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以为,那些业务开展完全依赖信息系统的行业,不会存在基础数据的问题。比如在银行业,大量数据存储在以核心系统为核心的各种系统之中,并且成熟的银行均建有企业级数据仓库,基于数据仓库的分析型应用多数数十甚至数百个之多。它们怎么会缺乏基础数据呢,只会存在数据质量不够好、数据量太多性能不足等问题。

其实不然。我和一些人聊过这样的理念性的看法:正如老祖宗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企业内部,用尽企业的所有数据,也仍然看不清楚很多问题;要将企业看清楚,需要离得远一点才行。所以,银行的IT系统越建越多,IT有时不是帮助和简化业务,反而是妨碍业务开展,给业务灵活性和快速决策带来复杂性。例如,让流程更复杂、让官僚主义找到借口。另一方面,企业系统如果不整合外部数据,不从外部视角去观察企业,就会让企业市场触觉失灵,听不到消费者的声音,不知道产品在市场的反应如何。

事实上,这也是我不大看好传统BI的根本原因。试想,为什么中农工建交这4.5家大银行,加上招商、中信、民生这些相对灵活的股份制银行,以及数不胜数的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这些“大伙伴”没有玩过余额宝加上一支货币基金“小伙伴”?论金融资源、论专业背景、论企业规模、论政府支持力度,随便拿一个地方生不如死的小银行出来,也不会弱过支付宝这种“土包子”,却为什么被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程咬金”能够抢夺金融创新的风头与份额呢?

很简单,因为银行没有数据。你去银行贷笔款试试,流程之复杂、动作之缓慢,宛如多年之前的出国手续,等终于办下来了,你简直不想出国了。银行人吃错药了、没事找事吗?当然不是,因为银行怕被你骗了,拿了钱就人间蒸发。银行是多么希望掌握每个人的信用、了解每家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让贷款/还款流程自动化啊,但是尽管央行有统一的征信系统,很多银行也在通过供应链金融等手段来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掌握,但是要想像淘宝那些电商平台一样,掌握每家企业的每笔交易之明细数据,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换言之,要想让信贷系统在线实时运行,以今天的银行体系来说,那是无异于希望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

尽管银行都在进行在线银行、电子银行的创新,银行本身这种“老爷车”机制始终是巨大障碍。大量小微企业多么想向银行“坦露心痕”以求得银行的青睐啊,但银行就像背靠高富帅的“熟女”,对于地位卑微的“穷小子”的示爱根本不放在眼里。小微企业即使向银行公开所有内部经营数据,以证明自己经营状况良好,银行也是无法相信企业的示爱“心痕”。

bank_love

说实话,以上讨论已经高估了银行的能力。银行的业务运行固然依赖IT系统,并且跟若干年前相比确实有了巨大的进步;但银行的决策管理,并不一定比很多传统企业高明多少。举例来说,尽管银行拥有不可胜数的报表系统,银行的很多决策管理动作,往往仍然不得不回到“统计=统计+估计”的传统方式。谓若不信,如果行长问你,今天互联网上有多少人在骂我们、对我们的不满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够通过点击一下鼠标,立刻回答领导吗?

期待你的答案。我的预设值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