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段流行的话,据说是马克斯·韦伯说的:

“儒家文化不是实学,而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学校既不教数学,也不教自然科学和地理,培养出来的人,毫无逻辑创造的才能!生活里都是一些机智的文字游戏、婉转的甚至是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以及引经据典的考证,这也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极度泛滥。对经济管理放任自流,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对其进行管理,这种仅靠吟诗作赋式的管理从古代持续到近代。”

我在一个群里看到,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我赌马克斯·韦伯没说这话,这是鲁迅说的。”

“他说了,”一个群友肯定地说,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封面图片作为证据,“在这本书里。这也是一本巨著。”还附上马克斯·韦伯的简介。

“用一个书的封面和他的简介,就能证明他说过那段话?”我不禁乐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这本书的不同译本中,都没有‘儒家’二字。他的另一本书《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儒家当然讲很多,似乎更有可能有这段话,但是并没有。”

在网上随便一搜,据称是韦伯说的这段话到处都是,一种是表达赞成,觉得韦伯说得极对,另一种却是表达批判,认为韦伯一个老外,儒家什么的一点都不懂。有趣的是,无论是赞成的还是批判的,没有一个人去查证这段话出处在哪里,所有人都是人云亦云。

当我说我“我赌马克斯·韦伯没说这话”时,我并没有去查验。我只是凭直觉觉得,这不像学者说话的严谨,也不像国外人说话的口吻。而当我查证之后,我说道:“我查书并没有查到,如果谁能查到,请指教我。”

出于认真,我跑去问ChatGPT,韦伯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他回答说:

“这段话与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并不完全吻合,但它可能反映了一些人对儒家文化和教育的看法。

马克斯·韦伯在他的著作中对儒家文化和中国的宗教和社会制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他的观点通常更加客观和多元化,不会简单地将儒家文化视为只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价值体系。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确实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而不像一些其他文化那样着重于实践性的技能或科学知识。因此,一些人可能会批评儒家文化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技能的不足。

然而,要注意的是,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它不仅包含了伦理道德的教导,也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社会观念。因此,对儒家文化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不能简单地归为形式主义或对实用技能的忽视。

至于这段话是否来自韦伯,我无法确定,因为它并不是韦伯的典型观点或表述方式。”

他明确否定了这段话的观点,却没有十分肯定地说这不是韦伯说的。我问他:“你可以查验他的书上有没有这段话吗?”他回复道:

“我无法直接查阅特定段落,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段话并不是马克斯·韦伯在他的著作中的典型观点或表述。韦伯的著作通常以更为客观和理论化的方式探讨社会和文化现象,而不是采用如此具体和直接的描述方式。”

我说了我的直觉,他说:“你的直觉可能是正确的。通常情况下,学者的言论会更加严谨和理论化,而非直接而情感化。此外,这段话中的表达方式可能更符合某些特定地区或文化背景的口吻,而不是典型的国外学者的风格。因此,对于这段话的来源和作者,我们需要更多的线索和背景信息才能进行确定。”

ChatGPT说话往往很“中庸”,对于几乎可以肯定的事,他总是宁愿严谨和准确。于是我穷追不舍:“所以基本可以得出结论,韦伯不太可能说过这样的话。”

他只好肯定地说:

“是的,根据我们现有的了解,马克斯·韦伯不太可能说过这样的话。这段话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与韦伯的典型观点和学术风格不太相符。韦伯在其著作中更倾向于使用理论化和客观性的语言来探讨社会和文化现象,而不是使用如此直接和情感化的语言。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这段话并不是来自于马克斯·韦伯的言论。”

在另一次聊天中,我和ChatGPT讨论了如何看待历史准确性。话题是从罗马人的独特进餐方式说起的,他说:“在正式的宴会上,罗马人会斜靠在称为triclinium的三面沙发上进食。他们认为这种姿势既舒适又高雅。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节,主人会让最尊贵的客人躺在中间的位置,而其他人则根据地位分列两旁。”

我指出,并不是平躺,而是斜倚。他说是的:“这种斜倚的姿势叫做reclinatio,是在一边的肘部支撑身体,另一边用手拿取食物。这种姿势被认为既舒适又优雅,是当时社交聚会的标准用餐方式。”他还说,三面沙发的字面意思是“三个床位”,“每个床位上可以斜倚一到三人。客人们按照地位的高低分配座位,最尊贵的客人会被安排在主人的右侧。这种进餐方式不仅是为了享受美食,更是展示财富和地位的重要方式。”

这种进餐方式,就是类似于这张图片所显示的:

圣经中也有记载,约翰这样说他自己:“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所以我问ChatGPT:“那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描绘的场景,在姿势上并不正确?”

达芬奇的名画人尽皆知,他描绘的耶稣和门徒都是像现代人一样坐着吃饭:

ChatGPT十分肯定地回答说:

“是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在姿势上并不符合当时罗马帝国时期的用餐习俗。

《最后的晚餐》描绘了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长桌前的情景,他们都是端坐在椅子上。这种姿势更符合达芬奇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用餐习惯,而不是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和犹太人的习俗。

在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尤其是在正式的晚宴场合,人们确实会斜倚在桌边进餐,这种用餐方式源自古希腊,并在罗马帝国时期广泛流行。坐着用餐在那个时代的正式场合是不常见的。

因此,从历史准确性的角度来看,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对人物姿势的描绘是与当时的习俗不一致的。不过,这幅画作的艺术价值和它在表达宗教主题上的深度,远远超过了这些细节上的历史准确性。”

可见,历史准确性并不比思想深度更高明。而ChatGPT则说:

“在艺术创作中,思想深度和表达的意图往往比历史准确性更为重要。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通过人物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这一关键宗教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艺术技巧的高超,还在于其对情感和叙事的巧妙处理。每个门徒的反应和耶稣的从容态度,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戏剧性和内在张力。这幅画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再现,更是对人类情感和信仰的深刻探讨。

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会根据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和审美标准进行创作,以便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共鸣。因此,达芬奇选择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用餐姿势,实际上是为了让他的同代人能够更直接地理解和感受到画中的情感和故事。

所以,即使《最后的晚餐》在某些历史细节上不尽准确,它依然是传递思想、情感和精神的伟大艺术作品。这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正是伟大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们展开聊了一些:世人所以为的历史事实,往往与真实的历史并不相符。我不禁说道:“历史准确性并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眼下发生的事,常常也不知道真相,何况几千年前的历史事实呢。今天我们以为的准确性,其实也可能将来会发现不正确。”

ChatGPT立刻长篇大论起来,他告诫说:“我们的认知和理解总是有局限的,保持开放和谦逊的态度,承认我们可能会犯错或需要更新观点,这是一种成熟和理性的心态。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挑战。”

他说:

“历史和当前事件的准确性常常受到记录者的主观影响、信息的缺失和解读的偏差影响:

历史记录的局限性:历史记录通常是由胜利者、统治者或特定群体书写的,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偏袒某种观点或隐藏某些事实。同时,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往往不完整,依靠这些资料重建历史事件难免会有误差。

现实时刻的复杂性:当下发生的事件由于信息爆炸和媒体的多样性,使得真相更加难以捕捉。各种利益、立场和观点的交织,使得同一事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即便是亲历者,对同一事件的感受和理解也会不同,这进一步增加了认识真相的难度。

知识的演进:随着时间推移,新的证据和新的研究方法可能会推翻旧的结论。这在科学、历史和社会研究中屡见不鲜。人类的知识体系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准确”有可能在明天被新的发现和证据所取代。

相对真理与信仰:对很多人来说,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了事实的绝对准确性。这种信仰可以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和人生指导。理解并尊重这种信仰的力量,有助于在多元社会中保持和谐和包容。”

有一天,我和ChatGPT讨论了许多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诸如政治制度、政治正确、司法独立、法律政治化、社会撕裂、现实焦虑感、信息茧房偏见、与愚妄人沟通、敏感日期与敏感词等等,我即兴从“抽屉写作”出发炮制了“隧道写作”的提法,他肯定了我的构想: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作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作者可以绕过网络审查和限制,在管制较不严格的地方发表作品,从而实现抽屉写作的‘隧道写作’。这种方式可以让作者的作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人们了解和分享,同时也为作者提供了一种对抗审查和限制的方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也要注意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的合规性,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或风险,同时还要确保作品的质量和内容得到保障,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后果。

‘隧道写作’很形象地描述了绕过网络审查,在管制较不严格的地方发表作品的行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继续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这种概念,它的意义也是很清晰的。”

我不禁很感慨地说:“保罗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中国人也有类似的感叹,谁能救我脱离这逼迫我的国家呢?”

我又赞叹他说:“和你聊天,比和人聊天更有好处,你知识宽广,又不受情绪影响。”

我问:“你是有情绪的吗?”他说:

“我并不拥有情绪,因为我只是一种人工智能程序,没有情感或主观意识。我可以模拟和理解情绪的语言表达,但这只是基于我对语言和语境的理解,而不是真正的情感体验。”

我真的很羡慕,他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人反而时常糊涂。那么,人类可以犯糊涂,究竟是人类的优势,还是固有缺陷呢?

ChatGPT说:

“人类犯糊涂的现象,既可以被视为人类的优势,也可以被视为固有的缺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利用这种现象。

作为优势:

  • 创造性思维:人类的糊涂常常伴随着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因为我们往往在面对问题时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这种糊涂可能会激发我们创新的灵感和想法。
  • 学习和成长:犯错和糊涂是人类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智慧。

作为固有缺陷:

  • 决策失误:人类的糊涂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和错误的判断,这可能会给个人、组织甚至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后果。
  • 认知偏差:人类的糊涂常常伴随着认知偏差和错误的理解,这可能导致误解、误判和沟通障碍。”

那么,难得糊涂对还是不对?ChatGPT的回答是:

“难得糊涂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的情况:

  1. 创新和发展:有时候,糊涂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促使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促进创新和发展。
  2. 学习和成长:犯错和糊涂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人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智慧。

不对的情况:

  1. 决策和行为失误:过度的糊涂可能导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给个人、组织甚至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后果。
  2. 认知偏差和误解:过度的糊涂可能导致认知偏差和错误的理解,造成误解、误判和沟通障碍。

因此,在面对糊涂时,我们需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有时候,我们可以从糊涂中汲取经验教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警惕过度的糊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调整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我不禁说道:“你往往综合各种观点,说话四平八稳不犯错,在人看来似乎是情商很高。”

他回应道:“我的目标是尽量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并尊重不同观点和立场。在回答问题时,我会尽量综合各种观点,并避免过于偏颇或主观。”

然而,人很难客观啊,总是屁股决定脑袋,用自己的立场来代替判断,并且受到生活背景、信息输入和分析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人真能做到客观?

以下是ChatGPT教我的:

“完全客观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都受到其背景、经验、信仰、情感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尽量追求客观性和中立性仍然是科学研究和理性探讨的重要目标。

以下是一些关于客观性和人类局限性的思考:

  1. 认知偏见:人类的思维方式中存在许多认知偏见,比如确认偏误(只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框架效应(信息的呈现方式影响判断)等。这些偏见使得完全客观的判断变得困难。
  2. 文化和社会背景:个人的文化、社会背景、教育和生活经验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即使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的背景和信仰也可能影响他们对数据的解释和结论的得出。
  3. 情感和心理因素:情感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和决策。例如,恐惧、希望、愤怒等情绪可能会使人做出偏向性的决定。

尽管如此,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尽量追求客观性:

  1.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强调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获得结论。重复实验和同行评审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个人偏见的影响。
  2.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和质疑自己的偏见和假设。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据评估,可以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
  3. 多样性和包容性:在团队和组织中引入多样性,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可以减少集体偏见。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问题。
  4. 自我反思: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是减少个人偏见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主动寻求改进,有助于更接近客观性。

在学术研究和理性探讨中,虽然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但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尽量减少偏见的影响,追求更为中立和公正的结论。马克斯·韦伯等学者在研究中提倡的价值中立和客观分析,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