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你的大脑更好用?首先……

最近,听到一个我觉得很震撼的小故事: 有一个人,1岁的时候就失明了,你可以认为他从来就看不见。 50岁之前,他一直是一枚盲人。50岁这年,他遇到一位好医生,医生对他说:你这眼睛完全是好好的啊,只要做一个小手术,你就能复明。于是,这枚盲人变成了明眼人。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能够看到,却还是看不见。 什么意思呢?他的大脑无法处理眼睛的光影输入,他看到的景象,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要“看见”,还是得闭上眼睛,用手去摸。也就是说,他的大脑更愿意接受触觉的输入。 当然,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还是能够看见的。...

用户需求,它到底躲在哪里?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5)

  1 为什么需求注定要变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用户需求注定是要变化的。 用户为什么那么讨厌,他的需求为什么变来变去?究竟为什么? 首先,用户是普通人,他不会有什么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所以他的表达注定是混沌的、没条理的。当你去调研用户需求时,用户可能会讲观察、讲感受、讲评判、讲需要,或者讲自己的请求和愿望,甚至直接讲他的故事,他就是讲不出自己的需求。 亨利·福特说,当你去问用户的需求,他会告诉你他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他没有可能讲出来他需要汽车。...

怎样成为一枚英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在普通人感到恐惧时,英雄却会勃然大怒。 那么,什么是英雄?怎样成为一枚英雄? 让我借助最近的阅读,泡制一些我的理解。我觉得,成就一枚英雄,需要五个元素:勇气,直觉,意志,时势,运气。   1 超乎寻常的勇气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英雄,都是“事后诸葛亮”,在当时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英雄盖世之时,别人看到的却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不走寻常路,开始搞事情。 这些搞事的家伙,绝大部分都失败了,成为后人嘲笑的妄人。仅有极少数人成功,这些成功的家伙,就成了人们眼中的英雄。...

为什么在你恐惧时,英雄却勃然大怒?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4)

1 人总有需求 人生在世,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佛法以其一以贯之的高度概括,认为人生的需求无非贪、嗔、痴,而真正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法则是戒、定、慧。 在世人看来,佛法有点过份,它的态度是很多需求都是过度的欲望,应该去戒除而不是满足它。《圣经》采用了类似的态度,它把人最本质的需求称为“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 我很讨厌人生而有罪的说法,人若是没有欲望,人也就生而无趣了。还是马斯洛分析得好,他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当精准地概括了人的需求。 但马斯洛的方法太不具实操性。当代学者史蒂芬·瑞斯(Steven...

“趁活着,把事做了!”——司马懿是创业做人的好榜样(总结)

当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一统天下、坐上了晋朝的皇位,他不免有点得意。有一天,他在朝堂上问大臣:你看看我,像历史上哪位皇帝? 没想到,大臣毫不客气地说:我看你呀,就像桓灵二帝。 汉桓帝、汉灵帝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啊。大臣这话,伤人得很。 司马炎倒是一点不生气,他哈哈大笑:那二位,在朝廷上可听不到这种忠言,可见我还是比他们要强些。 大臣说:那两枚昏君,卖了官,钱可进入国库,陛下你卖了官,钱揣自个儿兜里了,照这么看,你还不如那两位呢。 这故事说明,司马家族虽然当了皇帝,可是真缺钱啊,缺到皇帝都不顾吃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