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介绍一个井字格的非典型应用:对标分析。

对标,是“标杆管理”的俗称。

那么,什么是“标杆管理”?

施乐公司你肯定知道,它发明的复印机,是一款相当成功的产品,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但突然有一天,它被日本的佳能超越了,市场被抢走一半多。

施乐怎么办?它反超对手的方法,就是对标:

  • 在生产成本上对标,把较高的成本降下来;

  • 在产品的开发周期上对标,把开发时间大大缩短;

  • 在产品质量上对标,让合格率大大提升;

  • ……等等。

施乐因此成为标杆管理的旗帜。它对标杆管理的定义是:以最强大的竞争者、或行业里公认的领导者作为标准,通过对比各种指标,持续不断地检讨、改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法,由此实现提升企业业绩的目标。

其实,施乐的标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对标。因为标杆管理其实是日本人发明的。二战之后,日本企业改善产品的方法之一,就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和产品对标。

对标其实是人的一种本能。你小时候,父母是不是经常讲“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那就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对标。

有个笑话说:有人喊:“老虎来了,大家快点跑啊!”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淡淡地说:“跑什么,你还能跑过老虎?”别人边跑边说:“我不用跑过老虎,只要跑过你就行了。”这就是说,你在竞争中不必“跑过老虎”,你只要对标你的直接对手就胜利了。

所以,对标适用于任何规模、任何管理水平的企业,也适用于个人。

标杆管理有很多资料,说得神乎其神。其实很简单,对标无非就是两件事:和谁对,对什么。“和谁对”落实对标对象,“对什么”解决对标的指标。

比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成绩一般般,我很苦恼。经过思考,我想了一个办法,其实就是对标。

我找出班上成绩最好的三个同学:周XX,胡YY,汪ZZ。我瞄准他们,向他们学习。

我学什么呢?首先解决我感觉比较难的,比如数学、制图;有些课程我其实不错,比如英语,但我英语是“瘸腿”的,听说比较差。

然后,我就每天在日记中,记录自己跟那三个同学的对标情况。比如,汪同学的英语口语特别牛,让农村出身的我望尘莫及,我要多向他学习。

用井字格来表示,就类似于下图:

后来在工作当中,做咨询业务的lead,一开始不是很成功,为了急起直追,我也做过对标分析。

麦肯锡是咨询业老大,我必须长期地、全面地学习;和君是国内比较成功的管理咨询公司,它的机制和文化很不错;另外当时和我有竞争关系的某友商,我觉得它的产品定位相当精准,帮它迅速打开了市场,值得我好好学习。

我画了一个这样的井字格:

当然,你不难想见,这样的井字格是不稳定的。你可以跟更少或更多的对手进行对标,也可以在更多或更少的方向上跟人家“掰手腕”。 

思考工具只是一个模型,你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毕竟,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从两个维度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

这就是我后面要继续教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