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耶稣,穷人没有活路

在罗马时代,有一位教会执事叫做圣罗伦斯。在大迫害中,官府命令他将教会的珍宝交出来,他就带来一群劳苦人和残疾人,说:“这些就是教会的珍宝。”他因此被挂在铁架上烤死。

自古以来,贫穷一直是地球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耶稣的榜样和教导下,耶稣基督的教会始终都在致力于减轻和减少贫穷,比任何其它机构都贡献更多。

在耶稣来临之前,地球上从无慈善。在古代古代文明的巅峰罗马,施舍毫无容身之地。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说:“非到不得已的时候,在罗马没有人会施舍任何东西给任何人的。”

然后耶稣来了,他在帮助穷苦人、顾念卑贱者上,立下了最好的榜样。他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教导人们关爱他人:祭司、利未人都不愿意照顾被人打得半死的陌生人,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却悉心照顾他。

耶稣鼓励人们要对穷人慷慨,甚至鼓励用尽所有去周济穷人。历世历代,无数基督徒照着耶稣的呼召去做,经历了极大的喜乐。他们相信,慈善乃是所有阶层人士的义务,无论是穷富,个人皆应量力而为。

基督徒的慈善不是出于施舍,而是源于无疆的大爱。无论是孤儿、寡妇、有病的、残疾的,还是因信仰被解雇、被放下监的,甚至是迫害他们的敌人,他们都肯帮助:为下监的弟兄支付赎金,款待远道的寄居者,帮助饥饿的穷人,拯救遭遇迫害的人……他们的关系是弟兄,他们以爱相系、以物相助;他们不仅赠予个人,也常常在饥荒中救援一大群人。

在耶稣的教导下,基督徒行善与异教徒迥然不同。异教的周济仅限于公民,其实是一些富人,而基督徒的慈善则是针对那些最需要的人。基督徒皇帝君士坦丁深受影响,成为历史上首位大幅拓展慈善工作的君王,他赞助教会扶持穷人、孤儿和寡妇,而不局限于一小部分家境较差的儿童。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会针对穷人的慈善事业到达一个高峰。中世纪的修道士生活简朴,却身体力行基督信仰,持续不断地眷顾和帮助穷人,教会将信徒什一奉献的1/4用于帮助穷人和病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整个社会都在帮助穷人,贵族每周定期在官邸门口施放粮食,上层妇女积极参与慈善工作。中世纪并非全然黑暗,教会就是耶稣的荣光,照亮了整个欧洲大陆。

清教徒更是慈善事业的榜样。清教徒中很少有穷人,因为穷人都受到了照顾。在伦敦,信奉加尔文教义的教会广设避难所,他们照顾所有的穷人,使他们没有一个在街上乞讨。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成为博爱榜样的资料,清教徒占据了捐款人的大部分。

到了十九世纪,基督徒的慈善事业跨越整个工业革命,从未间断过。十九世纪帮助穷人的基督徒不计其数,英国创建起著名的孤儿院,并点燃起帮助贫苦儿童的蓬勃事工。基督教青年会(YMCA)成立于1844年,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成立于1855年,它们的深远影响直达今日的全世界,服事了无数人物质或属灵的需要。

当今时世,无论是何种慈善事业,都或多或少受到耶稣基督的某些启示。许多世俗机构——不管有意无意——都是从圣经中断章取义来勾画愿景,以此营造今天的慈善事业。即使是充满敌意的无神论者,也依然是用基督的世界观在生活和运行着,受尽基督的恩典与恩惠。

以救世军为例:这家1865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机构,数百年来一直都在持续不断地帮助穷苦人,不论是服事一位醉汉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或者是在台风之后提供临时收容所,它为回报耶稣基督之爱,日复一日地作着闪亮助人的见证。救世军的创始人卜威廉原是一位牧师,因见伦敦桥上无家可归之人露宿在外,而定意提供实际的帮助。他写作畅销书、募集资金,在美国发行廉价食物券,设立寻人部门、夜间收容站、农耕自治区、免费餐厅、淋疯病人自治区等,在印度开启家庭工业,在挪威设立医院和学校、为渔人提供救生艇,将救世军的社会活动惠及全球,而贯穿始终的便是关心个人得救的实心。

一战期间的救世军海报

许多帮助穷人的工作都是与宣教机构共同协力完成的,例如世界宣明会直接和教会合作来帮助各地的穷人。美国的许多教会和机构一同联合,效法基督满足人们的需求;全球各地的贫穷社群都有基督事工的援助,他们不仅宣扬福音,也喂饱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去医院探望病人、提供衣食给穷苦的人、帮忙破碎家庭中的小孩,并将一切都回归到耶稣基督的教导和榜样上。每每在灾难过后,成千上万的基督义工立刻帮忙重建灾区。

就连圣诞老人这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也是源自基督教的传统。人类的第一份圣诞礼物就是神儿子耶稣,是由神送给人类的;第二份圣诞礼物则是由东方三博士送给婴孩耶稣的,自此基督徒就开始互送礼物了。虽然今天对圣尼古拉(圣诞老人原名)的真实身分所知不多,只是据说他住在第四世纪的米拉,每年圣诞节会给儿童送礼物,但是没有耶稣就不会有圣诞节,而如果“总是只有冬天,而没有圣诞节”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

总之,人类所有的慈善事业皆从耶稣而来,是基督文明照亮了整个世界。在基督未来以前,人们根本不爱他人,也从未想到要施舍别人,整个社会只有掠夺。如果耶稣从未来过,我们也许希望自己从未出生,因为这是异常残酷的世界,穷苦人根本没有生存的道路。

如果没有耶稣,现代教育不存在

你看见的每一所学校,无论公立私立、无论大学小学、也无论宗教的或世俗的,都与耶稣有关。这当然不是说所有学校都是基督徒兴办的,它只是说明:不管在多严格的意义上,大众教育乃是植根于基督教。耶稣来临之前并非没有教育,但是它仅限于贵族;是基督教兴起和普及了全民教育。

大学尤其如此。当今世界,最好的大学都是基督徒创建的。讽刺的是,很多大学都对基督信仰持有敌意,全然忘记了如果没有基督徒的流汗和牺牲就不会有它们的​诞生。

改进语言文字

耶稣基督起源于犹太教,而犹太教传统非常重视教育。基督教同样极其重视教导,一手圣经、一手教育,促使人类发展出正式的教育模式。即使在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时代,基督徒的教导也遍及全球。

从耶稣在世的时代开始,基督徒就致力于将福音传遍地极。为了帮助人们阅读圣经,基督教传教士不仅言传身教,也研究当地语言、帮助创制和改进语言文字,进而提升了全世界的读写能力。

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文字,如苗文、傈僳文、景颇文、拉祜文、佤文、彝文等等,都是基督徒创制的,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徒也促进了现代汉语的形成,白话汉语的语法、词汇、文本、标点符号、书写方式、时空观等等,都是在传教士的影响下产生与发展的,现今仍有许多流行术语源自圣经文本。

东罗马帝国的传教士西里尔与美多德是基督徒将不成文语言形成文字的著名案例。这两位“斯拉夫使徒”来自帖撒罗尼迦,一起在摩拉维亚传教。为了把圣经和圣餐仪式翻译成斯拉夫语文,他们的弟子研发出西里尔字母[现在亦称斯拉夫字母,甚至径称俄文字母]。如今,超过20亿人使用斯拉夫字母沟通,是世界母语人口第三多的拼音文字。

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的画像

推进平民教育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是平民教育的基础。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引发了第一次媒介革命,也促成了古腾堡圣经的诞生。这也直接促进了宗教改革,成为新教和现代文明最有力的杠杆。

平民教育直接源自宗教改革时期,尤其肇始于加尔文。这位宗教改革家相信:唯一能稳固基督福音方法,就是让人们可以亲自研读圣经。当时,教皇的权威已被圣经的权威所取代,新教之所以能够起而反抗罗马,绝大部分是读经和解经的结果。很明显,如果宗教改革运动要继续发展和兴旺,向社会所有阶层广传圣经是必由之路。因此,加尔文在日内瓦推广平民教育,日内瓦学院就是他和早期清教徒留给世人的设立学校的榜样。

加尔文提倡教育的目的是要人认识神、尊崇祂是神,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凡事都按圣经行事。他说:“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神,祂是创造者和救赎者。”因此他倡导:教育应始于神的第一本书《圣经》,让人明白一切真理来自神;还应该研读神的第二本书大自然,明白神从大自然中所启示的真理。

加尔文

加尔文强调,教育务必要与道德有所关联。他绝不像苏格拉底那样,天真地认为“知识就是道德”。他对人的堕落和人心的罪恶有着深刻的认识,从不认为知识本身就能改进人心,而必须接受耶稣基督属灵的教导,得着神恩典更新的力量和基督十架的救赎。

加尔文指出:如果离开神,教育不过是制造更多的科学怪人而已。他的预见非常准确:1941的纳粹德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教育水准,却发生了奥斯威辛集中营那样的惨剧!

加尔文对儿童教育亦有先见。他相信:教育儿童的最终责任在于父母,不是国家、亦不是教会,但不是由父母来控制教育。圣经非常清楚地表明,父母的职责是让儿女接受敬虔的教育。圣经教导儿女乃是神的恩赐,他们只是暂时交由父母管理,而身为父母者有责任要让他们接受敬虔的教育。

“现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是加尔文教育思想的传承。他是十七世纪的新教徒、摩拉维亚主教,也是教师、教育家、哲学家与作家。他奠定了现代教育的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教育、教育平等理念,被许多国家公认为真正的现代教育之父。

夸美纽斯

美国教育是新教教育的落地典范。当最早的清教徒来到这片土地时,教育极度贫乏,但不久他们就要求合法地实施教育。1642年,清教徒就通过法案,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教育。1647年的“老骗子撒但法(Old Deluder Satan Act)”则规定必须在各处设立公立学校,并命令各乡镇聘请教师。

美国独立建国后,基督教与教育的关系仍然密切。1787年,美国第一次国会就通过西北法令,宣告:“宗教、道德和知识对优良的政府和人类的幸福是必须的,政府应要永远鼓励学校的建立及教育方法的革新。”在200多年里,美国所有的教育都是私有和基督化的,表明美国教育的根基乃是立在基督教的教育上。

1837年,“现代平民教育之父”霍拉斯·曼在美国麻省推动了现代平民教育运动,他是麻省议会主席、美国第一任教育部部长。此人否认三位一体和基督神性,不相信圣经的默示和权威,痛恨儿童教育由基督徒操办,他的解决之道就是将教育交由政府来经营、运作和掌控。从此,公立教育的组织就开始致力于帮助儿童脱离基督教的教育。到20世纪,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杜威让“渐进式教育”在美国横行无阻,他签署人文主义者宣言,拒绝基督,并认为基督是公立教育中的一大困难。

然而,普林斯顿大学的霍奇曾精准指出:中央集权的国家教育制度脱离宗教信仰,就是罪恶世界传播反基督和无神论的骇人阴谋。一个国家的公立教育制度若与宗教信仰分开,就会变成最反基督的无神论虚无主义社会。

在基督化教育之下,美国只有4%的文盲;而今天,尽管世俗化教育制度投资不菲,美国的文盲人口却高达21%,约有4300万。今日世俗化教育家对“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的圣经真理嗤之以鼻,完全意识不到:邪恶的外来势力已经将平庸教育施于美国,这其实是一种战争行为,而美国却轻率地自行解除武装。

但是在美国之外的许多国家,基督徒却始终在普及平民教育。他们在偏远地区设立学校,把不成文的语言创成文字,教导文盲国民读写技能。在众多国家脱离殖民之前,基督教传教士负责大多数的教导。

美国传教士刘百克在菲律宾传教时,创立了刘百克国际读写会、开发出一套训练读写的课程,被誉为“读写能力的拓荒者”。估计至少有200个国家、超过1亿的人使用刘百克的方法教导识字。

基督教比世上任何其他力量更有助于推广教育和读写能力。18世纪末兴起的主日学也是著名案例。主日学的目的,乃是向穷苦儿童提供以圣经导向的学校课程,否则他们不可能有机会受到教育。这为许多穷苦的儿童提供了充满希望的生命之路。

建立大学教育

大学始于中世纪,而大学的建立与耶稣基督直接相关。世界上所有的大学,都应该上溯到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它们皆建成于1200年左右。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基督教神学和亚里斯多德思想是最主要的科目;在博洛尼亚大学,主要的科目则是教会和民法。

在它们之前,已有其他被称作“大学”的机构存在,如古希腊有雅典大学、中世纪的穆斯林医院是一所医学院,但正如《中古世纪的大学》一书作者拉什道尔所说:“正规大学在当时并不存在。”他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的协会,无论是师长或学生皆致力于较高的教育和研究”。

在早期的大学里,主要的科目是来自历代教父和教会学者的教训、以及最困难的基督教教义,同时也探讨亚里斯多德和希腊哲学。但整体来说,基督教神学是大学的基础,也是基督徒设立大学的目的。

美国最早的123所大学几乎都源自基督教,都是基督徒为基督的目的而设立。在独立战争之前,除宾州大学外,每一所在美国设立的大学,都是由基督教会所设立的;而宾州大学也有布道家扮演重要角色。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大学,都是完全源自基督教的。哈佛大学入口的石碑上刻着:“在神让我们安全抵达新英格兰之后,我们建立家园、增加谋生技能,设立方便地点敬拜神,也建立了市政府;紧接着我们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更多地学习,以惠及后代;唯恐当我们归于尘土时,只留给众教会一个没有文化的职事。”

很多学校的建校宗旨明确于基督:达特茅斯神学院是为训练向印地安人传教的宣教士而设立的;威廉和玛丽大学的建校宗旨是“为传扬基督教信仰”;哥伦比亚大学建校文献称“这所学院最主要的目标是教导和吸引儿童认识耶稣基督”;林斯顿大学则说:“一切和基督十字架相违的学习是被咒诅的。”

中国也不例外。在1950年代大学调整之前,由基督徒创办的大学已经存在100多年,著名大学均为基督教学校,许多至今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