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冒天下之大不韪”,把16种基本欲望挨着介绍了一遍。它一定是可读性不好,也一定是不大记得住的。如果通过一些故事来解读,效果应该会更好,但也会让篇幅更长。

剩下的问题是:了解了16种基本欲望,怎样将欲望图谱作为工具加以使用?

欲望不需要改正

首先,我希望你明白:正是16种欲望的优先级排序不同,使人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也就是说,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评估”了每种欲望的重要性,造成了每个人的图谱不同。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各有特点,而优缺点本质上是一回事。残酷点说,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正所谓“芸芸众生”,面孔是高度同质的。

体现在欲望图谱上,就会是:很多人在16种欲望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强欲望和弱欲望,他们每种欲望都占一点,但每种欲望评分都不高。

所以,如果你有一些欲望评分很高(强欲望)、有一些欲望评分很低(弱欲望),恭喜你,那代表你的特点很突出,你是个优秀的人。

注意!不管强弱,你并不需要改正什么。你不需要压抑你的强欲望,也不需要提升你的弱欲望。它只代表你的特点,不代表好或不好。

在之前的文字里多次提过,基本欲望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你与自己的基本欲望作斗争,那就是跟自己的本性过不去,你会把人生弄得很糟糕。

比如,如果你食欲很强,你多半会是个胖子(或病态的瘦子)。你肯定领教过,减肥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你每年都减肥N次,至今仍然是个幸福的胖子。

假若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你终于减肥成功,那么结果会是:你终有一天还会胖回来的。或者,你通过顽强的自律,克制了旺盛的食欲,保持了满意的身材,坚持数十年的结果会是:你成功地让基因发生了变异,你也不再是一枚吃货了。 

之前的文字也多次提到,人体有一种自动平衡机制,如果你某种欲望满足过多,你会自动需要一种反向的欲望来“中和”一下。例如,如果你在工作中是强势的老板,你在生活中却是个典型的“耙耳朵”,甘愿听从老婆的指示。

宗教会告诉你,过强的欲望是害人的,你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做个清心寡欲的人。但是,在宗教修行中有所成就的人,何尝不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它所反对的,不过是“坏的”欲望,比如你不要不择手段地贪财。

强欲望成就强大

对16种基本欲望的渴求不同,造成了人与人的显著差异。

之前给你讲过霍华德·休斯的故事。他坐拥金山、富可敌国,却对上流社会给他的评价漠不关心;他的荣誉欲望和家庭欲望都非常弱,对家庭毫无忠诚,也没兴趣生养自己的孩子。

所以,当人的某种欲望过于强烈或过度淡漠时,就会驱使他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来。霍华德·休斯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他有着最不寻常的激情。他展现出了10种不同寻常的欲望:对权力、独立、有序、理想、浪漫、安宁的极度渴望,对荣誉、家庭、社交和地位的极度淡漠。

一个人吸引人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本质上,正是非常强烈或极其淡漠的欲望,使他成为一个有趣的家伙。这就是霍华德·休斯魅力四射的地方。

你可以用欲望图谱来分析你喜欢的名人,或者分析你自己。之后我们会看到,人的欲望图谱不同,不仅会造成个体差异,也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障碍。

作为个体,如果你有某种强烈欲望,但是无法满足它,你就会非常难以适应。比如,如果你像霍华德·休斯那样追求独立自主,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能是一桩极其困难的事。霍华德·休斯为了满足自己对自由的需求,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并和身边的所有人都保持距离,这造成他在行将就木时,没有朋友、没有亲属、没有伴侣,在酒店房间凄凉地走到人生终点。

年龄对欲望图谱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欲望图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方面,14岁之后,你的欲望图谱就呈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如果你在少年时期擅长体育,你就会终生爱好运动;如果你长大后对体育没有兴趣,那么你的姐妹也往往会如此。幼时好斗的孩子,长大会成为好半的成人;小时候擅长与人打交道,长大后依然比较擅长交际。

但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某些欲望也可能发生显著的改变。食欲、运动、浪漫和反击等生理性欲望,在年轻时往往强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30岁之后开始逐渐下降。21岁以后,反击的冲动越来越低,并在成年期越来越弱。35至40岁之后,浪漫欲望和运动欲望有显著的下降,一些人的权力欲望和地位欲望也呈下降趋势。

同时,家庭、荣誉和理想等心理性欲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强烈。人会变得越来越以家庭为中心,荣誉欲望(与父母的关系)和家庭欲望(与子女的关系)日渐上升。理想(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强。56岁之后,大部分人的安宁欲望会有明显的增强。

因此,你在评估自己的欲望特征时,与同龄人进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45岁的男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么追求浪漫,因此浪漫就是弱欲望,但真相是,大多数人40岁之后都会变得“不像以前那么浪漫”了。

欲望随年龄而变化的特征,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富兰克林年事已高时仍笔耕不辍,德鲁克90岁之后每年还出版著作,马蒂斯晚年不能作画时开创了剪纸艺术。李嘉诚90岁才宣布退休,巴菲特至今依然精力充沛。王德顺80多岁还在健身房犯“傻劲儿”,82岁女飞行员苗晓红依旧翱翔蓝天。

欲望图谱与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众所周知。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按照顺序满足需求:

  1. 首先满足食物、性和庇护所等生理需求。如果生理需求未得到满足,人就会停下所有的事,将全部精力用于满足这个欲望。比如如果你饿了,就会放下工作先去吃饭。
  2. 一旦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需要保障自己的安全需求。
  3.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满足之后,才能上升到归属与爱的需求。只有在这个时候,人才会寻求亲密关系,满足对朋友、爱人或孩子的需求,并寻求在团队中的位置。
  4. 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求,也就是自信、价值感和成就感。如果不能满足尊重需求,人就会自卑,产生无助感。
  5. 如果以上4个层次都得到了满足,人就会产生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就是最充分地发挥自己潜能的需求。于是,人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最完全的发展,获得最终极的快乐和幸福。

马斯洛认为,人必须努力成为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人。音乐家就一定要创作音乐,画家就一定要作画,诗人就一定要写诗。

马斯洛强调,只有积累了才智学识、发展到心智成熟的阶段,才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所以,年轻人是无法达到自我实现的。

很明显,马斯洛需求层次说是有道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性欲望逐渐降低,而“自我实现”动机则逐渐增强。但同样显然的是,马斯洛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例如,人对安全感的需求并不随年龄而增强,并且总是有人宁可忍饥挨饿也要追求自我实现,就像梵高一样。

事实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客观基础。他没有提出研究方法去检验他的假说,也没有任何实证支持他的理论。它完全是马斯洛通过观察身边人群、研究名人传记而想象出来的。

任何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学说,都是事实上不正确、且容易招致误解和滥用的。按照马斯洛,专注于取得成就的人,比专注于寻求爱的人更高级。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相比之下,我更赞同欲望图谱方法。它基于实证研究,让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反映出他的欲望特征。

欲望图谱完全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每个人满足自己的独特欲望为基础。它也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下周我将继续带领走向欲望图谱的实用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