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一卷书,不讲律法、不论教义,甚至没有提到神的名字,它只讲一件事:爱情。这卷书就是雅歌。
许多人初读时不太理解:为什么圣经中有这样一卷书?它饱含赤裸裸的情感与渴望,它没有提到属灵争战、不是祭司的献祭,而是一男一女之间热烈、纯粹、追逐、欢喜的爱情。而且它不是象征性的、抽象的,而是非常身体性的、现实中的爱。这卷书好像不合圣经的“调性”,却偏偏被圣灵保留在了正典之中。
其实,雅歌正是圣经的底色:圣经是一部关于爱情的书,一部从创世到永恒、从寻找至归回的爱情故事。

爱,从甜蜜到破碎
然而圣经并不是童话。雅歌的甜蜜并没有持续太久。圣经的另一卷书何西阿书,仿佛是雅歌的反面:一个忠贞的丈夫,爱上了一个不忠的妻子。神亲自呼召先知何西阿去娶一个淫妇,并预告她将会离弃、背叛、堕落,而丈夫必须不断去找回她、赎回她、爱她。
这样的安排不是为了折磨先知,而是为了让世人看见——这正是神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关系:一位深爱到底的新郎,一位不断出走的新妇。
为什么神要用“爱情”这种人间最易破碎的情感,来象征他与人的关系?因为他不愿用权力或制度来约束我们,而是用心、用誓言、用牺牲去换取我们的回应。他不是国王与臣民之间冷漠的统治者,而是新郎与新妇之间渴望联合、建立亲密关系的神。

爱是整部圣经的主线
其实整本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就是一个爱的故事:从伊甸园的婚约,到耶路撒冷的背叛;从十字架的再立约,到羔羊婚筵的欢喜完成。
梦幻的一面,是那诗意的图像:
- 他用肋骨造出她,是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意在合而为一;
- 他在旷野向她求婚,“我要聘你永远归我为妻”;
- 他在雅歌中称她“我的佳偶,我的美人”;
- 他在启示录中迎娶“那预备整齐的新妇”。
这些场面是超越尘世的,是灵魂对神的爱的投射,令人感到这是一个关于理想爱情的“神圣童话”。
真实的一面,是那痛苦的过程:
- 她悖逆、悔改、又再悖逆;
- 他管教、宽恕、又再等待;
- 她与别神行淫,他仍不愿放弃;
- 她被掳、被弃、被罚,却总有一道回归之门。
这不是浪漫的构造,而是旧约历史中真实上演的一幕幕;直到新约,他自己披上血肉之体,成为人,走向十架,把“爱她”做到极处——不是情话,而是鲜血。
他是新郎,我们是新妇
保罗在以弗所书中说:“丈夫要爱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这不仅是婚姻的榜样,更揭示了圣经爱情故事的终极主角:耶稣基督。他是那位新郎,教会是他的心上人;他为她死,为她复活,为她预备荣耀。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是这“她”——只要我们愿意回应。
我们原是尘土、是罪人,不配他的爱,但他却说:“你在我眼中是极美的。”
结局是一场盛大的婚礼
这故事的结尾,在启示录中达到了高潮:新天新地降临,新妇预备整齐,天上有声音说:“羔羊婚筵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
这是圣经中最壮丽、也最温柔的时刻:不是审判,而是婚礼;不是结束,而是永远的开始。

所以,圣经不只是一本道德的教科书,也不仅是信仰的知识库。它是一封漫长的情书,从古老的荒漠写到城市的废墟,又从十字架写到永恒的新城。
他一直在写,她一直在逃。
但最终,她归回了。因为他不曾放弃。
这就是圣经:不是虚构的童话,而是爱比死亡更坚强的真实记录,是那位永恒的新郎,至今仍在呼唤她的故事。