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在大学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当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 OSI(开放系统互连) 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框架,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这个七层模型一层一层讲下来。

不出几年,互联网统治了世界,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TCP/IP 迅速成为事实标准。OSI 沦为一种课程逻辑,为了表示落地不得不描述 TCP/IP 与 OSI 的对应关系,并进而演化为,OSI 只是象征性说明一下,TCP/IP 才是计算机网络的主体。

说到互联网,曾经有人“咸吃萝卜淡操心”地规定,Internet 应该叫做英特网、internet 才是互联网,以示专有的那个互联网与一般意义的互联网的区别。同样不同几年,英特网进入历史尘埃被人淡忘,互联网从名称到事实都统治了世界。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个有趣的现实世界中,事实标准总是胜过官方标准。在我参与过的微软 Office 中文化进程中,将 click 约定为单击、将double click 约定为双击,它已经战胜各种“点一下”、“点两下”的中文,成为进入词典的中文标准词汇。

正如 keso 在《一流企业做标准?错,一流企业定义产品》中提到的,微软定义了 Office 办公套件的事实标准,因为微软,办公套件都必须要包含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甚至微软的产品名 Word、Excel 和 PPT 变成了“霸词”,成为这些软件的代名词,即使你使用“国产正版化”下的 WPS。

同样地,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雀巢定义了速溶咖啡,博朗定义了电动剃须刀,索尼定义了随身听,ICQ 定义了即时通信,而现在,微信重新定义了即时通信。

这真是十分有趣:国际标准组织之类的标准化组织,花巨大的精力和代价,制订了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标准,结果,就像以学术为饭碗的人们写的 paper,成为故纸堆中的废物,而一些并没有标准化权力的商业机构,通过一款垄断性产品,定义真正的事实标准。

所以,ISO 经常遭到人们的抨击。比如,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分会(DAMA China)主席胡本立先生,就经常指责 ISO 在数据领域的标准缺乏基本的概念基础,甚至连数据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同样地,中国的国标、中国的行业标准,不仅遭到专业人士的专业抨击,其中一些甚至沦为老百姓的笑柄。

因为“巴比伦塔”,人类失去了登上天堂的机会。所以人们怀抱美好的向往:如果我们制订共同的标准、使用同样的语言,差异性自然就消失了,于是“同而又和”的美好景象就形成了。

在企业数据管理与治理领域,人们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通过制订数据标准,让数据标准成为数据质量的“度量衡”,企业的数据就万事大吉了。

遗憾的是,正如我常常说的,数据治理就像健身,不是跑两天步、减三次肥,你的身体就变好了、你的身材就苗条了。

其结果,当企业按照厂商忽悠的那样,建立了数据标准、落地了数据模型,领导关心的管理驾驶舱、业务需要的报表和分析,仍然是一团糟,甚至,还不如领导“拍脑袋”来得正确。

某国家级银行,花费极其巨大的投入、建设了六期数据标准,其成效,仍然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真是,让人拍案惊奇!有一位银行领导曾通俗而尖锐地指出:数据治理,有那么难吗?不就是把数数清楚吗!然而现实却是,无论规模大至“宇宙行”,还是小至许多报表项只能空置的“麻雀行”,“把数数清楚”这桩简单的事,却好像是,越努力、越糟糕。

在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的 DMBOK 框架中,数据标准并不是企业数据管理十大环节之一。这让一些中国式“砖家”惊诧莫名,在他们“优化”过的数据治理框架中,数据标准赫然成为最重要的模块之一。

对此,我的解读是:这并不代表数据标准不重要,恰恰相反,数据标准是所有环节的基础,它在整张框架图的背后。

但是,只要不改变“有一个业务需求,建设一个应用系统”的信息系统建设模式,不管数据标准重要也好、基础也罢,它都为变成空中楼阁而无法落地,系统之间的“巴比伦塔”仍然广泛而坚毅地存在着。

可见,标准的重要性在于,它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公共文化、一种基础工具,像基因一样渗透到每个细胞,像血液一样流遍整个躯体,而不是,作为一种运动、一种指挥棒,强制灌输给企业的业务流程。

企业标准如此、数据标准如此,国家国际标准、产业行业标准也是如此。

作为一家谋求商业格局的企业,与其通过挟持国家的、行业的标准来谋求垄断,莫不如,深入钻研消费的痛点与需求,通过定义自己的产品来占领用户的心智,成为事实上的标准、达到事实上的垄断。

微软如是,苹果如是,微信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