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中国妇孺皆知,他的故事和作品被广泛传颂,并且据说是拜他所赐,人们每年可以庆祝一个节日。

但如果你被告知,屈原并不是一个真人,他只是一个虚构形象,你会不会出离愤怒?

然而,基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和文学分析,屈原很可能真是经过高度艺术加工的虚构人物形象。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他与楚怀王和楚顷襄王之间的互动细节。史记说屈原生活于公元前4至3世纪,距离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间已经相处数百年。奇怪的是,屈原本人从无任何记载、当时的楚国史料中亦无任何记录,几世纪之后的司马迁从何处得知?只能来自后世的传说或口耳相传。

事实上,司马迁在史记中常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人物合而为一,或将不同朝代的传说故事融合在一起,史记中一些人物的言行和事迹在其他史书中经常得不到验证。屈原的形象可能也是司马迁的文学合成,代表特定时期士人的忠诚、孤独、与世不容的精神状态。

屈原在史记中的形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他因坚持正道而被排斥和流放,最终以死明志。他是忠臣的典型,具有高洁、孤傲的精神气质,代表着古代士人对国家、对君王的忠贞不二。

然而,屈原的形象过于理想化、文学化,仿佛是“后世道德楷模”塑造的结果,更像是后人为了弘扬精神价值而故意放大的,而不是历史人物的客观再现。因此,屈原可能是楚国的文学创作或口头传说的产物,而非真实历史人物。“屈”本是楚国的大姓,而“原”可能是后人附加的名号,用以反应文学与道德的集体形象,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人。这就像其他一些古代文化中的“集体英雄”形象(如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一样,既是个人,也是群体精神的象征。

《楚辞》据称是屈原的代表作,但其中部分篇章很可能是后人以屈原的名义写成的。例如,《九歌》和《九章》中的一些篇章带有浓厚的祭祀和宗教色彩,极富地方性和宗教性,亦难与历史上的具体事件一一对应,且风格上与《离骚》迥然不同,很难令人相信是出自同一作者。因此,屈原的文学形象可能是一个文化符号,而非真实的作者。

屈原的故事与人格形象在后世被神化,《渔父》、《天问》与《离骚》中的屈原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孤忠烈士”姿态,他被描绘成始终坚持正义、敢于对抗黑暗、清高不屈的忠臣,但这种形象与历史上的士大夫非常不同,倒更像比干、伍子胥、荆轲等文学美化人物。

据称,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然而这节日在屈原的故事成型之前早已存在,并且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习俗。端午节最初是南方百越地区的龙舟祭祀与驱邪的节日,后来才将屈原的故事附会上去,给端午节添加一个文学上的象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整合的过程。然而,这种附会反而更加表明,屈原的形象是文化与民俗的产物,而非历史事实。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明确的考古证据来验证屈原的历史真实性,他的流放地、出生地、生活遗址等都没有得到实证支持。屈原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存在的痕迹。

尽管如此,“正统”学界依然倾向于认为屈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们认为:

  1.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屈原写了列传,将他与贾谊、晁错等忠臣并列。司马迁是史学家耶,他老人家写的能有错么!
  2. 屈原的作品《楚辞》影响深远,其文学史和文化史地位是真实存在的。他的诗歌和爱国情怀被后人广为传诵,这种流传就表明他是文学圈里的“大佬”嘛。
  3. 屈原不仅是文学上的“爱国诗人”,也是“忠臣”的代表形象,其存在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意义,他所代表的精神与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他怎么能是假的!
清殿本屈原画像

不管怎样,屈原是“不得志文人”的文学典型,象征着孤独、愤懑、忠诚却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从许多后世文人身上都能看到屈原的影子。屈原的形象之所以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是因为屈原具有极其典型的“悲剧文人”的特质:

  • 怀才不遇
    屈原在政治斗争中被谗言中伤,遭到放逐。这种形象在后世被不断重复,汉代的贾谊、唐代的李白和杜甫等,都是以“怀才不遇”而著称的文人。
  • 忠诚不屈
    屈原以对楚国和楚怀王的忠诚闻名。他在《离骚》中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执着,痛斥权臣谗言的行为,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思。这种坚持不仅在政治上表现为“忠君爱国”,在道德上也表现为“洁身自好”。后世的文人常常以屈原的精神自比,如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于谦等。
  • 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
    屈原在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中无法施展抱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清高孤傲”与“现实不得志”的矛盾,使他成为后世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共通象征。
  • 殉道者的悲剧色彩
    屈原最终选择投江自尽,以死表达自己的愤懑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自杀行为不仅象征了文人的殉道精神,也奠定了“士可杀不可辱”的文化精神。这种“文人以死殉道”的悲剧性结局在后世反复出现,无论是“怒发冲冠”的岳飞,还是“秋风五丈原”的诸葛亮,都带有屈原式的悲剧色彩。

如果屈原是虚构人物,他是由谁塑造出来的?有理由认为,屈原的文学形象,主要是在战国末期至汉初这一阶段形成的,当时及后来的文人根据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并结合他们自身的经历和情感进行了艺术加工和理想化。战国时期思想解放、文化繁荣,许多文人都在探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屈原的形象符合这一时期众多“不得志文人”的集中表现。因此,他并不一定是单独由某个具体的人物虚构,而是反映了文人共同的情感与理想。

如果屈原是虚构人物,他的原型可能是谁?屈原作为“不得志文人”的形象,可能综合了许多文人的特点、受到多种历史人物的影响。例如:

  • 楚国历史上曾经涌现不少忠臣与贤士,他们的经历和精神为屈原的形象提供了素材。
  • 贾谊同为楚国人,他的生平充满了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相似的孤独与愤懑情绪。
  • 宋玉被认为是屈原的门徒,其作品中同样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其他楚国文人,如屈原的同代人和后世的文人,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情感与屈原相似,反映了共同的文化特征。

总之,虽然学界对屈原的历史存在性和虚构性持有不同看法,但普遍认为屈原的形象是由多个历史人物和文化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他所代表的“忠贞不屈”、“怀才不遇”和“为理想殉道”是许多文人共同的情感表达。因此可以说,作为作者的屈原并不存在,作为主人公的屈原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深具文化意义的文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