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的第一句话,整本圣经的故事主角就就出场了:“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记 1:1) 他在浩瀚的大水中创造了秩序,把天与地分开来。

在希伯来圣经中,神的原文是elohim。有趣的是,elohim在语法上是复数形式,但常常又用作单数。“神创造天地”中的神,就是elohim。

也就是说,elohim其实可以指代各式各样的不同对象,有时是天使,有时是gods(众神),有时又是God(真神)。因为,elohim是一个类别的统称,它其实不是一个名字。

这就像,“妈妈”可以指代不同的人,因为她们在自己的家中都是妈妈的角色。但如果一群兄弟姐妹在聊天,大哥提醒说:“别忘咯,明天是妈妈的生日!”在这里,“妈妈”这个统称就像是她的名字,而不是随便一位妈妈,只是他们自己的妈妈。

在圣经中也是如此。圣经会用神启示给摩西的名字“耶和华”来称呼他,有时会直接用elohim这个统称来替代他的名字——因为很清楚指的是耶和华。

所以,圣经也会说耶和华是elohim中的elohim,“他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申命记 10:17),或者“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申命记 4:35)”。意思是说,只有耶和华是万物的主宰和创造者,其他任何灵界族类都不足以与他相提并论。

这并没有否定一神论。只有耶和华这一位神,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和源头,他超越了其他一切elohim,除他以外的所有灵界族类都是他造的。

神是无比圣洁,所以“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约翰福音 1:18)”。不过,有时候人在地上却能与神相遇,这在圣经中发生过很多次。

人们所遇到的,是耶和华的使者,有时也称“主的使者”。

在圣经中,天使是执行神使命的使者,但耶和华的使者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天使。事实上,圣经在描述他的临到时总是非常令人费解,让人弄不清他究竟是神派来的天使还是神自己。

例如,在创世记第16章,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不生育,便将使女夏甲给丈夫作妾,二人同房生子后,撒拉苦待她,她就撒拉那里逃出来,耶和华的使者遇见她。但是,这位使者讲话却完全是以耶和华的口吻,他说:“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甚至不可胜数。”(创世记 16:10) 而夏甲则“称那对她说话的耶和华为‘看顾人的神’。”(创世记 16:13)

耶和华的使者遇见夏甲

看上去,耶和华的使者就是耶和华自己。然而,这里有个悖论:耶和华超乎万有,是人绝对无法接近的,人若直接看见神则必死,所以人遇见的决不能是神自己。

于是,神有时会以人能看见、能理解的方式显现,这就是“耶和华的使者”,他是人可以看见的耶和华,他既是耶和华,又有别于耶和华。

先知以赛亚、以西结、但以理都在异象中见过神,他显现为人的形象,坐在宝座上,而且充满荣耀。应该说,坐在宝座上的那位,就是耶和华的使者。

当神呼召摩西时,“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出埃及记 3:2-5) 在这个著名的故事中,耶和华的使者在燃烧的荆棘中向摩西显现,耶和华神见摩西站住要看,神就从荆棘中呼叫他。注意,荆棘中的这位,先是“耶和华的使者”,然后是“耶和华神”,最后是“神”。

耶和华在荆棘中呼召摩西

在出埃及记故事的后期,你才能通过摩西理解到,那位站在燃烧荆棘中的角色,就是那位用云柱和火柱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角色,也就是后来那位住在会幕中的角色,而会幕就是神的圣殿。

可见,耶和华的使者,就是神通过人的形象将他的荣耀显现出来。

其实,耶稣也是“耶和华的使者”,他经常用“差我来者”来称呼父神。

约翰福音开篇就写道:“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1:1-2) 也就是说,从太初开始,耶稣就与神同在,耶稣就是神。他与神不同,但他也是神。

约翰接着说:耶稣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约翰福音 1:14) 神的道成了人的样式,并且在我们中间设立帐幕,神就在圣殿里面,但是人看不见神。

有一天,耶稣带领彼得、雅各和约翰三个门徒登上山顶,“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 17:2),他向他们显示自己的真实身份,他的形象就变得充满荣耀。

耶稣登山变相

因此,耶和华的使者是神显现出人的样式,而耶稣则是神成为了人的样式。

但是请注意,新约从来没有用“耶和华的使者”来称呼耶稣。耶稣可不是普通的天使,他是最特殊的耶和华的使者,他是神成为人的样式,为了完成他的终极使命——让天与地重新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