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周末了。这周蛮累的,累得我饭都不想吃。但是比吃饭更重要的是,可以写篇小文章,讲三个小故事,自娱自乐一下。

1

很多年前,我还在清华念书。那时候,我家在哈尔滨,放假回家,我都是回哈尔滨。

有一次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人。用今天的话说,这人是一家民企的老板。我已经不记得他公司到底是干啥的,貌似像是一间机械设计所之类的。

这位老板对我很热情,热情到我不知道为什么。临了,他说(当然是大意):小P孩你挺不错的,放假在家没什么事,不如过来帮我画画图纸,我给你发工资。

这好事呀!我时间一大把,money 没有几个。第二天我就屁颠屁颠跑去老板的公司,帮他画图纸。作为机械专业毕业生,我画个什么零件图之类的,应该问题不大。

然而不出三天,我就发现这活儿实在是我无法忍受的。它不是设计,它是把别人设计好的部件,拆成零件图——老板觉得,我一个“小P孩”,也就只能干干这种简单的活儿,复杂的交给我,他自然是不放心的。焉知这种简单单调、没有任何创新的“破事儿”,是压根不适合我这种“折腾人”的。

仅仅一周,我就辞工回家了。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所以我很纠结,走的时候连工钱都没要。

这件事给我一个延伸的大思考:机械专业压根不适合我,说得难听点,这个“万精油”专业,太“机械”,我从来没学会过。

于是随着中国互联网最早期——清华北大中科院网络(CERNet 和 CANet 的雏形)的建设,我逮着机会就转行做 IT 了。最早,我是网络工程师。

2

朋友圈有位叫做周海民的朋友,是个大财主!他是做珠宝生意的。我作为一件珠宝都木有的穷人,能遇到他这种做珠宝生意的大人物,自然难免要狐假虎威一下的。

不过他说,在他们老家,早在上世纪 80 年初,第一批生意人就是做珍珠生意的,从苏南贩去广州。

话说有一位珍珠商名叫老吴,年岁其实不大,但因为秃顶显老成,大家都喊他老吴。

老吴第一年贩珍珠去广州,遇上一批广州人,天天请他喝酒,喝了人家不少酒,感觉欠人家不少情面。结果,带去的货没了,钱却没收到。

第二年,老吴吸取教训,主动请人喝酒,打死不喝别人的酒。结果,喝酒把钱给花光了,货没卖出去几件。

第三年,老吴一寻思,这样不成啊。他说我要正经做生意,既不请人喝酒,也不喝别人的酒。他稳定心情,咬紧牙关在广州呆着,然而一呆大半年,货依旧没卖出去几件。“破屋偏逢连夜雨”,由于离家太久,家里老婆被人拐走了。

于是老吴死了心,城里生意不好做,家里日子不好过。从此弃商复农,老吴做了一辈子农民。

我看了这个故事,心想,如果老吴再坚持一年呢,或许就不一样了。

3

第三个故事比较简单。朋友圈里有个朋友叫 Robert Mao,名字挺洋气,来自西雅图。我最近才知道他是一位老朋友,名叫老冒。当时我以为他是哪里冒出来的“假洋鬼子”。

5 月份的一天,“假洋鬼子”老冒在朋友圈上写:

我们在哪里丢失了知识中的智慧?又在哪里丢失了信息中的知识?

我就丢给他一个链接,是我 2005 年写的一篇文章。我在文中写道:

据说,最早讨论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关系的人,不是知识管理专家,也不是计算机科学家,而是诗人 T.S. Eliot。他说,信息迷失在数据中,知识迷失在信息中,而智慧迷失在知识中。

这就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体系(DIKW 体系)”,亦称”信息金字塔”。

在现在这个所谓信息时代,真正冗余的是数据,而“信息迷失在数据中”。那么,如果有人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人们从信息中找到知识、甚至从知识中找到智慧呢?

然后我们聊了一阵,我向他介绍了我们最近的一些尝试和思考。我们在 2015 年的一次演讲,他赞曰“很前瞻”;而他说“在DIKW金字塔里,AI 在 K-W 最有效,而大多数人都在 D-I-K 上做文章”的观点,我也很同意。

这不是一次巧合。该遇见的人,迟早会遇见。DIKW 体系,十几年来,我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

4

我曾经说过,“学习不靠刻苦,创业不靠死磕。”

人们也经常说,创业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我的看法是,创业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人生历险,为了生存,你无论如何要坚持活着。

但是我相信,依靠“死磕”式坚持,你是无法坚持的。真正的坚持,是找到你喜欢的,然后乐在其中——那么,坚持就是享受,坚持就是纯粹、简单地飞翔。

所以,我在朋友圈写道:

一路狂奔,不舍昼夜

把生活过成一枚氢弹

错过了金灿灿的油菜花

错过了明晃晃的艳阳天

让串串与火锅久等

春光和夏日快如闪电

有人问

你还能坚持吗

你还能坚持多少年

我说

既然我乐在其中

生命不息 折腾不止

万水千山只等闲

坚持就是享受

享受每一缕云烟

当夜深人静时

看见自己的灵魂

那么纯粹

那么简单

这就是我的日子

这就是我的稻田

纵然有一天嘎然而止

我能说~

我已飞过

飞过一望无际的

万丈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