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叶嘉莹百岁去世,再度出现刷屏现象。
有感于此,我“阴阳怪气”地对一位朋友说:
“可以确定地说,大众知名度高的人,往往水平都不高。”
他说“有一定道理”,并回复了另一个案例:历史学教授认为,易中天不算搞历史的。
显然,我说“水平不高”,是指专业水平。大众知名度高的人,往往炒作水平很高——这确实也是一种水平。
为什么大众知名度高的人专业水平不高?很简单:专业内容不容易被普罗大众理解,大众传播必须追求简单化和趣味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大众知名度高,意味着通过炒作和争议话题等非专业方式,成功吸引了公众眼球,他们靠的不是扎实的学术或技能背景。真实状况就是,真正的顶尖人物不能进入大众视野,真正的专家往往被边缘化。
以前我还曾经说过类似的现象:在外面知名度很高的清华教授,在清华里面往往都是最没水平的、不被认可的。比如,写编程书出名的谭浩强,他其实根本不会编程。他被称为“烂书之王”,有读者抱怨说:我看了谭浩强的C语言书怎么都搞不懂,看老外写的一下就理解了,原来谭浩强根本就写错了嘛!
学术水平尤其如此。真正的学术根本不在于外界的知名度,而在于你是否“全球独此一人”、你贡献的内容是否能推动领域发展。这说明,学术水平的本质是:
- 原创性
真正的学术水平体现在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而非重复已有的知识。只有“全球独此一人”,才是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体现。 - 问题驱动
学术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或者以新的视角重新定义旧问题。能找到一个全新、重要且有意义的问题,已经是难能可贵的成就。 - 领域基石
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通常为后续研究铺路,成为一个领域的基石,而不仅仅是普及或总结。
反之,在大众视野中,知名度由传播能力、公共演讲能力、社交媒体的使用、甚至外部政治力量决定,而非学术贡献本身。学术界根本不看这些,真正的权威是同行的认可。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很少有人能够读懂,但它对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比一堆“畅销书”更加重要。
真正高水平的学者,这样的:
- 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理论彻底颠覆了牛顿力学,他的独创性思考带来的革命性成果。
- 居里夫人:她发现钋和镭,并系统研究放射性,作出无人能复制的科学贡献。
- 冯·诺依曼:他提出的现代计算机架构,奠定了今天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他们的贡献是“全球独此一人”的,即使没有大众知名度,他们的学术价值也无无能够取代。
巧的是,爱因斯坦具有极高的大众知名度。然而,他的知名度并非因为他是科学界的顶级学术权威,而是因为他后期广泛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成为大众文化中的“符号性人物”。他的理论至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奠定了他在科学界“全球独此一人”的地位,但这并不足以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政治活动家的身份,他是一战之后的反战与和平主义者、二战后的核武器反对者,又是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者,同时,他还通过“怪发型”和随性穿着的外在形象,让自己成为“科学天才”的大众化象征。
居里夫人也有很高的大众知名度。她在科学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发现新元素钋和镭,两度获得不同领域的诺贝尔奖。但她的大众知名度却是因为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是因为作为母亲和寡妇等多重身份的励志故事,在克服经济贫困、性别歧视和文化隔阂等重重困难之后,在丈夫去世后仍坚韧不拔继续科学研究。她的大众传播性还在于,就像李清照丧夫之后再婚又离婚,她也与有妇之夫“玩”出了风流韵事。这样一位具有鲜明“故事性”的人物,不出名也难。
叶嘉莹有什么“全球独此一人”的学术成就?她的工作成果属于知识传承与传播,而非开创性的研究。
叶嘉莹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教学,她阐释传统诗词,帮助读者理解经典。她是“教书匠”,通过教学和出书将杜甫、李清照等诗人的作品进行通俗解读。她的作品适合普通读者,完全不具有学术深度,对古典诗词的二次解读毫无理论创新。因此,叶嘉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她以传播者的身份让古典诗词走向普罗大众。
人文学科有其特殊性,研究对象多是已有的文化和历史,很难保持原创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科学不可以采用全新的视角、独到的诠释,这样的学者也能成为“全球独此一人”。但叶嘉莹只是梳理和整合传统知识,属于知识的继承者,而非理论的开拓者。
真正的学者都会追求深度和独创性,而不是吸引大众的能力,他们甚至因为表达晦涩而不为人知。叶嘉莹正相反,她面向大众推广古典诗词,或许填补了一些知识普及的空白,但其大众传播能力并不能代表学术高度。
其实,叶嘉莹之著名,更是由于晚年因回到国内讲课和捐赠家产。随着中国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古典文化成为被大力推广的领域,叶嘉莹因着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很适合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媒体对她身世坎坷、学术贡献、无偿捐赠等生平事迹进行大量报道,也非常契合常见的“感动中国”模式。于是,她成为“爱国”和“文化复兴”的典范,也符合国家“文化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