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经理世界》2006.3.5
这天,CIO老胡的办公室电话又响起来,他拿起听筒。打来电话的是一位政府CIO老吕。老胡与他并不相识,只听说这位老吕是传奇人物。当年,老吕上任时,所在的政府机关完全是信息化荒漠,而他之前也只是一介政府秘书,既不懂技术、又没有帮手,硬是单枪匹马建机构、跑经费,短短几年,从无到有,将所在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搞得红红火火、信息部门也兵强马壮。
老吕邀请老胡参加一个会议,他态度十分恭敬,用词也很谦卑,电话这头的老胡简直能看到对方必恭必敬的模样。这让老胡无法拒绝他的邀请,其实他也很想结识一下这位传奇的CIO。
第二天,老胡推掉别的安排,赶往一家五星级酒店,找到老吕通知的会议室。会议看来非常隆重,礼仪小姐、迎宾员、签到台,一切都很正式。老吕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亲自迎接到会人员。
老胡在专家签到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后走向自己的座位。他浏览着椭圆形会议桌上的参会人员姓名牌,这些姓名他大都耳熟能详,都是业界知名的专家。在业界小有名声的老胡有时也会被戴上“专家”的帽子,像今天一样坐在某个会议室里。老胡心里不免“咯噔”一下,他知道这种专家会议多半另有企图,但已经身不由己,他只能与邻座寒喧着坐下来。
会议开始之前,播放了一个宣传短片。短短5分钟,一个极富感染力的男中音把老吕领导下的信息化成就喧染得十分鼓舞人心。要是在10多年前,这样配合着精致画面和优美音乐的宣传片肯定会让老胡热血沸腾,但在今天,他的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异样的情绪。
会议主讲人开始了他的讲述,老胡听了几分钟,便开始埋头翻阅桌面上的文字材料。可以看出来材料内容十分翔实,但不久后老胡开始感到几分不安,“这不是普通的项目或产品论证会,而是歌功颂德式的总结会。请来这么多专家,大概是借第三方的嘴来进行自我表扬的”。
老胡的眼睛很“毒”,他很快就透过厚重的文字描述,洞悉了老吕他们真正做的工作,他们确实进行了一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一个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采购了一些软硬件产品,建立了一个政务网站。
老胡翻阅着材料,开始佩服老吕们的写作能力。在材料中,这些工作演绎成各种面目,出现在各个角落,就像千变万化的孙悟空,拔出几根毫毛就可以变成一群猴子。
它们会繁殖。网页能长成网站,网站能长成网站群;一种功能能长成一种软件,小软件能长成大系统;基础设施全都是平台,政务网站就是电子政府。
它们会迁徙。甲部门的构想变成乙部门的业绩;购买的软件变成自主开发的产品;内部信息流转变成对公众提供的服务;领导的指示变成已经实现的功能。
它们会幻化。信息化包罗万象,数字化应有尽有——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一个“化”字就是一件神奇的外衣,转瞬之间把平凡变为伟大。
它们会放卫星。搭一个局域网,就是构建信息社会基本框架;网页上放几张老太太照片,就是和谐社区建设;采购设备慎重一些,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它们会分身术。有时化零为整,有时又化整为零;它们在A处出现,又在B处现身;它们时而是工作基础,时而是突破性进展。
它们会障眼法。“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就是不同的业绩;“像雾像雨又像风”,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指鹿为马或狐假虎威,一切都从需要出发。
此时,老胡感到身上有些燥热,他来的初衷不过是想认识一下CIO老吕,此刻他虽不能肯定老吕的“传奇”是否都用类似的手法铸就,但他明确感到自己不该坐在这个会场。
不过,老吕已开始请在座专家发言了,老胡不好马上抽身而去,他说了几句言不由衷的话,尽量客套、尽量不知所云,然后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会场。他坚决拒绝了塞到他手里的信封,但还是有些懊恼——因为他在签到时,在专家表格里签过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