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用户需求注定是要变化的。
用户为什么那么讨厌,他的需求为什么变来变去?究竟为什么?
首先,用户是普通人,他不会有什么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所以他的表达注定是混沌的、没条理的。当你去调研用户需求时,用户可能会讲观察、讲感受、讲评判、讲需要,或者讲自己的请求和愿望,甚至直接讲他的故事,他就是讲不出自己的需求。
亨利·福特说,当你去问用户的需求,他会告诉你他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他没有可能讲出来他需要汽车。
研究表明,如果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座冰山,那么有意识的活动仅仅是冰山浮出浮出海面的小小冰尖,水面以下的潜意识活动多达95%,而这很可能是极保守的估计。
另一方面,沟通学告诉我们,至少有80%的人类交流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90%以上的情感信息都是由非语言手段来表达和传递的,所以当你演讲时,你的演讲内容仅占影响演讲效果的因素的7%,怎么讲比讲什么重要得多。
这决定了,用户是讲不出自己的需求的,即使他振振有词宣称他对自己的需求清楚得很。因此,他头一天告诉你的需求,晚上睡一觉,他第二天就可能会修改他的说法,说头一天没表达清楚——其实他是不清楚自己的需求。
其次,即使用户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他能够一定程度上描述自己的需求,他也只能清楚他个人的想法,他只是一个个体而不是一种角色,他无论如何说不清用户的整体性需求。
如果产品是面向企业客户的,这种现象就更加突出。比邻而坐的两名会计,你以为他们的角色一模一样,他们的需求也应该是相同的,但你如果去调研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的表述可能完全不同——即使工作岗位对他们的要求完全相同,受限于背景、技能和专业水平,他们即使需求真的相同,表达出来也可能并不一致。
何况,一个具体的用户,他不仅有平级的相同或类似角色,他还有平级的并不类似甚至非常不同的角色(例如其他部门的用户),更有能够强烈干预和影响他的上级——在企业应用中,“以领导为中心”是常见的现实,莫说领导角色的需求确实不同,就算领导只是轻轻说句话,这名用户的“需求”能够不发生变化吗?
其实,企业就像一头大象,每个站在局部的人,不管他是董事长还是普通员工,他都最多只能局部地感受自己的痛点,而无法描述自己的需求,更遑论总结提炼企业的全局性需求。
第三,今天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各行各业每天都在发生迅猛的变化,这是需求注定要发生变化的基础。
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今天很重要的关键业务,明天有可能被企业消弱甚至放弃,今天玩命开拓的新兴业务,明天可能是企业的营收支柱。过去,以客户为中心停留在口头和标语中;今天,企业需要打造用户体验驱动的业务能力。业务优化成为必须,业务创新成为常态。万事皆变,唯变化不变,你怎能要求用户的需求不变!
更不要说现实原因:在企业领导出现变化、企业实行组织机构重组、企业发生兼并或收购等等巨变的重大结点上,你莫要说用户需求变化,你原本好好的用户和客户都有可能突然“翻脸”。其实这并不是世态炎凉啊,李局长走了,来了张CEO,你的用户难道不应该按照张CEO的要求,重新描述他的需求吗!
最后,用户需求需要翻译的。你不懂你用户的行业和业务,他不管能不能说出自己的需求,你可能事实上是听不懂的——并不是认识所有的字,就代表你理解那些字的含义。更致命的是,如果你开发的是科技产品,你会发现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永远都是“鸡同鸭讲”,因为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
谁应该更懂用户的需求?其实并不是用户所在的企业。这便是企业领导经常发动大量业务人员参与项目开发,花半年、十个月时间封闭进行需求分析,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试想,是汽车制造商对汽车懂得更多,还是汽车司机?
很不幸,目前科技公司往往只懂科技,人员多数是程序员,真的很少人能理解企业客户的业务。这更进一步加剧了用户需求必须翻译的理由。
总之,用户需求注定是要变化的,那些指望靠用户签字把用户需求”锁住”的作法,禁锢的其实是自己,无异于自取灭亡。唯有认识到变化是永远不变的,采取敏捷式滚动开发,才能真正与用户需求同步“动态”调整。
打个比方:有一只小怪兽疯狂咬住了大象的后腿,后腿神经会感觉到“哇,好痛”,但是后腿没有办法拿掉小怪兽。大脑会感觉到后腿很痛,大脑可以指挥尾巴甩动,试图去驱赶小怪兽,然而小怪兽并不害怕尾巴。这时候,只有站在大象旁边才能观察明白,要拿掉小怪兽,只有请大象忍住一时,用大刀砍死小怪兽,或另一头大象用牙刺死小怪兽。
任何一家企业,即使规模不大,它也比一头大象复杂得多。所以,企业客户里面的用户说不出自己的需求,那实在是太正常不过。通常的状况大抵是:
- 用户A描述完他的“需求”,回到家睡一觉,第二天想想,昨天的描述不太准确,得重新说一说;
- 用户B和A位置不同,对于同一项“需求”,他的理解和A不同,因此他的描述一定是有差异的;
- 还没等A和B达成一致,你去调研他们的领导,领导可能会说,他们屁股决定脑袋,真正的“需求”不是那样的;
- 就算领导和A、 B等干系人全都同意了,并且“书面画押”了,只要业务或人员发生变化,“需求”注定又要调整;
- 于是人们说,需求基线很重要,变更管理很重要。没错,很重要,一直重要到,需求失控,最后交付的,与当初描述的“需求”,已经天壤之别。
这些“常规状况”背后的事实是:客户描述的“需求”,并不是真正的需求(所以在需求二字加上引号);用户能够描述的,顶多是其具体位置上的明确痛点,而用户痛点是能够沿着企业的决策链传递的;所谓需求分析,首先是梳理用户的疼痛链,然后是找到解决用户疼痛链的解决方案。
再打个比方:用户说他的需求是一把刀,经过需求分析和系统开发之后,交付的产品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纪念版瑞士军刀。
何以至此?当所有的需求都是“需求”,当需求分析变成“需求”叠加,没有任何人、任何系统能够满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飘渺需求。
怎样真实有效地把控企业的需求?很简单:把企业还原成“大象”。要看清楚一头大象,你不能仅靠大象自己,也不能离大象太近。你得离远一点观察,离远一点才能看清大象。
因此,把控企业“大象”的需求,你无法依靠内部人员——他们的主要责任是承担日常工作,并描述自己的痛点;你需要信任离企业较远、但又不太远的外部人员——只有他们才拥有全局视角和切换视角的能力,只有他们才能通过企业传递的痛苦链中分析企业的真正需求。
梁宁在她的课上讲了两个小故事。
说:有个漂亮女孩,本来是销售,申请转行做产品经理。于是她拿着产品的交互稿,去跟几个抽样用户做一次用户调研。在沟通现场,用户乱糟糟地发言,女孩越听越乱,终于忍不住了,说:“要不还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产品的想法吧。”于是她施展说服功夫,把所有人都说服了。所有用户都说产品很好。
说:Sony准备推出一款音箱,就召集了一些潜在用户来讨论,问他们这个产品应该是黑色还是黄色。所有的用户都说,黄色好!会议结束用户离开时,被告知可以免费带走一个音箱。结果,每个人都挑了黑色的音箱。
用户为什么口是心非?用户为什么说不清自己的需求?
当你召集一个需求调研会,用户就会按照他的角色要求、会议场景和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些“正确的话”。比如,如果会场上有用户的领导,用户的表达就会不同;或者如果领导是调研对象,会场上有他的下属,他的表达就会不同。就算你是一对一调研用户,他在办公室对你讲的,和他在饭桌上对你讲的,也会不同。
所以,你不能被用户基于角色要求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你必须学会去体会用户的情绪与潜意识,看到他潜意识中的真实选择。
潜意识从何而来?来自于天长日久的洗脑。
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被洗脑。
在你童年的时候,年纪小、不懂事,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以及各种社会信息,都会千方百计将他们的观念植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内在感知、本能情绪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当你和朋友聊天,他对某个热点新闻的评论你不同意,你会不会不自觉地说,这事“要辩证地看”?你有没有想过,“辩证”是什么意思,它是从什么时候跑到你脑子里的。“一分为二”同理。
另一种洗脑,是一个看上去很玄的词——催眠。[“催眠”一词来德语,本意是“绕过防御”,让中国人给译错了。]
所以,催眠,就是绕过防御。
微笑是一种催眠,因为它会让你放下防御。
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催眠方法。你看:
- “催眠大师”雷军招聘时,和人一谈就是8小时、10小时的。他在干吗?他在使用催眠策略。在高强度的疲劳战术下,对方难免意识松懈,在松懈的瞬间,雷军反复重复的想法就被植入他的潜意识中。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你听过成千上万遍,能说会背吧?当你给人买礼品而不知所措时,你会不会想起脑白金还不错。
- 腾讯人有腾讯人的特征,阿里人有阿里人的样子,如果遇到IBM的人,你简直不需要介绍就能猜到他来自“18M”。为什么?同一个单位、同一种场景,你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其实就是被共同催眠,形成了相似的观念和共同的样子。
所以你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假话人人都不相信,却人人都在讲吧?重复、重复、重复,不断地重复,你就被催眠了。在催眠的反复作用下,你就会觉得诸葛亮聪明绝顶,尽管司马懿是赢家,你会觉得清朝愚昧无比,怎么也不会相信慈禧居然是金融大家。
什么是防御?
梁宁说,意识即防御。
所有的思考,都会让人产生顾虑。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如果你的产品让产品启动防御,用户就不会使用你的产品。因为产品不是人,它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向用户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
用户本来很懒,他愿意用潜意识解决问题,而不用动脑思考。你的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他思考,那你就是在推开用户,让他离开你的产品。所有让用户思考、琢磨的产品,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优秀的产品经理,会躲在网络背后,根据数据看到用户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他们对用户的行为不评判、不教育,最多就是柔性地引导,多数时候只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烟酒营销大师李克说,包装的经验就一条:规模感。虽然是烟草新品,包装却一定要让用户觉得很熟悉。 熟悉就会在潜意识里产生安全感,就不会触发防御。
这也是扎克伯格、马化腾和张小龙这三个“社交恐惧症”,却做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产品的原因。不爱社交,就是不愿意突破别人的防御,所以他们最能体悟不去打扰用户、让他们自然互动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