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发烧友将大把时间和金钱投注在音响上,为的就是尽可能原音重现,听出一般人听不到的细微差异。据说,他们能听出水电和风电、以及不同地区的水电带来的音乐差异。但最先进的高保真音响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录音到播放的过程中总会有可能出现一点瑕疵。

然而,假设有一天音响技术已达完美之境,音响发烧友必须忍受的唯一限制却不是音响系统,而是他们自己的耳朵。

对于哲学家来说,无论人耳捕捉或遗漏了多少声音细节,都不会构成声音“品质”的差异,一切只是声音的“种类”不同而已。

由于耳朵的特殊构造,人耳与蝙蝠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并不相同。耳朵构造不同,听到的声音也不同,就像不同相机会拍出不同照片一样。其实,当你描述所听到的声音时,不仅在描述声音本身,同时也是在描述人耳的聆听方式。

同样情况适用于人类的其他感官。所以: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受限于我们为获得理解所用的各类官能。

但康德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感觉不全是被动地坐接受,当你品尝味道、聆听声音时,感官也在“主动出击”,只不过大脑对于外在世界的处理相当熟悉,你才没有察觉到感官的活动。感知世界便等于改变世界,这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中心思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1724年生于东普鲁士的科尼斯堡,父亲是苏格兰裔的马具商,母亲未受教育、但相当聪明。康德的家庭信仰的是严格的路德教派虔敬主义,教义要求严守道德规范,遵从简单生活。

康德

康德1740年在科尼斯堡大学读神学,20岁开始撰写一部物理学著作。6年之后,他无法顺利取得教职,只好以家庭教师为生。

康德胸部畸形,身高仅有五尺。然而,他在课堂上却口才出众,自然流露出演说家的魅力。他言谈之中充满各种笑话和文学比喻,从牛顿物理学到地形研究、从烟火到公共聚会,他都能如数家珍,无所不教。

康德干了15年家教,他对这份工作似乎挺满意。他觉得,不仅可以接触城市社会,更有机会外出旅行。但他所谓的旅行,一生中最远只到过距离他出生地的60英里。柏林大学曾向康德提供教职,但他不愿意离开家乡,所以婉拒了大学的邀请。

旅行并非康德开拓心灵视野的途径,广泛阅读才是他心灵充实的良方。除了读书,康德每天保持健身散步的生活规律,小镇居民们甚至根据他上街的时间来校对钟表。康德一生只有一次没有出来散步,他说是因为卢梭的《爱弥儿》令他着迷,他只好呆在家里把整本书读完。

1755年,康德才终于回到科尼斯堡大学,完成学位并担任教职。休谟哲学让他从“一成不变的睡梦”中醒来,激发了他的创造力,他于1781年创立了“先验批判”新哲学。

和许多哲学家一样,康德哲学因为宗教信念而饱受争议。他1793年出版的《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对传统基督教教义提出质疑,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禁止他写作与教授宗教相关的课题。康德一直严格遵守国王的命令,终于等到国王驾崩时,他已年迈体衰。康德于1804年去世,墓志铭上写道:“我的头上是灿烂星空,我的心中是道德法则。”

早在1746年,康德就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中宣布:“我已经为自己选定了道路,我将坚定不移。”他的道路就是用理性来批判一切偏见,不管这些偏见来自何方。终其一生,康德坚守了自己的道路。

康德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描述为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康德的革命性理论是,人类所居住和认识的世界,取决于认识者的思想特点,而不仅仅取决于他经验到的事物。

康德说,如果你透过粉色眼镜看世界,整个世界就会显示为粉色。在康德以前,哲学家往往认定人是各种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但康德认为,作为世界的认识者,人会把特定的特点加进自己的经验之中。人们体验到的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物体在空间的彼此相关性,都是人们获得经验的条件。

每个人都戴着各种有色眼镜,扭曲了人们的经验。但如果你摘掉眼镜,你就不能体验到任何事情。事实上,你只能体验到现象的世界,你的知识仅限于现象方面的知识,而无法接触到现象背后的本体,本体永远是神秘的。

因此,人们对于本质所作出的形而上学思考是充满误导的,因为形而上学思考用于描述“本体世界”,而人只能关注“现象世界”。

但是,你不仅是感知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还会将感知到的东西认知和组织起来。没有直觉,你就没有关于事物的任何知识,但你要认清事物到底是什么,就需要将它置于一个概念之下。你脑中处理直觉的是感性、处理概念的是理解,感性和理解的协作使你能够掌握知识。

康德确定了本体、因果等12种范畴,这些范畴让人把直觉置于概念之下。它们是“先验”概念,是感知者对经验施加的影响。范畴和直觉的各种形式都是有色眼镜,为了获得经验,你必须戴上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