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印度的文字记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谷文明。只不过,出土的印地安河文字(Indus script)迄今尚未完全破译,其语言结构和具体含义仍不清楚。更明确的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梵文开始在印度次大陆上流行,成为古印度的经典语言,以及印度教与佛教经典的主要语言。由此可见,从时间上,印度比中国拥有更加悠久的文字记录历史。

不过,中国有自己的优势。印度起源虽早,但早期历史无法完全理解;虽然梵文和巴利文的宗教、哲学和文学经典非常丰富,但政治历史的书写和系统整理较少,导致印度的记录体系并不连贯,古代历史缺乏详细的书面记录,因为印度人并不重视历史记载,缺乏与中国类似的官修历史传统。

但中国不同。中国自文字诞生以来,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历史的记录和传承,都有丰富的官方和民间文献,因此中国的历史文献非常丰富、且具有连续性。

这就引发一个思考:印度没有官修历史的传统,似乎不如中国历史记载那么系统和完整,然而从历史真实性而言,印度未必差于中国,因为官修历史无疑是胜利者的历史。

印度的历史传统更加多元,在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丰富的文学和口述历史。古代印度的文献,如《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不仅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哲学和宗教思想,它们不以官方历史的形式存在,却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中国,官方历史皆由统治者或官方机构主导编纂,通常只反映胜利者的观点。这种历史叙述无疑会掩盖失败者的声音,通过对某些事件进行美化和改写,维护统治的合法性。例如,《史记》和《二十四史》作为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其编纂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政治背景的影响。

因此,官修历史可能因政治因素而失真,而口述历史或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反而可能提供更为真实的历史视角。印度历史并非没有美化或夸大,但由于不是单一视角的权威叙述,历史的多个维度更容易得以呈现,而更加全面的视角才更有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所以我曾经说过,在相当意义上,野史比官修正史更有价值,因为:

  • 多元视角
    野史通常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背景,能够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信仰和观点。而官史往往集中于统治者和上层社会,缺乏对普通人的关注。
  • 真实记录
    野史常常是个人或小团体的观察和体验,更贴近当时的真实情况。野史当然也包含偏见和夸大,但其非官方的性质使它更容易记录社会的真实动态。
  • 批判性视角
    野史可以挑战官史的叙述,提供不同的解释和解读。这能促使人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而不仅仅接受官方叙述。
  • 文化传承
    许多野史通过口头传承或非正式文献保存下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信仰。所以野史在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身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补充资料
    在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研究中,野史可以提供官方历史所缺乏的细节和背景信息,有助于形成更全面的历史图景。
  • 文学和艺术价值
    野史中常常包含丰富的叙事技巧、文学风格和艺术表现,能够为后人提供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参考。

老实讲,很多历史细节是没办法搞清楚的,所以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真实性不如思想真实性有意义。野史有时难免使用春秋笔法,比如编排王公贵族各种丢人现眼的故事等,但野史提供的思想真实性更加多元。何况《史记》和《二十四史》也充满文学笔法,常常很难考证事件或人物的真实性。

历史常常是模糊不清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情况往往受到记录者的主观影响,许多细节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踪迹。特别是在官修正史中,许多事实因为政治需要而被蓄意修改或忽略,导致对历史的全面了解变得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

相较于具体的事实,历史中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更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和精神面貌。野史、文学作品以及口述传统,反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当时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社会情感,它们在理解历史时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野史和小说笔法的结合,可以生动地描写历史人物的性格、动机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虽然故事的某些细节难免失真,却能够更好地传达历史背后的深层意义。

其实官修正史也经常采用文学笔对历史事件进行主观解读。这种选择性记录影响了史实的真实性,但也赋予了历史叙述更多的道德和哲学思考。只不过,官史在叙述中强调胜利者的视角,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声音。

因此,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事情的真实性常常难以考证,而思想的真实性则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解视角。通过探讨不同历史叙述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背景。

我一度对历史小说和影视作品对历史的胡乱改编很有意见,因为它们影响了大众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不过有一天我突然释然,包括《史记》在内的许多历史著作也同样融入了作者的个人观点和文学创作,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人物描写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它们并不只是记录事实,也是在编织故事。司马迁们通过文学性,使历史作品不仅传递信息、也表达文化。

历史和文学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历史小说和影视作品在改编历史时,常常为了情节的流畅性和观众的接受度而进行艺术加工,它们保持故事主线和主要人物的真实性,同时对故事细节和次要人物进行大量虚构,以增强观赏性和叙事的吸引力。这种加工虽然可能偏离历史真实,但也能引发观众的兴趣,使人们关注历史背后的文化和人性,并激发对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思考。

准确叙述历史有其重要性,但文艺作品能够促进历史知识的传播,它们通过复杂的情感冲突、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来加强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使读者和观众在虚构的故事中看到历史人物、激发对真实历史的兴趣、进而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不仅仅是干巴巴的事实,更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人物动机和社会文化。文艺作品的改编实其实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再创造,通过创作者的艺术处理,历史不仅被再现、也被重新诠释,这就为历史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对同一历史事件采取不同的解读和再现,文艺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历史的多元性,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并非唯一真理,而是一个多维的叙事过程。

当然,欣赏这些历史改编作品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理解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和反思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作品的艺术性和虚构性,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作品和理解历史。

正因为事件或人物的真实性不如思想真实性有意义,我才在写过“屈原是虚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真实存在”之后,又为屈原写了一篇传记:“屈原:怀才不遇的抑郁症病人。”

如果追究历史真实性,不仅屈原,老子在历史上可能也不曾存在过。虽然一般认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大约公元前6世纪,他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道德经》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是关于老子的生平和背景的记载非常有限,罕有的记载中常常充满神话色彩,并且大多来自后世的道家经典和民间传说而不是历史文献,根本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这使得老子的真实存在及具体生平令人生疑。如果屈原可能是虚构人物,那么老子的历史存在性疑团更大。

比较大的可能性是:老子并非单一的历史人物,而是道家思想和信仰的集合体,代表多个思想家的观点。这从《道德经》思想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文本的重复性中可见一斑:

  • 思想前后不一致
    在文本上,《道德经》具有多层次的思想,较多强调“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却又涉及“贵我”观念,重视个人价值。“贵我”与杨朱的思想相似,可能来自杨朱。
  • 合并文本的可能性
    文本中的思想不一致可能说明,《道德经》是由不同的文本或思想流派合并而成,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家或时代的观点。
  • 文本的重复性
    《道德经》总共五千言,某些段落或句子却存在重复,很可能是不同的思想家或学派在同一文本中表达相似的观点。这种重复也许是强调某些核心思想,更可能反映出文本合成的过程。
  • 多人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道德经》是由多个思想家或不同来源的文本汇编而成,那么其内容的重复性可能表明各个部分在思想和表达上的交叠。这种现象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可见,表明文本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修订和整合。
  • 口耳相传的影响
    在道家思想的早期传播中,许多观点应该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不同的讲述者可能会强调相似的观念,从而在后来的书面记录中造成重复现象。

这些都说明,《道德经》可能是由笔名叫做“老子”的一群人写作编辑而成,老子作为个体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但是没有关系,道家思想的影响及其对后世文化的贡献,仍然使得老子的名字和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有人说得非常在理:作为作者的屈原也许并不存在,作为主人公的屈原却影响深远。

许多时候,作者的真实身份并不影响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屈原的《离骚》和老子的《道德经》都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文化意义,即使作者未曾在历史上存在过,这些作品仍然可以在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屈原作为文化和道德的象征,在中国文学和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忠诚、理想和对社会的不满等特质,使得他在历史上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老子也是如此,其思想代表了对自然和道德的深刻理解,成为道家文化的象征。

无论屈原还是老子,其作品中的思想常常被后人解读、传播和发展。这些思想在后来的文化和哲学中生根发芽,影响了无数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的延续超越了个人的存在与否,使得他们的影响力得以持久。

可见,在历史研究中,事件与思想存在巨大的价值差异,思想的真实性能够更好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而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表面记载。

摩西的历史存在性也有类似的疑问。摩西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是以色列民族、信仰和文化的奠基者,是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的作者;但也有可能,摩西是多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集合,最终演变成一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解放和律法的赋予。他的生平事迹在考古和历史记载中找不到直接证据,他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逃离的著名事件也找不到确凿的考古证据。——当然,找不到证据并不说明证据从来就不存在,也可能是在历史长河中失传。

后世学者认为,摩西五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不同的来源和传统汇编而成,涉及多个作者和不同的历史背景。在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和少量的书写,因此多个世代的祭司、学者和领导者会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以色列人的历史和法律进行整理和编纂。

如果摩西五经确由不同来源和传统汇编而成,那么其内容将不仅是一个人的思想,而是多位人物和文化影响的综合体现,因而摩西就不是一个单一个体,而是像老子一样的集体“笔名”。

但是没有关系,无论摩西其人是否真实存在过,摩西五经中的故事和法律反映了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信仰,成为后世宗教和社会的重要基石。如果摩西作为一个具体历史人物不存在,那么摩西五经可能是由多个杰出的人物、学者或祭司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将以色列民族的故事、法律和信仰进行汇编和整理,这些文献反映了以色列民族的共同记忆和经历,帮助他们在困境中维持身份认同,并且不断地传承信仰。

因此,即使摩西(以及亚伯拉罕)未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也不会动摇人们的信仰。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验证并不重要,历史的属灵意义和信徒与神的个人关系才是关键。对真正的信徒来说,信仰的核心在于他们与神的关系、神的救赎计划,以及神在他们生活中的作为。摩西和亚伯拉罕是信仰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但他们的历史存在与否并不是决定信仰的基础。

对于信徒来说,圣经中的属灵教导和启示是真理,并不依赖于历史考证。例如,摩西的故事反映了神如何拯救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故事则象征了对神的信心和顺服,这些教训超越了历史细节本身。何况,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具有象征性,即便人物或事件找不到确切的历史证据,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故事所传达的属灵原则。

信仰并不依赖于每个历史细节的精确性,而是依赖于对神的信靠、对经文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生活中道德、爱与公义的追求。因此,摩西和亚伯拉罕的历史真实性并不是信仰的核心问题,信仰的稳固性依赖于属灵的真理,而非历史真实性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