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至12月,是我习作的一个高峰,据Word统计,合计写作小十万字。当时尚未开始Blogging,写出的东东悉数存于硬盘。除个别篇章而外,绝大部分始终沉睡。为避免发霉起见,翻捡那些尚可入目的,拿出来见见阳光。
(○)
一场大雨把北京变成一片汪洋,晚归的人们望洋兴叹,在现代都市里深刻体会了有家难回的古老感觉。交通部门和市政部门在手忙脚乱之余,纷纷开始亡羊补牢。唯有气象部门泰然自若,仿佛没有正确预报这场大雨完全与它无关。
在更早一些的隆冬,一场大雪使北京城陷入瘫痪,气象部门没有准确预报;这个酷寒的季节,气象部门却自作多情地预报为暖冬。交通与市政如今可以使用应急预案把恶劣天气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唯有气象部门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错误。
人们不禁要问: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为什么我们的天气预报却越来越不准确了呢?
气象部门众口一词,理直气壮。它说,天气预报不准,不准得有理。
技术手段说。气象部门辩解说,天气预报不准,技术手段和设备的落后是主要原因。例如,观测手段不先进,观测网点不稠密。因此,目前的气象预测水平只能达到70~80%,这在我国现有水平下已经非常难得了。
天气多变说。“天气本来就多变,准确预测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气象部门理直气壮地说。这几年才出现或大量增加的沙尘暴、大范围的持续高温、风灾、洪涝灾害等气候异常,我们没有经验嘛!
全局预报说。谁说天气预报不准?我们预报的是全省、全市、全区的天气,你说的那些地方属于小范围局部地区,不属于全局嘛!气象部门竟有些气恼了。
公益服务说。什么,天气预报不准给你带来损失,要索赔?门都没有!向公众发布的天气预报本来就是无偿的公益性服务,随便参考一下也就算了,你当什么真呀?——这一回,气象部门真的愤怒起来。
是啊,成千上万的气象人员辛辛苦苦为公众提供气象服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怎么倒落到怨声一片?冤枉呀,委屈呀!
然而,气象部门真的有理由那么理直气壮吗?它真的不该为天气预报不准确负责吗?错漏百出真的应该是天气预报的天性吗?
请注意一个奇特现象:互联网上由美国气象部门提供的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倒比我国中央气象台和地方气象台的预报更加准确可靠!
可见,天气预报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天气预报不准,是没有理由怨天尤人的。
(一)
在中央气象台(对内称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配有投入巨资购置的大量先进设备,其中包括引进的Cray、SPII和我国自主研制的银河等巨型计算机,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且每年还要采购和升级大量设备。现代气象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这样的配置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相对于我国的许多行业仍算得首屈一指了。我国的差距首先不是体现在硬件设备落后,而是模式等气象业务本身——说得通俗一些,计算机我们已经拥有,却不知道该怎么去算。
由于这样的原因,中央气象台的大量设备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除业务主机利用率稍高外,巨型机这样耗费国家巨额资金的大型设备都大量闲置,其他设备浪费现象就更加严重了。甚至,由于没人使用而疏于管理,著名的银河机竟在不经意中烧毁了。
同样,国家气象局每年统一采购分配到各省局、地市局的许多设备,也存在大量浪费和闲置现象。例如,某年采购的数量巨大、且经过大量技术人员培训的SGI工作站,在很多地方并未得到实际使用。
早在1992年即开始投资9210工程,使我国的气象系统拥有独立的基于卫星的通讯网络,它完全覆盖我国的绝大部分地方,是目前气象业务网络的主体。然而,由于气象业务数据的存在明显的阵发性,9210网络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竟完全是闲置的,有些地方工作人员几乎只把它当作免费的卫星电话了。
多普诺雷达是主要的气象观测手段之一,由于进口需消耗国家大量宝贵外汇,中国气象局决定自主研发,投入大量资金、设置专门机构、配备大量人员,试图取代进口多普诺雷达。十几年过去,我们的多普诺雷达可堪使用?后虽被迫改行合资道路,但是仍然问题多多。在类似的大型项目中,中国气象局曾突破行业限制,在部门机构中采用企业机制,然而华云、华风等主要公司均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华云目前已并入其他部门,而华风已演变为依赖气象局的地产商、影视投资商。
凡此种种,绝非“浪费”二字所能概括,并且无法把糊涂账悉数归罪于体制。气象系统在全国各地都拥有不小的地盘和漂亮的房产,然而与其外在形象相比,它真的问心无愧吗?
(二)
一切事业皆成败由人。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上任伊始,就强烈意识到气象人才的匮乏,大力启动了“人才强局”、“科技兴气象”等战略,通过引进和培养提高人员素质,通过机构改革改善用人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稳定员工队伍。这些有力举措迅速改变了中国气象局面貌,一时间气象氛围焕然一新。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气象系统宛如一块冰封大地,岂是一阵春风所能融化的!气象事业的主要障碍,是人;天气预报不准的本质原因,是人。据中国气象局官方资料,目前气象部门的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2%,具有博士学位的只占0.13%,具有硕士学位的也不多,这与人们印象中的高科技气象部门反差实在太大,而实际情况还要严重得多。
在中国气象局某直属单位,由省局调任的某领导任职的目的只是为了退休留京,行政人员出身的他在退休前竟为自己谋取了政府特殊津贴,而他为了“形象工程”引进的人才在短短两、三年内几乎悉数离开。其继任,大刀阔斧进行人事改革,可是改革却演变成了腐败与黑暗的大表演,他本人借此拉帮结派、安插亲信、排斥异己,并变相出卖职位,把好端端的一个单位变成“夫人帮”、“太子党”的天下。
这样的情形绝非个别和偶然。在气象系统的许多单位,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的“南气院帮”占据主导地位,他们颐指气使、互相拉拢,俨然是气象事业规则的制定者。在另一些单位,“北大帮”、“兰大帮”实权在握。毕业于其他学校的员工经常受到拥挤,不是郁郁不得志,便是愤然离开。
这与整个气象系统浓郁的专业歧视也有关联。在气象部门,非气象专业毕业的人很难伸展才华。现代气象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可即使是计算机专业人员也属于“边缘人群”,本来收入不高的他们还不受重用,他们自然极容易受IT行业普遍的高收入的诱惑而选择离开。于是,很多单位骨干业务大批离开,有的单位更是几乎屋空梁塌,而没有什么能力的却偏偏死活赖着气象金饭碗,逐渐地,单位里不是背负老弱病残的沉重包袱,就是干部家属成群结队。
基层气象部门员工素质之低,令外人难以置信。下发至某些落后省局的计算机,竟找不到称职的人来使用;一些偏远气象台站和观测点的部分员工,文化程度接近文盲。人们难免奇怪:政府大把大把地投入纳税人的钱增加气象的观测网点却并无多少实效,为什么不花力气让现有网点员工称职一点、数据可靠一点呢?
在气象部门,员工的在职继续教育薄弱得令人惊讶。业务人员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坐吃老本十数年乃至数十年,更不用说培训现代信息技术了;IT人员则多半对气象业务一知半解或茫然不知,人员流失更使他们出现全局性荒漠;干部和普通职工的在职培训就更加寥若晨星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气象部门缺乏学习氛围、丧失学习能力,平时不学习,好容易搞些培训却常常付诸流水——这哪里像一个强烈依靠科技进步的业务部门呀。
事实上,很多人——包括一些气象局高级领导——并不认同气象部门属于业务部门。气象系统从上到下实施行政管理,气象局俨然国家政府机关。在中国气象局网站上,就赫然写着“政务”如何如何。也许,体制上的症结正是气象部门许多问题的深层根源吧。
(三)
一般人并不知道,气象部门工作的第一重点,并非每天通过各种媒体发送的公众服务,而是面向政府领导的所谓决策服务。人员安排完全倾向决策服务,最优秀的业务人员都在决策服务岗位上;物力、财力也全面以决策服务为重点。这种官本位的工作思路,影响了气象人的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扰乱了他们的行为。于是,公众服务的误报漏报都可以忽略不计,决策服务才是灵魂所系。
气象部门是靠政府拨款维持生存的,而政府是完全依存于纳税人的。气象部门若属于政府部门,那么它的错误就是一种行政不作为,无论公众服务还是决策服务;气象部门若属于业务部门,那么它的气象服务就是一种服务型产品,错报、漏报、不准确预报均属于产品质量低劣。作为纳税人的老百姓,无论如何都是有权利监督、指责甚至状告气象部门的。今年以来气象灾害已经导致数百人的死亡和无数的经济损失,难道都与气象部门不准确的预报没有关系吗?
风雨无阻、旱涝保收的气象人,是乐于分享阳光、却不愿分担风雨的。气象事业是一块“万年牢”的风水宝地,气象人普遍追求安稳,不思进取是很多人的写照。于是,面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沙尘暴、持续高温、风灾、洪涝灾害等气候异常,气象部门缺乏创新精神,有时甚至束手无策,而罕见的、突发性的气候则完全使他们陷入慌乱,无可奈何之下便开始随意胡诌了。
甘于落后的不只是观念。我国的气象部门固守古老的业务模式,一些专业软硬件沿用多年而不肯更新,对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技术虽有所跟踪,却难于应用到日常业务中。气象部门的IT人员也常对迅猛发展的IT技术置若罔闻,他们的硬件条件往往很好,而使用的软件平台、开发工具远远落后于时代。
在具体业务上,气象专业人员常常过分依赖和强调计算机系统和观测数据,不相信业务人员自身的作用。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会商制度几乎形同虚设,实际预报往往由计算机说了算。然而事实上,尤其在短期预报方面,有经验的气象人通过直接观察,常可作出更准确的预测;相反,由于观测数据的错误和系统的缺陷,造成明显错报的事例却很常见。
作为“清水衙门”的气象部门已经成为历史。近年来,气象部门业务拓展十分迅速和彻底,在某些地方气象局抓经济已经成为主要任务,气象业务倒成了副业。他们或者大量发展有偿气象服务,或者拓展业务到相邻领域,如防雷避雷。手里有了钱,心中自然看不起曾经是香饽饽的气象预报了。
(四)
去年,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居然直接走入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的天气预报。不久,中央气象台业务骨干们也纷纷走上前台。这前所未有的举动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也令气象部门上上下下深为震撼。有理由相信,在这种务实创举的牵引下,我国的气象事业一定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气象预报也一定能够越来越准确的。
2004.9.2~3写 2005.2.14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