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中,“十二支派”这个名号,从雅各十二子起源,到摩西编制、约书亚分地,再到南北分裂、被掳、回归、启示录的象征使用,历经重组、象征与模糊化,而在历史与属灵层面都留下丰富的意义与张力。

事实上,十二支派在历史上早已模糊,今日更分散在天下万国之间,不再是血统可验的民族单位,而成为一个更广义的属灵象征。

从十二个儿子到十二支派

起初,以色列(雅各)有十二个儿子,分别是: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西布伦、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约瑟、便雅悯(创35:22-26)。

之后,约瑟在埃及被高举,他的两个儿子以法莲、玛拿西被雅各正式收为子嗣(创48:5)。这样,支派数目理论上就变成了13个。

但在支派分地与编制上,利未支派因专职事奉耶和华,不分地为业(民18:20),所以在分地列表中通常被排除。

于是,为了保持“十二”的象征意(完整、神圣),便以法莲和玛拿西取代约瑟,以补齐十二支派的名数。

摩西时期十二支派安营图

约书亚时期十二支派实际存在

进迦南后,约书亚按神吩咐将地分给十二支派(书13-21章),此时利未作为祭司支派,只在各地分得四十八座城供居住与服事。这个阶段,是十二支派的实际存在高峰期:

  1. 支派已成独立单位
    每个支派以雅各儿子的后裔为核心,已经发展成了数万人规模的部落共同体,有长老、有军队、有族长系统。
  2. 土地分配正式落地
    约书亚按神的命令将应许之地按支派分配,除了利未支派外,其他都获得固定地业。这是“支派”作为政治-地理单位的正式确立。
  3. 利未支派例外但仍重要
    利未人被安置在全国四十八座祭司城中,分布于各支派境内,承担敬拜、教学、审判等职能,不算作土地拥有者。
  4. “以色列十二支派”这一称谓成为身份认同的基石
    每个以色列人都知道自己属哪个支派,这决定了他们的居住地、职责、节期献祭顺序,甚至婚姻安排。
约书亚时期十二支派分地图

王国前后的十二支派变迁

士师时代,十二支派理论上延续了约书亚时代的状态,但实际上已经显露出解体和松散的趋势。一方面,土地继承未变,属地的祭司系统延续,十二支派的整体认同仍在;另一方面,支派只对自己区域负责,全国无统一治理结构,造成协作低下、分裂严重,支派内部分离、甚至相互开战,利未人也不再专职侍奉神。

以色列立王后,十二支派在国家结构中名义上联合,实际上分权;表面统一,实则隐伏裂痕。扫罗王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靠着个人魅力和战功维持联合,支派仍保有较强的自治意识;大卫王是第一个真正整合南北的统治者,先在犹大支派称王,后在全以色列十二支派得到承认;所罗门王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2个行政区,刻意打乱原有的支派划分,设立大规模国家工程和税役体制,支派需轮流承担重担,并让耶路撒冷成为全国唯一合法的敬拜中心。

在所罗门的表面繁荣之下,是基于高压的劳役与重税,所有支派轮流供奉王室,每月一支派负责全国供应,且大型工程多位于南部耶路撒冷等,南北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支派间的不满悄然升温。这表明,十二支派仍有名有实,但支派忠诚感远强于国家认同感。

所罗门晚年严重犯罪,其子罗波安即位后变本加厉重压百姓,导致北方十支派直接宣布脱离,拥立耶罗波安为王。这其实是十二支派结构在长期压抑与失衡中的必然裂解。北国以色列包含十个支派(以法莲为中心),南国犹大包含犹大和便雅悯支派(以及部分留在圣殿服事的利未人)。

北国十支派在主前722年被亚述灭国后,被掳并逐渐消散于各国,即所谓“失落的十支派”。此后,圣经不再提及北国十支派的下落,虽然学者和宗教团体各有猜测,其实已是不存在。

回归与重建时期的模糊十二支派

主前538年起,犹太人被掳归回,从波斯回来的人多属犹大、便雅悯和利未支派。因此,在以斯拉-尼希米时期,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和圣城的“以色列人”其实主要是南国的残余,虽自称“以色列全家”,但实际上十二支派的完整结构已不复存在,名义上维持“十二”是出于象征、信仰与传统上的完整性。

启示录异象中十二支派

启示录7章提到“从以色列各支派中受印的十四万四千人”,列出的支派是:犹大、流便、迦得、亚设、拿弗他利、玛拿西、西缅、利未、以萨迦、西布伦、约瑟、便雅悯。

这里有点奇怪:但支派没有被列入,约瑟和玛拿西同时出现,而不是以法莲和玛拿西。有人认为,但因拜偶像之罪被象征性地排除;也可能是象征性重新组合,以表达属灵以色列的全然洁净与恢复。

显然,这段描述不应理解为历史或民族学上的“支派”,而是象征属灵意义上的神选民整体。

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现今状况

由于北国支派被掳并失散至各国,今天在血缘上要精确辨认十二支派的属民已不可能。

不过,犹太传统中仍保有十二支派的观念,部分团体自称是特定支派的后裔,新约中有人自称某支派(如保罗说自己属便雅悯),但多数以“犹太人”统称剩余族群,支派界限已无实质功能,仅象征意义保留在节期、族谱、启示录等文献中。

今天,一些现代犹太人或以色列国家的族裔分类中,会参考支派传统,其实只是象征性的。而在神学上,一些学者认为“属灵的以色列”已扩展到包含万国之人。

以色列十二支派标志的现代设计
亚设:棕榈树 便雅悯:狼 但:蛇 迦得:军营
以萨迦:驴 约瑟:麦穗 犹大:狮子 利未:以弗得
拿弗他利:母鹿 流便:波浪 西缅:城堡 西布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