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的灯塔而闻名,但近年来民主灯塔基本已经熄灭。持续多年的社会与政治动荡表明,美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种族问题和身份政治已经成为社会撕裂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美国与中国从不同的发展方向,来到了类似的局面和处境,好像在比赛谁堕落得更快。
本文从从美国历史上的种族主义开始,讨论今天的身份政治乱象,以及这种剧烈转变背后的文化和思想根源,分析其如何导致美国社会分裂与衰落。
全文目录
一、种族主义的历史背景与合理性
1.1 前美国时代:印第安人问题
1.2 奴隶制与种族问题的历史背景
二、利用种族问题实施身份政治
2.1 种族问题恶化了吗?
2.2 共产主义者的政治操弄
2.3 身份政治:皇帝的新面具
三、费边主义策略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渗透
3.1 费边主义深刻影响美国
3.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渗透
3.3 马克思主义全面重塑美国
四、美国的文化自杀
4.1 政治正确的语言污染
4.2 美国正面临一场文化自杀
五、结语:美国的未来
一、种族主义的历史背景与合理性
1.1 前美国时代:印第安人问题
一般认为,美国起源于英国殖民地,从英国独立的最初13州,即是英国在北美建立的13个殖民地,主要位于今天的美国东海岸,如弗吉尼亚、马萨诸塞、南卡罗来纳、乔治亚等。最早的定居点包括詹姆斯敦(1607年)和普利茅斯(1620年)等。
不过实际上,在前美国时代,美洲的早期殖民地建立者还包括其他欧洲大国:
- 西班牙
西班牙最早到达美洲并建立殖民地,它在16世纪征服了现在的墨西哥、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等地区,同时还包括加勒比海的许多岛屿。西班牙殖民深入美洲大陆,对南美洲和中美洲许多土著文明(如阿兹特克、印加)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 法国
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集中在今天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地区。法国殖民者在北美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与英国竞争,尤其是在北美东部的大湖区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 荷兰
荷兰在17世纪初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主要包括今天的纽约市(当时称为新阿姆斯特丹)以及哈德逊河流域。 - 瑞典
瑞典在短暂的时间内也曾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主要位于今天的特拉华州,称为“新瑞典”,后来被荷兰吞并。
殖民地时期,白人与印第安人冲突不断,不仅涉及到土地争夺、文化冲突,还牵涉到道德、社会、经济等诸多层面,成为美国历史上复杂而敏感的话题。
毫无疑问,白人移民的到来,对印第安土著构成了巨大的冲击。起初,部分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和平,彼此进行了贸易和合作。但随着殖民者人数不断增加,土地和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冲突就变得不可避免。
- 土地所有权和扩张
白人移民日益扩张,占据了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土地。在欧洲人的观念中,土地是私有财产,但印第安人认为土地是共同拥有的,不应被单独占有或出售。这种观念差异导致双方在土地问题上的激烈对抗。 - 资源争夺与经济利益
随着殖民地的扩张,白人对土地上的资源(如毛皮、耕地、矿产等)的需求增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冲突。印第安部落对资源的争夺与保护与殖民者的利益直接对立,导致战争和暴力冲突频发。 - 文化冲突与不理解
印第安人与白人还存在深刻的文化差异和误解。白人殖民者通常认为印第安人的文化、信仰和社会结构落后,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文明化”他们;印第安人则对白人强加的文化和制度抱有极大抵触,认为这破坏了他们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 疾病与人口减少
除了直接的暴力冲突,白人带来的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也导致印第安人大规模死亡。印第安人口迅速减少,有些部落甚至灭亡,极大地削弱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为殖民者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殖民地时期,大部分白人印第安人的冲突以暴力和战争形式表现。著名的冲突包括:
- 詹姆斯敦早期冲突(1609-1614)
英国在弗吉尼亚詹姆斯敦建立定居点后,与当地的波瓦坦部落联盟发生了冲突。由于对土地和资源的争夺,双方多次爆发冲突。英国殖民者的扩张威胁到土著人的生活方式,并导致数年间的战争。 - 佩科特战争(1636-1638)
佩科特战争是新英格兰地区最早的印第安战争之一,英国殖民者与康涅狄格的佩科特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最终,殖民者联手其他土著部落,几乎消灭了佩科特人。 - 菲利普王战争(1675-1678)
这场战争是新英格兰殖民地与美洲原住民之间最激烈的冲突之一,由马萨索伊特部落酋长梅塔科梅特(“菲利普王”)领导。战争的原因是印第安人反抗殖民者不断扩张的领土要求。战争最终导致许多印第安部落被摧毁,新英格兰殖民地大规模扩展。
- 蓬蒂亚克起义(1763-1766)
这场起义是在七年战争(1756-1763)后发生的,蓬蒂亚克是奥塔瓦部落的一位酋长,因不满英国对印第安人领地的占领而发起了反抗。战争蔓延到了大湖区和密西西比河谷,印第安人联合对抗英国的扩张,尽管最终被镇压,但对英国的殖民政策造成了重大影响。 - 特克姆塞战争(1811-1813)
特克姆塞是肖尼族的著名酋长,他试图联合各印第安部落组成联盟,抵制美国殖民者向西部扩张。战争与1812年美国与英国的战争(1812年战争)交织在一起,尽管特克姆塞本人阵亡,但其反抗精神影响了后来的印第安抵抗运动。
美国成立之后采取扩张政策,强调美国向西扩张的正当性,对印第安人造成了直接威胁,于是联邦政府逐渐制定了将印第安部落从原居住地驱逐、并安置在特定区域的居留地政策。1830年,安德鲁·杰克逊总统颁布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案》,强迫东南部的五大文明部落(切罗基、奇克索、乔克托、克里克、塞米诺尔)迁移到今天的俄克拉荷马州。在这次迁徙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死亡,这场悲剧被称为“泪之路”。
居留地政策的让印第安人在美国形成“国中之国”。短期来看,居留地政策将印第安人安置在联邦政府划定的区域,避免了与白人移民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大规模的战争和冲突。隔离政策让白人殖民者能够继续扩张,同时暂时维持了一定的和平,同时也在形式上为印第安人保障了一些独立的生存空间,保护他们不被完全消灭。
但从长远来看,居留地政策的后果极其深远:
- 剥夺土地与资源
居留地政策是对白人扩张利益的妥协,印第安人失去了祖传的土地和资源,被迫迁移到贫瘠的地区。许多居留地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维持部落的传统生活方式,导致印第安人生活困苦。 - 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破坏
居留地政策削弱了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破坏了他们的部落生活方式。许多部落被迫接受美国的教育和宗教,传统语言和信仰逐渐消失。 - 自治权的丧失
尽管居留地名义上是印第安人的领土,但实际由联邦政府控制。印第安人在居留地的治理上话语权很小,导致他们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进一步被边缘化。 - 贫困和社会问题
居留地政策导致了印第安部落的十分贫困,他们在居留地上缺乏经济机会,教育和健康资源有限,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如酗酒、失业和犯罪率上升。
直到今天,印第安人依然面临许多与居留地政策直接相关的问题。然而在20世纪下半叶,印第安人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治权,并在法律上恢复了一些土地所有权和资源管理权的,一些部落在博彩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成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留地的经济状况。今天,美国社会也在通过法律、文化和社会政策努力纠正历史上的不公,承认印第安人的权益。
1.2 奴隶制与种族问题的历史背景
A. 印第安问题影响较小
在美国,白人与印第安人的矛盾虽然伴随着暴力冲突,但印第安问题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土地征服和边疆扩展的历史:
- 印第安人土地冲突经济上影响有限
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主要围绕土地和资源的争夺。尽管印第安战争在美国早期扩张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殖民地获得更多土地并建立稳固的农业经济,印第安人与白人冲突逐渐成为历史中的局部现象,对经济体系并未造成深远的影响。 - 印第安人问题政治上冲击相对较小
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冲突在早期的美国历史中产生了许多战争和土地争夺,但这些冲突并未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国家统一或造成类似南北战争的分裂。印第安人最终被迫签署条约,被迁徙到保留地,尽管过程充满了暴力和压迫,但这并没有引发全国性的政治危机或冲突。 - 印第安问题的边缘化
印第安人遭受了长期的压迫、驱逐和屠杀,但他们的人口相对较少,且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印第安人被迁移到保留地,逐渐远离美国的主流社会和政治议题。印第安问题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并未成为全国范围内持续的政治和社会焦点。 - 印第安冲突的道德困境较少
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涉及暴力和不公正,但在当时的白人社会中,对印第安人的迫害被合理化为开拓边疆的必要代价,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是土地扩张和文明扩展的结果,并不存在全国性的道德辩论。 - 印第安文化的边缘化
印第安文化对美国虽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印第安文化十分边缘化,未曾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没有对美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造成巨大影响。
B. 奴隶制的历史合理性
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后,为了满足经济需求、特别是在南部农业经济中的劳动力需求,开始大规模引入非洲奴隶。
奴隶制在北美最早出现于英国殖民地的弗吉尼亚州。1619年,第一批20名非洲奴隶被荷兰船只带到詹姆斯敦。最初,许多非洲奴隶的身份更接近“契约仆役”,他们在服务一定年限后可以获得自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洲奴隶逐渐被视为终身财产,奴隶制成为制度化的现象。
到了17世纪中叶,随着殖民地农业的扩展,尤其是种植烟草、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需求增长,非洲奴隶成为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弗吉尼亚和马里兰等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将黑人奴隶的地位固定为终身奴隶,并将奴隶的身份与种族捆绑在一起。这意味着,黑人奴隶及其后代将永远是奴隶,没有获得自由的机会。北美的奴隶主要通过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从非洲引入,他们被带到加勒比地区、南美和北美,成为欧洲殖民者的劳动工具。
18世纪,随着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奴隶制成为了南方经济的支柱。棉花的种植和出口为南方带来了巨大财富,“棉花王国”的崛起使得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激增,非洲奴隶成为了维持种植园运转的核心。南方种植园主依赖大量的奴隶劳动力来维持棉花、烟草、甘蔗和稻米等作物的生产。
在今天的道德看来,奴隶制极其残酷。但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中,奴隶是主人的财产。就像人们今天牵着宠物或家畜一样,奴隶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和法律框架所决定的,并非不符合道德标准。当时的社会结构、法律体系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奴隶制的合理性。
在罗马帝国,奴隶制是经济的支柱,罗马城有50%的人是奴隶、意大利有1/3人口是奴隶、整个罗马帝国有1/5的人是奴隶,他们服务于罗马生活的所有领域,一些公共奴隶担任城市的文员和收税员,会计师、医生、制造商、生意人和妓女通常都是奴隶。
奴隶的来源通常是战俘、奴隶母亲的后代或被绑架者,他们作为财产在市场被出售和买入。因此在法律上,奴隶是主人的财产、一个会说话的工具。奴隶是罗马公民的必需品,是他们家中的仆人。
但既然奴隶是财产,主人便不会随便对他们不满,无缘无故地虐待奴隶。就像今天的宠物或家畜,主人通常会友好照顾奴隶,甚至把他们当作家人,毕竟这是他们的重要经济资产。
奴隶既然是主人的财产,当然没有资格与主人平等。有谁对主人用绳子或链子牵着狗、猫、牛、马有意见吗?这并不是为奴隶制辩护,而是要说明:今天人们对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被意识形态和历史的再解读塑造出来的,忽略了历史上的合理性,远非历史的真相。
奴隶社会从未存在过,而奴隶制从未消失,它是一种有效的压迫性社会结构。不说中国社会持续存在的贩卖人口、铁链拴人等恶劣情况,你的祖辈因户籍而失去自由、父辈不得出村要饭,而你在公司当一枚996员工、在微信上不能随便说话,这与奴隶制真的有很大区别吗!这充分说明,奴隶制并不是某个特定国家的独有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要面对的普遍问题。
C. 废奴运动从英国而起
废除奴隶制,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奴隶起义,它来自基督信仰的力量。18世纪晚期,许多基督徒、尤其是一些福音派成员,开始从信仰角度反对奴隶制,认为奴隶制与基督教关于平等和爱的教义相悖。贵格会等团体在废奴运动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18世纪的启蒙思想推动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许多思想家也开始质疑奴隶制的道德正当性。人类天赋平等、个人自由等观念逐渐获得广泛的认同,成为废奴运动的思想基础。
但是奴隶制在当时确有合理性,废奴面临巨大的阻力,尤其是来自那些依赖奴隶劳动获利的商人和政治家。英国的殖民地、特别是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们,都强烈反对废奴,因为废除奴隶制会摧毁他们的经济基础。从奴隶自身而言,废除奴隶制意味失去身份、失去饭碗,成为自由人的结果可能是成为“野人”,因此从现实出发,他们也并不欢迎废奴。
然而英国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废除了奴隶贸易、结束了奴隶制。这不仅改变了英国的法律与政策,更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威尔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是英国废奴运动的领军人物和精神象征。他是福音派基督徒,时任下议院议员。他坚信奴隶制违背了基督信仰的基本原则,拼死致力于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他在议会中发起了无数次动议,终于推动相关立法、最终废除奴隶制。
托马斯·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是废奴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从1780年代开始致力于收集奴隶贸易的证据,并向公众揭露奴隶制的残酷。他为废奴运动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支持,通过公开演讲和出版物宣传废奴理念。
奥拉达·伊奎亚诺(Olaudah Equiano)是被卖为奴的非洲人,他的自传详细记录了奴隶贸易的残酷现实,成为废奴运动的有力证据和宣传工具。他的著作广泛传播,引发了对奴隶制的广泛同情和愤怒。
英国的废奴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早期努力与废奴宣传(1780-1800)
1780年代,废奴运动由贵格会成员和威尔伯福斯等人推动。1787年,废除奴隶贸易委员会成立,专门致力于废除奴隶贸易。委员会通过散发宣传册、举办集会、组织公众签名运动等方式,努力唤醒公众的良知。 - 反对奴隶贸易(1807年)
经过长达20多年的不懈努力,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正式废除了大西洋奴隶贸易。这标志着英国废奴运动的重大胜利,阻止了英国参与跨大西洋奴隶贩卖的行为。 - 全面废除奴隶制(1833年)
尽管奴隶贸易被废除,但奴隶制仍存在于英国的殖民地中。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宣布在英国帝国范围内的奴隶制非法。该法案于1834年生效,所有在英属殖民地的奴隶都获得自由。为奴隶生计起见,此法专门设立“学徒期”制度,要求前奴隶在一些行业继续工作数年。
英国废奴运动的成功,也是舆论策略的成功。要废除根深蒂固的奴隶制度,需要赢得公众的支持。因此,威尔伯福斯们运用了多种宣传手段,包括出版书籍、印刷反奴隶制宣传画、在议会和社会中进行演讲等等。他们揭露了奴隶贸易的残忍细节,例如著名的“布鲁克斯号”的奴隶船图,展示了奴隶船上人满为患的场景,激起了公众的愤怒。
同时,为了排除来自经济利益的阻力,1833年的法案规定,政府为奴隶主们提供了高达2000万英镑(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2.35亿英镑)的赔偿金,作为放弃奴隶劳动的补偿。
英国废奴运动的成功,为全球反奴隶制运动树立了榜样。英国废奴之后,利用海军力量打击仍然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并通过外交手段向其他国家施压,促使它们逐步废除奴隶制。法国在1848年、美国在1865年先后废除了奴隶制。
英国废奴运动还通过道德和宗教论述,推动了全球对奴隶制的反思。奴隶制不再只是经济或劳动力的问题,它被重新定义为一个关于人权、自由和平等的核心道德问题。这影响了后来的民权运动和反种族歧视斗争,成为全球人权斗争的一部分。
D. 美国废奴与种族隔离
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在奴隶制问题上做出了妥协。宪法允许奴隶制继续存在,并提出了“3/5妥协”,即在计算州的人口时,奴隶人口按3/5的比例计算,以决定州的代表人数。这种妥协表明,在早斯的美国政治中承认奴隶制的合理性。
但奴隶制问题逐渐在美国北方和南方之间形成巨大裂痕。北方一些州逐步废除了奴隶制,而南方则依旧依赖奴隶劳动力。北方的工业经济不需要大量的奴隶,而南方的农业经济则高度依赖奴隶制。
进入19世纪中叶,北方的废奴运动进一步兴起,推动全国废除奴隶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废奴主义者通过演讲和出版物激发起公众对奴隶制不公的认识。
南北方之间的紧张关系,终于导致了南北战争。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内战之一,它的直接导火索是南方的分离主义和经济问题,但奴隶制是战争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1863年,南北战争尚在进行中,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便发布了《解放奴隶宣言》,宣告在南方邦联控制的地区奴隶获得自由。这并未立即解放所有奴隶,但标志着废除奴隶制的开始。内战结束后,国会于1865年通过了《宪法第十三修正案》,正式废除全国范围内的奴隶制。
英国废奴运动胜利后,奴隶制虽正式废除,但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平等仍然存在,被解放的奴隶及其后代面临经济机会、社会地位和教育等方面等方面的长期歧视。美国则更甚,奴隶制虽在法律上被废除,解放后的黑人仍然遭受极大的歧视和压迫,最终南方通过了种族隔离法(吉姆·克劳法),使南方黑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生活在不平等和歧视之中。
种族隔离法起源于1896年美国最高法院的“普莱西诉弗格森案”判决。法院裁定,“隔离但平等”是合宪的,这就为南方各州通过针对黑人的隔离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影响了学校、公共交通、餐馆、剧院、公园等各类公共设施。
法律宣称“隔离但平等”在当时是合理的。但其实际效果是,黑人能够使用的设施和资源远远劣于白人,黑人学校的资源匮乏,公共设施不卫生,经济机会和政治权利被系统性剥夺。这些法律的核心目的,在于保持南部种族等级制度的稳固,确保白人对黑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控制。
E. 反种族主义运动与民权运动
20世纪初,黑人开始通过法律途径对抗种族隔离。1909年,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成立,专注于通过法庭诉讼挑战种族隔离制度,并努力争取黑人平等的公民权利。1954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推翻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标志着法律层面上种族隔离制度的开始瓦解。
1920年代,黑人通过文化和艺术表达抵制种族压迫。“哈莱姆文艺复兴”见证了黑人作家和艺术家通过文艺手段提升黑人自豪感、表达对种族主义的抗议。这一时期的黑人文艺作品成为文化抗争的一部分,也为后来的民权运动奠定了精神基础。
1950~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争取黑人平等权利的高峰。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领袖、组织和事件,极大推动了美国社会种族关系的变革。
1955年,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因拒绝在公共汽车上给白人让座而被捕。这一事件引发了为期一年多的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最终导致蒙哥马利市的种族隔离巴士制度被推翻。
作为民权运动的精神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倡导甘地式非暴力抗争策略。他通过和平示威、静坐抗议和游行等方式,广泛动员黑人和支持者共同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在1963年的华盛顿大游行中,他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呼吁种族平等与正义。
民权运动取得了两项重要的法律胜利:
- 1964年的民权法案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禁止在公共场所、教育、就业等领域的种族歧视。
- 1965年的投票权法案确保了黑人投票权,打破了南部各州通过选举法限制黑人选民的做法。
这些法律标志着,种族隔离制度在法律层面上已经彻底终结。
此后几十年,种族隔离虽已从法律上废除,但美国的种族问题并未消失,黑人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仍面临深刻的不平等。在后民权运动时期,系统性种族主义成为影响舆论的思潮,它认为种族歧视不再是显性的法律条文,而是通过经济、教育、住房和司法等领域的结构性不公表现出来。
在1960年代末期,反种族主义开始滑向深渊,将美国引向堕落与灭亡的死路上。从此,黑人群体开始对非暴力抗争感到不满,转而支持更激进的反种族主义手段,黑豹党等组织提倡武装自卫和黑人自治,黑人民族主义加强调黑人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拒绝融入以白人为中心的主流社会。
1970年代至今的平权行动,旨在通过在就业、教育等方面的优待政策,弥补历史上的种族歧视对少数族裔的影响。然而它强调结果公平、引发反向歧视,成为美国社会诸多毒素的源头之一。
2008年,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象征着美国民权运动和反种族歧视的重大成就。然而,他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失败的总统。他具有强烈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背景,在医疗、经济和社会平等领域启动了大量“光鲜亮丽”的社会主义政策,政治上让美国走向南非式的严重分裂,经济上使美国进入全球化失败,他不只是个性优柔寡断、行政缺乏能力,更激发和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种种深层矛盾。
2013年以来,“黑人的命也是命”(BLM, Black Lives Matter)运动以反抗警察对黑人的暴力执法为借口、以鼓吹反种族主义为旗号,在全球范围开展大规模暴力事件。BLM的真相与种族主义毫无关联,其创始人帕特里斯·卡洛(Patrisse Cullors)和阿莉莎·米勒(Alicia Garza)明确表达对现有社会制度的强烈反叛,自称“训练有素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承认他们的目标是“摧毁现有的社会制度,重建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显然,他们就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实践者。
近年来,反种族主义与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交织在一起,推动了更多关于种族、性别、性取向等多元身份的平等话语,并通过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推行以教育培训为名的洗脑术,在美国大肆推行“觉醒文化”和“取消文化”,进一步将美国推向中国文革式的自杀深渊之中。
引用/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