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你你分享了16种基本欲望理论的三种应用:如何获得幸福,如果运营婚姻,如何培养孩子。

幸福可以分为两种:基于感官体验的幸福;基于价值体验的幸福。基于感官的幸福是人人需要的,但是它不持久,你难以从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基于价值体验的幸福可以持续很久,它能帮助你超越快乐和痛苦,获得你最深刻的幸福——人生的意义。

《营造美满婚姻的方法》的内容相当长,但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基于欲望图谱的一致性,找到你的Mr Right,分析欲望差异、绘制关系图,并通过各自行动、各做让步、接纳差异三种方法来处理差异。

“孩子常常是你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这个说法,你可能听上去很不舒服。但真相当真如此,无论你是极好的父母、还是不太称职的父母,都是如此。

在中国式家族中,“听话教育”是相当普遍的存在。当我听到别人说孩子不听话时,我都会反问:

他为什么要听你的话?”

听到我的质问,人们通常会愣怔片刻。

懵懂者会觉得:他是我的孩子,他怎么能不听我的话!

聪慧者会省察:哦,对啊,他为什么要听我的话。

你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你和他的基本欲望并不相同。很可能,他长得很像你,但他毕竟不是你。

比如,你是知识分子,你觉得读书学习是十分快乐的,但是他偏偏不爱读书,他觉得音乐最迷人,他为什么要听你的话,放弃自己喜欢的音乐呢?想想莫扎特,他是父亲栽培的天才;再想想汪峰,他是反抗父亲之后才有后来。

说实话,你这样教训孩子是没有用的:

图片来自网络,有裁剪

狂妄的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我得教他。

我得认真地告诉你:即使孩子还小,他也有天生的“自来慧”,应该是你向他学习,而不是反过来。

 

狂妄的父母说:他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他知道的那点事儿,我有什么不明白的!

你真的不明白。你以为,你知道孩子的一切: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对孩子的了解、孩子对自己的了解,是下面这个“田字格”关系。存在一个开放区,你知道、孩子也知道(左上);也存在一个盲视区,孩子不知道,但你知道(右上);更存在一个隐藏区,孩子知道,你并不知道(左下);不幸的是,还存在一个未知区,孩子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右下)。

自知很难,孩子并不完全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亦难,即使他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所以,以为你了解孩子的一切,那是多么大的无知呀!而你用暴君的姿态要求孩子听你的,那是多么大的愚蠢呀!

于是你和孩子的沟通,十之八九都变成了这样的:

图片翻拍自图书

尽管你总想高压,孩子却是和你看法不一样:

“把你的音乐小声点!我耳朵都快吵聋了!”

“我哪里大声了?声音再小,我就听不见了!”

“开慢点,开慢点!你想害死我吗?”

“我已经非常慢了好吗!您没瞧见吗,前面一个车都没有!”

“你又出了什么问题?”

“谁说我问题了?”

“快点快点!告诉我实话!”

“又怎么了嘛?我又没说谎!”

所以你明白了吗,孩子是不会听你的话的。

孩子如果变得十分听话、乖巧懂事,那不是他长大了、更不是他怕你了,你不应该感到庆幸,你反而应该感到糟糕才是。听话不代表他是好孩子,那只代表他有问题了。重而言之,你压抑了他的个性,他的生命力不能盛放了;轻而言之,他学会了虚与委蛇地对付你,他不对你说真话了。

所以你决不能做“暴君”。在尊重和接受孩子的个性的同时,你还需要学会和他沟通的方法。

沟通是一门大学问,我在后面会慢慢讲。今天,我暂时先教你和孩子沟通的一个“三段论”方法:

  1.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 列出关于此行为的至少两种可能的解释。
  3. 请孩子对你的解释作出澄清。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一声不吭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呯”地一声关上房门,你可以这样沟通:

“你刚才走进房间,并用力关上房门,  [描述行为]

“我不知道你是生气了呢,  [第一种解释]

“还是你着急写作业,  [第二种解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什么呢?”  [要求澄清]

——你千万不要发疯一样地喊:“干什么!关门能不能轻点啊,门都被你摔坏了!”

又比如,孩子沉默寡言好几天,一个笑模样都没有,你可以这样沟通:

“你这两天都没有笑容,  [描述行为]

“我想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让你心烦,  [第一种解释]

“或者你只是心情比较平静,  [第二种解释]

“可不可以告诉我到底是因为什么?”  [要求澄清]

——你要是这样就太犯傻了:“成天哭丧着个脸!你是死了娘老子,还是又在学校早恋了?”

 

我诚恳地劝你认清真相:在你和孩子之间,犯错最多的是你,而不是他。他不应该听话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