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1992 年 3 月,我从哈尔滨回老家探亲(彼时我是哈工大教师)路过北京,去清华园的草坪上坐了坐。那天天气晴朗,冷而不峻,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我立刻决定:我要来到这里。于是 5 月考试,9 月就住进了清华园。[插话:我入校报到时带有 9 箱书,研究生科老太太嫌我东西太多,斥责道,你这是搬家还是读书啊?答:显然,正是读书。]
今天我又难得回清华,顺便“瞻仰”了一下当年的草坪。早已物是人非,主楼虽仍是那个主楼,当年吸引我的那块草坪,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不管怎样,拍张照片权且纪念一下。
时间尚早,我就绕道去往我曾经每天出没的 9003 大楼[其实它早已不叫这名儿了]。在大学,假期照例校园维护的时节,楼前就像一个大工地,拍了两张照片都很怪异,只好透过树木瞅瞅当年在那里“胡作非为”的一角。
下
今天见了好几拨人,李涓子教授是我来清华的缘由。李教授在知识图谱领域造诣深厚,之前在深圳听过她的演讲;今番特来拜访,相谈之下十分投缘,两个背景迥异的女性有着相近的思考和追求,那一定是有机会创造有趣的未来的。
与李教授和后来的朋友都谈到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我背景在北京、家在北京,却弄了个公司放在成都——我又并不是四川人。
2006 年 7 月 13 日我去成都时,我是微软的外聘顾问,帮助微软完成一个咨询项目的交付。不料想,我却从此“陷入”微软,创造了一个西区 => 东区+西区 => 全国的罕见案例。[要知道,不管什么企业,西部地区都是相对落后的“穷乡僻壤”。] 2009~2010 年,我是从微软内部调回北京了的——虽然当时让某些人不爽,因为我的 package 高到让他们嫉妒。
如今早已时过境迁,那些嫉妒我、甚至设法“整”我的人,早就失去他们的位置,也早就认识到微软不是他们的微软了吧。2010 年底我离开微软创业,是经过多重考虑才下定决心的。重回成都,是基于一个“沉思熟虑”的考量:我的客户基础是从成都起步的。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想法,当你离开平台之后,曾经信任你的客户未必还会是你的客户。当时的“痴心妄想”也是,从成都奠定根基,进而进军全国。
创业做一个公司,遇到的困难和艰险比预期的更多。所以我们仍然未能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司。但是无论如何,我正在致力于打造北京团队。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建立北京团队,涉及人才、资金、办公环境等多方面,每个因素都足以让我九死一生。因此,希望你能帮助我。我在这里先行谢过,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