费者,以抵消被偷盗或高额保险费用所造成的损失;房主不得不提高租金,以抵抗一直存在的偷盗威胁或暴力犯罪。这样贫穷就产生了。(整段都是作者对事实的解释)

又例如,历史学家搜集考史料、勘定史实,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他选择什么历史事实进入自己所要构建的历史解释,依赖于他关于历史事实对于自己论题重要性的判断。

混淆事实和解释是很危险的,你必须认真对待那些不确定、理应被质疑以及与其他观点相反的观点。

四、区分字面意思和反语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有时,作者使用讽刺或反语的方法,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观点。

例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他显然是在说反话。

很多时候反语没有那么明显。例如,有人看似在夸奖,其实是在批评;看似给统治阶段辩护,其实是是冷酷的嘲讽。

讽刺或反语更有杀伤力,也会比直接的攻击更有影响力。但你必须警惕其微妙之处,不能误读,以免你接受的信息与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

五、区分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观点表达的方式可以影响人们的反应。充满激情、有说服力的表达容易激发受众的反应,而死气沉沉、口齿不清、漏洞百出的表达则会产生消极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这样的恶魔更受欢迎。

对比这两个说法:

  1. 对一些人好、对另一些人不好,这样做不对。如果你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你就不是人。

  2. 要在竞争的社会中获得成功,你必须遵循成功的第原则:好好对待对你有用的人,不必理会其他人。

显然,第一个说法更正确,第二个说法应该受到谴责,但前者吸引力不足,而后者充满诱惑力。

你必须准确鉴别信息,努力区分内容和形式,因为表达方式具有欺骗性。

六、区分语言和现实

语言是理解和表达现实的重要方式。语言虽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紧密相关,但语言并不是现实。

人的语言能力取决于观察力和洞察力,每个人的表达能力并不相同。另一方面,语言本身也有差异,英语中有多个表达能力的词汇,中文很难准确对应;因纽特人用很多词语来形容雪,每个词语代表一种不同的雪,而英语就没有那么复杂;古希腊有很多词表示爱,每个词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意思(上帝之爱、家庭之爱、罗曼蒂克之爱和性爱等),而英语和汉语都让“爱”身兼数职……这让语言和现实存在很大差距。

你或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写文章时,你最后写出的内容跟你的构思并不相同,似乎文章本身有自己的生命力。托尔斯泰的小说人物安娜·卡列尼娜死了,他难受得大哭,他夫人说,反正是你写的,你就不能不让她死吗,托尔斯泰说:不能啊!他的小说是虚构的现实,却无法用语言来扭曲,何况生活中的现实。

同一个词语,可以承载不同的含义。比如你说:“我让要控制我自己。”“你真该给自己一个机会。”“昨晚他喝醉了,他好像不是他自己。”在这些句子中,“自我”似乎是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控制、另一个被控制,一个给予、一个接受,是自己、不是自己。你不难想到更多的例子,让“自我”是目标、又不是目标,或者让“自我”既是“我”、又是“自我感觉”。如果这些不同的情况对应不同的词语,“自我”的现实意义就没那么复杂、表达就不会存在困扰,你也有可能会更深入、更精确地理解现实,然而很不幸,你没法生造语言来让别人理解。

总之,区分语言和现实,有利于你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你与人达成更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