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到哪里去?

这个所谓的“保安三问”,正是艰深的哲学问题。艰深到,大部分人根本不去思考——反正也想不清楚嘛。

但其实任何人,都在身体力行作出回答。甚至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活出你自己。

但你会怎么回答“你是谁”这样的问题?你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还是上帝的子民、佛祖的信徒,或者你是中国人、美国人?

你如果问西方人“你是谁”,他们会回答:名字,姓氏,门牌号,街道,城镇,国家。但你去问中国人“你是谁”,我们的回答是相反的。

不知道我有没有意识到:人总在用特定的关系来定义自己。你越是看重什么关系,排名就越靠前,你就越会用它来定义自己。

中国人把传承看得很重,血缘关系是定义自我的首要关系。子承父业、百善孝为先,都是集体主义、家族主义的体现。所以,中国人把自己定义成: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

西方人、尤其是基督教之后的西方人,他们对自我的定义,基于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生命和生命的意义都是上帝赐予的,父母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子民,你和父母是平等的。所以,西方人的首要德性是爱上帝,每个人都是平等、自由的个体。

然而,用关系来回答“你是谁”,好像并没有回答“你是谁”。——或者说,它回答了“别人眼中的你”,却没有回答你自己对自我的认识。

不妨将“你是谁”的问题,简化为“你认为你是谁”的问题。

你可以用自己的特征来回答“你是谁”:

  • 你此刻的情绪,例如快乐、悲伤
  • 你的外貌,例如矮胖、吸引人
  • 你的智力,例如聪明、平常
  • 你的天赋,例如音乐天赋、音盲
  • 你的角色,例如父母、配偶
  • 你的身体状况,例如强壮的、微胖的
  • 你的精神追求,例如宗教信仰、政治信念
  • 你的社交特质,例如害羞的、健谈的

当你选择“快乐”、“悲伤”或“微胖”这类词语来描述自己时,你对自己的认识相当程度上是由你对自己的感受组成的。

当你形成对自己特征相对稳定的知觉,你就获得了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反映出你的身体特征,还可以反映出你的情绪状态、天赋、爱好、价值观、角色等等。如果你在“镜子”中的位置有些偏移,你还可以补充完善,直到你觉得那才是你自己。

如果你花一些时间整理自己的特征,你或许能找到好几百个词,其中包括一些你不喜欢、但是你无法拒绝(去掉它你就不是你了)的词。

你会惊讶地发现:“哇,自我概念才是我真正的价值啊。”

如果你没有自我概念,你就无法建立关系,你就(在他人看来)丢失了自我。

建立你认为你是谁的自我概念之后,你会对自我概念有所评估,这就是自尊

假设某人的自我概念包括安静、好辩论和自律,他对自我概念的评估可能是:

  1. 安静=> “我太懦弱,说不出话来。”

    => “我享受倾听多于说话。”

     

  2. 好辩=> “我太强势了,一定很惹人讨厌。”

    => “我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

  3. 自律  => “我太小心翼翼了。”

    => “在我开口说话或开始行动之前,我总会深思熟虑。”


可见,对自我概念的评估,可能是积极或消极的,分别称为高自尊或低自尊。

高自尊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好的,并期望被他们接受;低自尊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尽管这可能完全不是事实。

低自尊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想象当作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不讨人喜欢。所以他们容易充满敌意,因为在他们看来,贬低别人是抬高自己的唯一方法。

高自尊也并不总是优点。如果自尊过分,你就会认为自己给别人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这种自我膨胀感让你看上去总是一幅高人一等、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很容易激怒别人。

但总体而言,高自尊形成正向循环,低自尊形成负向循环。

你是怎样变成这样的自我的?生来如此,还是环境的产物?答案是,两者皆是。

即使身处不同情境,你也会具有某些特定的思维与行为特质,这就是你的人格。事实上,你的人格大部分(70%)由基因决定,小部分由社会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影响造成。

因此,如果你很难回答“保安三问”,你可以追问自己的人格特质。而人格特质,决定了你的16种基本欲望。

  • 权力:对影响他人的渴望
  • 独立:对自立自主的渴望
  • 接纳:对被包容和归属感的渴望
  • 好奇:对知识的渴望
  • 有序:对组织、建立事物秩序的渴望
  • 收集:对囤积、收藏的渴望
  • 荣誉:对忠于父母和传统的渴望
  • 理想:对寻求社会公正的渴望
  • 社交:对同伴和友谊的渴望
  • 家庭:对养育子女的渴望
  • 地位:对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渴望
  • 反击:对报复、讨回公道的渴望
  • 浪漫:对性和美的渴望
  • 食欲:对满足口腹之欲的渴望
  • 运动:对锻炼体魄的渴望
  • 安宁:对情绪平静的渴望

简单地说,“保安三问”太抽象,你不如搞搞清楚:你到底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